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續曉瓊:從名臣家書看晚清社會風習

作者簡介
  
續曉瓊,歷史學博士,西北大學歷史學院講師,曾發表《錢大昕對歷代小學經典的考論》、《簡論楊萬里的詩學與理學》等論文。


  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等晚清名臣,在當時政壇舉足輕重。他們常年馳驅戎馬,去家萬里,輾轉於全國各地,與家人聚少離多,遙寄家書成為他們教誨子女的首選。而這一封封表達真情實感的家書,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和他們教育子弟的觀念。

  「今日戲場,明日酒館,甚至嫖賭、鴉片無事不為,是為下流種子。」

  晚清時期,吸食鴉片竟成為腐朽的上流社會一種流行的休閒方式,「現今直省地方,俱有食鴉片煙之人,而各衙門為尤甚,約計督撫以下,文武衙門上下人等,絕無食鴉片者,甚屬寥寥。」鴉片含有毒素,一旦吸食上癮,身體就會衰弱下去,精神萎靡,而且不易戒絕,身心健康受到嚴重摧殘。

  同時,賭博之風也日益嚴重,特別是租界出現以後,各種洋式賭博大量引入,各地幾乎沒有一塊凈土。而且,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賭博越是厲害。參賭人員「上自公卿大夫,下至編氓徒隸,以及繡房閨閣之人,莫不好賭」。

  對於這些問題,曾、左、張幾位名臣早已耳聞目睹,他們紛紛斥責並囑咐子女不可效倣。如左宗棠在給其子的信中寫道:「數年來,軍事倥傯,未暇教爾。吾過寧津時,無意中見兩張姓……均云是爾同年,在都時曾為爾代購人參者。吾觀其鴉片癮甚大……爾已長大,爾所學所志如此,吾無望矣!」左宗棠深知鴉片的巨大危害,當得知其子有朋友吸毒時,立即寫信讓兒子與這些人斷交,切記不可沾染鴉片。

  在另一封信中,左宗棠又一次聲明瞭自己的立場。他對其子説:「至子弟好交結淫朋逸友,今日戲場,明日酒館,甚至嫖賭、鴉片無事不為,是為下流種子。」左宗棠視嫖賭、吸毒的紈绔子弟為下流之人,對之深惡痛絕,並告誡兒子萬不可與他們交往。在給侄子的信中,左宗棠提出了同樣的要求:「侄移居省城,迥不若從前鄉居僻靜,切宜從嚴約束,勿令與市井為伍,致惹閒事學壞樣,是為至要。」


  「恪遵功令,勿涉浮囂,庶免恥辱。」

  晚清紈绔子弟憑藉家資的優厚,追求浮華生活,以豪奢競相攀比。當時,奢靡之風滲透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清人劉大鵬在《退想齋日記》中説:「近來風俗,婚姻喪事,宗宗件件,只是誇其富有,並不惜錢。」即使是農家百姓,「卻亦不甚儉約,俗已奢華,不得不隨俗而行也」。這種浮華之風引起了以儒家綱常倫理為經緯的晚清名臣的警覺。

  左宗棠僅將自己俸祿中的較少部分寄送家裏,目的就是希望子女能夠自食其力,回歸樸實的生活。他指出:「吾積世寒素,近乃稱巨室,雖屢申儆不可沾染世宦積習,而家用日增,已有不能撙節之勢。我廉金不以肥家,有餘輒隨手散去,爾輩宜早自為謀……恪遵功令,勿涉浮囂,庶免恥辱。」他時刻要求兒子以簡約為旨,不可太過鋪張,不可養成浪費的習氣。

  對此,曾國藩也深有感觸。他在信中對其子説:「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氣習,飲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風,極儉也可,略豐也可,太豐則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他給其弟的信中對子侄也有同樣的勸誡:「余在外無他慮,總怕子侄習于『驕、奢、佚』三字,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佚』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弟切戒之。」為此,他給家人立下規矩:家中男丁要聞雞起舞,刻苦讀書;婦人要操持家務,紡紗織布,烹飪灑掃,日日不惰。像曾國藩這樣的家庭,子弟已然不必以體力勞動為生,他的目的就是要教育子女遠離奢華,注重勤儉。他教導家人:「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

  「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

  面對日漸墮落的社會風氣和崇尚奢侈的生活方式,這幾位名臣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在家書中一再提到要勤儉節約,廣惠他人。

  曾國藩封侯拜相,他的子女也算得上是「正牌高幹子弟」,但他並未給他們謀求特權。在他看來,與其給子女留一份富足的財産,不如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他曾説:「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居家之道,惟崇儉可以長久。」

  張之洞給正在日本留學兒子的信中,對他4個月揮霍「千金」的行為嚴加斥責,他説:「兒自去國至今,為時不過四月,何攜去千金,業皆散盡?是甚可怪!……然千金之資,亦足用一年而有餘,何四月未滿,即以告罄?汝果用在何處乎?……余今而後恐無望于汝矣!」並對此提出要求:「而今而後,速收汝邪心, 努力求學,非遇星期,不必出校;即星期出校,亦不得擅宿在外,庶幾開支可省,不必節儉而自節儉,學業不荒,不欲努力而自努力。」

  左宗棠在討論子女的婚姻時,強調「吾意總以寒素勤儉忠厚人家為宜,不屑攀附世宦也」。當其子出遠門時,他在信中囑咐道:「在督署住家,要照住家 規模,不可沾染官場氣習、少爺排場,一切簡約為主。」在談到兒媳的葬禮時,他提出要以簡樸為主,不可鋪張,並以自己的切身經歷來説明勤儉節約乃其家風。同 時,他多次提到自己的俸祿除了滿足基本家用外,多數要拿出來照顧宗黨,周濟貧窮。他將每次寄回去的俸祿都一一安排好,除家人日用外,還要幫助族人及寒士, 如接濟族中貧困的叔伯兄弟、提供寒士路費與開銷、幫助族中節婦等。

  上述幾位名臣在家書中所反映的晚清風習,是當時社會的一個剪影。他們依據儒家綱常倫理道德,結合所處時代及家庭的實際,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治家和 教育思想。雖然帶有舊時代的烙印,但是其中一些具體內容,如反對吸毒賭博和奢侈浮華、提倡勤儉節約並廣惠他人等,至今仍有可取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