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占飛:午餐肉野史(節錄)

新春吃盆菜,盆中竟有午餐肉,這大概是即興的吃法吧,正宗與否不打緊,反正午餐肉一如盆菜,只有野史。這粉紅色的肉磚,研製於大蕭條時代而盛行於二戰期間,主要材料是豬肉、糖、鹽、水和馬鈴薯澱粉,肉磚之所以是粉紅色的,是因為添加了硝酸鈉。關於SPAM的故事,實在太多了, 當中也有好一些是無從證實的野史,比如這一則:二戰結束之時,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Dwight D. Eisenhower)曾經對SPAM製造商荷美爾(Hormel)的領導人說:「在過去四年,我與幾百萬士兵一直吃着貴公司供應的豬肉。我必須承認,我對它有過一些不厚道的評論--在戰爭的壓力下,你知道,但無論如何,我得感謝你們生產的SPAM。不過,作為總司令,我想我可以寬恕你們唯一的罪過:你們送來的SPAM實在太多了。」物資匱乏的年代遠去了,如今,當不斷有人指出,午餐肉一如漢堡肉及其他人造肉,肉質劣而添加劑超標,等等,倒也不妨想想,為甚麼這世界還有那麼多人愛上午餐肉?

原因也許只有一個,食物不僅僅只是營養和味道,更重要的恐怕是文化及其記憶--現代人大概不是愛吃午餐肉,只是從一片午餐肉追尋兒時的某些記憶。
===========

西打飲食言己:午餐肉,續貂

一直想為午餐肉寫一文,為這種同時風靡中西的美食下個註腳。剛好早幾天信報副刊編輯占飛,寫了一篇午餐肉野史,娓娓道來午餐肉的一縷精魂,如何從美國遊走至中西全球。午餐肉的歷史和來由,在此不贅,換個角度,跟大家談談午餐如何於東方開枝散葉。


「來碗餐蛋麵!」
公仔麵底,加隻太陽蛋,另外再配兩片幾近寸厚的午餐,比甚麼「醒神」早餐更醒神。午餐肉,從來都要厚要脆才是美味。不能算是心機之作,但要午餐肉外脆內軟,必以慢火一點一點的把四面煎香。咬開,又脆又流滿油香,一個早晨,倦意都全消了。然而碰上薄如燈影牛肉的午餐肉,真味同嚼蠟,一日之計,盡毁了。

其實一早一晚,也可見午餐肉的芳蹤。近幾年,午餐肉來個大翻身,躍躍跳入從前風馬牛不相及的火鍋圈子。想來想去,午餐肉可以橫空成為火鍋料,十居其九源起來四川菜毛血旺。一盤血紅湯底,連汁帶油,載滿最下價食材,像豬血,火腿,豆芽和午餐肉等,卻盛放出最精彩口味。味味食材各自表章,辣中又見多變。

毛血旺引申至麻辣火鍋,再進一步,躍入五花八門的火鍋湯底。火鍋配午餐肉,就此成為天仙配。別以為午餐肉就單單午餐肉,要談口味質素的話,真的三天三夜也講不完,但有些火鍋店老闆壓根不明白午餐肉為何物,純為濫竽充數,要吃精彩午餐肉配火鍋,從來沙田盛記是我的不二之選。

看似平平無奇的午餐肉,才入口就驚覺與別不同。肉質又鬆又滑,不死實之餘又咬到顆顆肉粒,肥瘦比例恰到好處,縱沒煎過,油香也滿溢於嘴裏。每每我問老闆:「這午餐肉究竟是甚麼牌子。」他總是笑笑不語。幾次旁敲側擊下,他才透露點點:「也不是甚麼高級貨,只要花點時間試多幾款,就找得到。如果連自己也不喜歡,怎能賣給食客。」

談到午餐肉配火鍋,我們大抵只能算新生兒 ,韓國人把午餐肉配上火鍋,才是「老行尊」。陪隊鍋,起源於韓國當時經濟櫃乏,韓國人把美軍剩餘的罐頭物資,像午餐肉、火腿、香腸等加上本土泡菜大蔥,胡 亂湊合成一鍋。這麼一吃,竟吃出了文化。到今天午餐肉在韓國更是上品,過時過節,朋輩不時互送午餐肉禮盒。而韓國更是除美國外,全球最大午餐肉消耗國。

於香港吃部隊鍋,一點也不「地道」,全因價位媲美上等火鍋,動輒三四百。沒法子,香港寸金尺土,三四百,可能一半是用來買「位」。我常笑說:「打個 折,給我三百,我連那個鍋都買到了。」部隊鍋一點也不難做,先於鍋中下泡菜、午餐肉、火腿、茄汁豆、年糕、韓式泡麵連味粉,芝士片蓋頂,最後下兩大匙部隊鍋的靈魂,韓式辣醬,開火煮一會,酸辣鹹香的部隊鍋準備好了。

占飛於文中道,現代人愛吃午餐肉大概也只為一份童年回憶。我想,如果只是一份回憶,大概不能展現出如此璀璨的盛況。

大概也真的只有愛午餐肉的人,才能寫出午餐肉的種種風貌。



===========
沙律醬煎午餐肉
沙律醬煎蘿蔔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