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Mongkok 不是旺角

香港人在中國大陸看着路標時,總會感覺漢語拉丁化拼讀有點吃不消。相反地,若和一班老外同行,他們很高興把地名的普通話直讀,如果他們的發音正確,不難和當地計程車司機溝通要到達的地點。這個分別在於中國政府將街道路標的漢字全部一拼拉丁化了。那麼路便是 Lu,不是 road。碼頭就是 Matou,而不用 port。立交橋拼作 Lijiaoqiao,也不用上 junction bridge。為了加強國際化的形象, 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將主要道路和地名英語化了,現在老外們也開始明白路標是有點意思的。看來中國在語言文化應用上的改革,亦因國際化的需要而慢慢地進行。

當看到祖國在改革的同時,我們生活在香港中英雙語環境下,便一直覺得很多事情是理所當然,到了不求甚解的地步。每次看到大巴、小巴車上寫着旺角,英文 Mongkok 時,總是奇怪為甚麼老外將旺角譯作 Mongkok,而不是 Wongkok?這個疑問一直沒有歷史學家認真研究,連香港通的外國學者也只是以錯誤拼譯作解釋 (Jason Wordie, Streets: Exploring Kowloon, 2007)。若是錯譯,這個錯是錯得很離譜和從來沒被正視,但原因何在呢?


《新安縣全圖》記錄香港早期地名

研究香港地區史始於二戰後的五、六十年代,原始資料多是來自英國殖民政府和從英國檔案館所得有關香港的英文記錄,中國地方志有提及香港地區的資料是鳳毛麟角,少得可憐!開埠早期有關香港境內地名的資料多出自英國繪制的地圖,其中有中文註釋的更是一隻手掌,數不過五幅。話雖如是,從意大利傳教士花了四年實地觀察提供資料繪製成的1868年《新安縣全圖》(Map of the Sun-On-District) 是記錄香港早期地名最多和最齊的地區圖。但圖中註明「不明確的中文字韻是用上威廉氏的字典」  (The uncertain pronunci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s fixed according to Williams’s Dictionary),相信所指的字典正是衛三畏於1856年在廣州出版的《英華分韻撮要》(Ton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Canton dialect )。地圖中也首次看到旺角的地標:Mongkok 「亡角」。這個中文地名真的嚇壞了,「亡角」即是死亡之角落!但純看字韻,Mongkok 從「亡角」英譯比旺角更接近,但廣東人比較迷信,絕不會用上這種稱號作地名。因 Mongkok 當年是一個不重要的地方,相信是傳教士寫上英語後才在衛三畏的字典找相近音韻的中文字。亦可能是這個原因,歷史學者一直沒有接納 Mongkok 是來自「亡角」的中文地名。這個懸案一直到2002年作者從英國回流到北京的一批原始歷史資料中才得到破解。



亡角、網閣、旺角

這批資料是一位英國老人帶到北京,連一批早期中文基督教書刊委托出售,希望來自中國的東西回歸中國國土,這一批共140封中文書信是寫於1851年整個6月份。北京書商看不懂內容,便標着太平天國時的傳教士信札出售,當收到這批手寫信札時,真是驚喜萬分!原來這一批信札全是香港郭士立牧師 (Rev. Karl Gutzlaff) 創辦的福漢會(Chinese Christian Union)華人傳道者於1851年6月出訪香港九龍新界地區的報告信件。所到訪的地區正是當年香港最多華人居住的地方。信中提及的華人宣道者名字多達60餘人,他們每到一處探訪和講道(「講耶穌」) 後,便要求到訪過的店鋪加印確認,故這批信件亦可視作香港現存最早的中文書信記錄,其中亦可考證很多香港開埠早期的華人活動(作者將在日後的文章對這批信札作研讀分析)。部分信件內容亦提供破解 Mongkok 正確中文不是「亡角」的懸案。

其中一封信件是李榮華和陳榮光兩位傳道者寫給郭士立牧師,報告他們的宣道行程;他們於咸豐元年5月2日禮拜日先到土瓜灣,再到「深水埔」(亦引證地圖錯譯作清水甫),再到「網閣」到訪李屋和陳屋(極可能到自己的家)講上帝之恩典一次、又講救主耶穌降生一次、行神蹟一次等等⋯⋯。從行程地理位置看,「網閣」正是現在的旺角。兩位宣道者出發到士瓜灣,從土瓜灣步行到旺角不足三公里,不需30分鐘路程,但他們先去最多漁民居住的深水埔後才抵達「網閣」,相信是回到他們在「網閣」的家作行程的終點。若我們再從1868年的地圖中追索附近的地名,就明白「網閣」即英國人譯 Mongkok 是對的,只是中文名字後來改了,而英文譯名沒有變動而已。

香港1851年人口32,983人,其中佔三成多 (即10,178人) 是船民,其他行業分別是從事商業 5,100人、務農1,290人、製造業只有7人。可見當年香港華人是以漁業為生。故九龍西面沿岸的地區多與船舶和捕魚業有關。從舊地圖和實境舊照片看,九龍開埠初期,東部的衙前、九龍城、炮台(宋皇台位置)、衙前籠 (衙前圍)是當年清官府駐紮的地點,亦相信是遠早「九龍汛」所在位置。沿岸南下是馬頭涌、土瓜灣(亦見稱苦瓜灣)、鶴園、胡椒角,再到紅磡。這一帶地區看似是務農為主,但土地並不肥沃,故只有種植一些粗生的苦瓜和胡椒等植物。從尖沙嘴沿岸西行,油麻地、左排(佐敦)、網閣(旺角)、大角嘴、清水甫(深水埗),到達長沙灣。從1870年代的舊照片檢閱相同位置,由大角嘴至深水埗一帶全是漁船停泊的港灣。而「網閣」是出於人民地理位置定名,它不是一個角落,而是位於一個海岸邊小山丘腰帶地區,是漁民結網涼曬的地方,故名之為「網閣」,當年英譯 Mongkok 是十分到位,只是網閣後來發展成為旺盛的地區,中文名字已改成旺角,但英譯名稱一直沒更改所以導致這個譯音的分歧,希望香港歷史學者以後能正視這方面深入的研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