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5日 星期四

伊33潛艇的故事

http://www.asahi-net.or.jp/~un3k-mn/sub-i33.htm

1942年在特魯克島基地,就已經因修理意外而沉沒過一次的伊33潛艇, 經過打撈整修重新使用。 到了1944年6月,正在日本瀨戶內海進行訓練的時候, 在潛航中發生故障(有木片把進氣筒堵死,以致不能正常抽入空氣排水),沒有多久,潛艇沉入60公尺深的海底。在嘗試過各種方法仍舊不能脫困之後,艇長決定使用最後的逃脫手段--將潛艇的防水閘門打開,讓部下能夠浮上海面,但是,乘員中僅有兩人成功浮上去而生還,其他的102名人員就再也沒有回來了。

經過9年之後,伊33的打撈工作終於開始了,雖然第一次打撈並沒有成功,但是卻很意外的發現,潛艇前端的魚雷發射管區域並沒有浸水。後來打撈人員將發射管區域的防水門打開,竟然還在裡面找到以冷凍狀態保存,完好如生前的艇員遺體。這時候,兩位倖存者還去敲了敲這具遺體叫到:「喂!全員起床了!」

最後,在電動機室中找到了用油紙與電氣膠布密封起來的乘員遺書, 遺書中除了表達對於死於事故的遺憾,到最後一刻為止的情景以外,還有一段是:

面對死亡的時候反而覺得安心多了,大家還會開開玩笑, 以後大概永遠不用全員起床了。

================

日本潛艦艦內生活

以乙型為例,乘員95名,艦長以下軍官定員12名,士官兵定員83名,士官佔半數(潛艦操作需要各種專業技能,所以士官比例較高)

潛艦因為乘員人數有限,平時值班採三班制(只有最大的伊400型是四班制),所以士官兵應各種狀態需求,要會多種配置的技能。

艦長室在艦身中部,不過只有約1坪(3.3平方公尺),裡頭有床舖、小書桌、椅子、壁櫃、洗臉盆,用餐時則是到軍官室與其他軍官一齊用餐。

軍官(含準軍官、特務軍官)集中居住軍官室,用餐也是在此。臥舖是單側一層或二層,用簡單的布簾區隔。少數大型巡潛另有戰隊司令室或軍官寢室,但不多見。

其他士官乒則是在前、後部兵員室。臥鋪是兩側三層式,其他非值班官兵臥鋪不夠時,就直接在地板上睡大通鋪。另有收納式餐桌,個人私物則置於收納箱(用餐時也拿來當椅子)。魚雷發射管室則是水雷科員居住區,名符其實伴魚雷而眠。

乙型的出擊作戰天數約60日左右,艦內雖有各種糧食庫、蔬菜庫、冷藏庫等,但因艦內空間有限,容量並不大,所以設計時便以活用所有空間搭載糧食為前提,出擊時從魚雷發射管、兵員室、軍官室可利用的空間都塞滿米袋、罐頭和瓶裝食品,就連通道也是堆上幾層米袋,再鋪上木板以供行走,也因冷藏庫空間限制,生鮮食品出航後5~10天就消耗殆盡,剩下來的日子就是以各種肉類罐頭、醃菜、乾燥蔬菜為主(馬鈴薯、洋蔥在比較涼爽的魚雷發射管室可以放一個月),另有食鹽片與維生素藥錠以補營養不足,不過用餐時則是軍官、士官兵同一菜色,沒有上下之分,同時提供的是純白米飯(銀飯)而非麥飯

基本上,潛艦當然禁酒。但是慶祝擊沉戰果或個人升級時,還是允許飲酒 (軍官室的桌下,往往收納可爾必思、啤酒、清酒等飲料), 抽煙則僅限於艦橋外值星哨戒人員與通風較良好的發令所。

潛艦由於柴油引擎、馬達的發熱,加上通風能力有限,艦內溫度、溼度普遍偏高,特別是在盛暑的南太平洋、印度洋行動時尤甚,所以作戰時艦內(尤其是最熱的主機室)只穿內衣或打赤膊是常態,而乙型的清水搭載量為28噸,另外柴油引擎也提供海水淡化。但除了人飲用外,蓄電池也需要補充電池液,所以淋浴只限一週一回,平時只能一天一臉盆水,用毛巾擦身體聊勝於無,至於內衣、褌(丁字褲)則是出航時大量搭載,裡面穿10天、外面再穿10天,夠臭了再丟掉,以節省用水。

#關於日本海軍潛艦的艦內生活,主要參考:
今井賢二‘伊号潜水艦《出撃→帰投》ダイアリー’潮書房<丸1995年12月別冊 戦争と人物16 艦隊の先兵 日本潜水艦の技術と戦歴>74-85頁

雨倉孝之‘苦楽に満ちたドン亀乗りの生活 サブマリナー24H’   学習研究社<歴史群像>2005年6月号 No.71 162~169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