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一》

《封氏聞見記》十卷,唐封演撰。演里貫未詳。考封氏自西晉、北魏以來,世為渤海蓚人,然《唐書.宰相世系表》中無演名,疑其疏屬也。書中石經一條,稱天寶中為太學生。貢舉一條,記其登第時張繟有千佛名經之戲,然不云登第在何年。佛圖澄碑一條,記大曆中行縣至內丘,則嘗刺邢州。卷首結銜題朝散大夫,檢校尚書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而尊號一條,記貞元間事,則德宗時終於是官也。是書唐、宋藝文志、《通志》、《通考》皆作五卷、《書錄解題》作二卷,殆輾轉傳抄,互有分合。此本十卷,末有元至正辛丑夏庭芝跋,又有明吳岫、朱良育、孫允伽、陸貽典四跋。良育跋云,自六卷至十卷,友人唐子畏見借所抄,近又於柳大中借鈔前五卷。第七卷中全局俱欠,只存末後一紙耳。今考目錄所列凡一百一條,第一卷僅二條,不盈兩紙,亦似不完。第三卷銓曹一條,闕其末。而風憲一條全佚,不止闕第七卷。第七卷中視物遠近一條,海潮一條,北方白虹一條,西風則雨一條,松柏西向一條,皆全佚。蜀無 兔鴿一條,佚其前半。月桂子一條,僅完其下。石鼓一條,弦歌驛一條,又闕。高唐館一條亦不完。其上下溫湯一條又闕其末,而目錄此條之下註增字,亦非僅存末 一頁者,中間又頗多闕字。允伽跋稱,借秦酉巖本重校,意其與朱本小異歟。然稱朱跋從秦本錄出,則又不可解,疑久無刊本,遞相繕寫,又非復朱氏之舊矣。唐人 小說,多涉荒怪,此書獨語必徵實。前六卷多陳掌故,七、八兩卷多記古跡及雜論,均足以資考證。末二卷則全載當時士大夫軼事,嘉言善行居多,惟末附諧語數條 而已。其中音韻一條,記唐韻部分為陸法言之舊,其同用、獨用則許敬宗所定,為諸書之所未言。文字一條,論隸書不始程邈,援《水經注》為證。明楊慎矜為獨見者,乃演之所已言。又顏真卿《韻海鏡源》世無傳本,此書詳記其體例,知元陰時夫《韻府群玉》實源於此。而後人不察,有稱真卿取句首字不取句末字者,其說為 杜撰欺人。並知《永樂大典》列篆隸諸體於字下,乃從此書竊取其式,而諱所自來。月中桂一條,記桂子月中落一聯為宋之問臺州詩,足證計有功《唐詩紀事》駱賓王為僧之妄。他如論金雞、露布、鹵簿、官銜、石志、碑碣、羊虎、拔河諸條,亦皆原委詳明。唐人說部,自顏師古匡謬正俗、李匡乂《資暇集》、李涪《刊誤》之外,固罕其比偶矣。

===========

封演(生卒年不詳),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天寶中為太學諸生,天寶十五年(756)登進士第。至德後為相衛節度使薛蒿從事,檢校屯田郎中。大曆七、八年間(772-773)曾權邢州刺史。八年薛蒿卒,復佐其弟薛㠋。十年隨薛㠋投魏博節度使田承嗣為從事。承嗣卒,繼佐其子田悅。建中三年(782)田悅稱王,偽署司刑侍郎。貞元中仍在魏博佐田氏,檢校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十六年(800)尚在世,約卒貞元末。演撰有《封氏聞見記》,為研究唐代社會文學重要資料。 《新唐書.藝文志》另著錄封演著《古今年號錄》一卷、《續錢譜》一卷,皆佚。 

今人趙貞信《封氏聞見記校注序》對其生平考訂甚詳,可參考。此書約成於貞元年間(785-805)書中記事多為作者耳聞目睹,史料價值甚高。《四庫全書總目》謂:「唐人小說多涉荒怪,此書獨語必徵實。前六卷多陳掌故,七八兩卷多記古蹟及雜論,均足以資考證。末二卷則全載當時士大夫軼事,嘉言善行居多,惟末附諧語數條而已。」實甚允當。全書編排極有條理,凡100門,皆兩字為題,如道教、儒教、文字、貢舉等。涉及內容十分廣泛,既有科舉、銓選等政治制度,又有壁記、燒尾等官場習俗,也有婚儀、服飾、飲食、打球、拔河、繩技等社會生活,還有碑碣、羊虎、紙錢、石鼓等名物的講說,所以常為治唐史者尤其是研究唐代文化史者所取材。

《封氏聞見記》,《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文獻通考》、《通志》等書均作5卷,《書錄解題》作2卷,《四庫全書總目》著錄有10卷本,並非完佚。此外,尚有天一閣明抄本、莫郘亭藏舊抄本、凌紱曾藏抄本、海源閣藏朱氏抄本、皕宋樓陸氏校本、雲輪閣藏繆氏校本以及叢書本或單刻本。 1958年中華書局版趙貞信《封氏聞見記校注》,據雅雨堂叢書本,並補佚文,最為精善。


===========

○道教

  本自黃帝,至老君。祖述其言,故稱為黃老之學。戰國時,圉寇蒙莊之徒,著書咸以黃老為宗師。圉寇《天瑞篇》引黃帝之書曰:「穀神不死,是為玄牝。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此章黃帝之言,而存五千之內,則老氏所書同出已明矣。其後學,道學、儒、墨,諸家分明,各為一教。漢武帝進用儒術,黃老由是見廢。後漢桓帝夢見老子,詔陳相孔壽立廟於苦縣,刻石為銘。今亳州真源縣即古楚縣賴鄉也,漢時屬陳國。郭緣生《述征記》云:「老子廟中有九井,汲一井,八井皆動。」即其地也。國朝以李氏出自老君,極崇道教。高祖武德三年,晉州人吉善行於羊角山,見白衣老父,呼善行謂曰:「為吾語唐天子,吾是老君,即汝祖也。今年無賊,天下太平。」高祖即遣使致祭,立廟於其地,遂改浮山縣為神山縣,拜善行為朝散大夫。高宗乾封元年,還自貸岳。過真源,詣老君廟,追尊為玄元皇帝。玄宗開元二十一年,親注老子《道德經》。令學者習之。二十九年,兩京及諸州各置玄元皇帝廟,京師號玄元宮,諸州號紫極宮。尋改西京玄元宮為太清宮,東京玄元宮。 (下有缺文)

  
○儒教

  以上有缺文為儒學。復以諸生多不精勵,遂廢州縣學。京師惟留國子生七十二人。煬帝即位,復興教誘。國朝以來,州縣皆有博士,縣則州補,州則吏曹授焉。然博士無吏職,唯主教授,多以醇儒處之。衣冠俊人職此為恥。玄宗時,兩京國學有明經進士,州縣之學絕無舉人。於是敕停鄉貢,一切令補學生,然後得舉。無何,中原有事,乃復為鄉貢。州縣博士學士,惟二仲釋奠行禮而已。今上登極,思宏教本。吏部尚書顏真卿奏請,改諸州博士為文學,品秩在參軍之上。其中下州學一事以上,並同上州。每令與司功參軍同試貢舉,並四季同巡縣,點檢學生,課其事業。博士之為文學,自此始也。流俗婦人多於孔廟祈子,殊為褻慢,有露形登夫子之榻者。後魏孝文詔:「孔子廟不許婦人沓雜,祈非望之福。」然則聾俗所為,有自來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