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月:
簡單D,子丑寅卯,之後唔駛再講吧
矢矧
矧,簡單D,觧作況且,柳宗元《敵戒》矧今之人,曾不是思。
讀can2,同音字有:抻, 紾, 縝, 袗, 軫, 鬒, 黰, 驏, 駗, 槙, 稹, 眕, 哂, 捵, 疢, 矧, 辴, 診, 疹, 抮, 畛, 阠
三隈、阿武隈
隈,音煨,煨蕃薯
龍驤
驤,音襄,《說文解字》:馬之低仰也。从馬襄聲。息良切。
《後漢書‧竇何列傳》:
今將軍總皇威,握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此猶鼓洪爐燎毛髮耳。
漢‧潘勗《冊魏公九錫文》:
君龍驤虎視,旁眺八維,揜討逆節,折衝四海。
《三國志‧武帝紀》:
君龍驤虎視,旁眺八維,掩討逆節,折衝四海,是用錫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亮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蕩宇內。
《晉書‧段灼傳》:
﹝鄧艾﹞受命忘身,龍驤麟振,前無堅敵。
《水經注‧洛水》:
洛水又東逕龍驤城北,龍驤將軍王鎮惡,從劉公西入長安,陸行所由,故城得其名。
《群書治要‧傳》:
謂伯曰:汝若得在官人之任,當舉如此之徒,及伯為吏部,超選﹝吳﹞隱之,遂階清級,為龍驤將軍,廣州刺史,州之北界有水,名曰貪泉,父老云,飲此水者,使廉士變節,隱之始踐境,先至水所,酌而飲之。
《通典》:
龍驤、虎視、雲旗、風烈、電威、雷音、馳銳、追銳、羽騎、突騎、折衝、冠武、和戎、安壘、超猛、英果、掃虜、掃狄、武銳、摧鋒、開遠、略遠、貞威、決勝、清野、堅銳、輕銳、拔山、雲勇、振旅等將軍,銀印兔鈕,青綬,獸頭鞶。
《太平廣記趙逸》:
時人未之信,問其由,答曰:「龍驤將軍王濬平吳後,立此寺,本有三層浮圖。」
《全唐詩·‧過王濬墓》:
吳國分牛鬥,晉室命龍驤。受任敵已滅,策勳名不彰。
《萬姓統譜》
﹝汪文和﹞,字國輔。建安中,以龍驤將軍為會稽令,始遷居于新安,子孫遂為新安望族。
龍驤將軍,官名。晉武帝謀伐吳,因吳童謠「不畏岸上獸,但畏水中龍」之語,拜益州刺史王濬為龍驤將軍,使造船備戰。龍驤之號始此,南北朝沿置,地位高下不一,北魏、北齊均第三品,南朝梁有將軍號二百四十以上,龍驤敘次在一百七十以後,遠較西晉初置時低。隋無。
1.亦作「龍襄」。 昂舉騰躍貌。
《漢書‧敘傳下》:
雲起龍襄, 化為侯王, 割有齊楚,跨制淮梁。
顏師古注:襄, 舉也。
唐.楊巨源 《觀打球有作》詩:
親掃毬場如砥平, 龍驤驟馬曉光晴。
明.孫柚 《琴心記‧牛酒交歡》:
新築沙堤行宰相,喜今朝鳳翥龍驤,燕友逢春, 鶯朋出谷。
清.徐文元《春日閱武召百官詣南苑》詩:
龍驤萬騎軍麾轉, 鵠立千官拜舞同。
2.駿馬。
唐.杜牧 《題安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韻》:
半夜龍驤去, 中原虎穴空。
3.指龍驤將軍王濬 。
唐.李白《永王東巡歌》之八:
君看帝子浮江日, 何似龍驤出峽來!
王琦注引《晉書‧武帝紀》:
咸寧五年十一月大舉伐吳 , 遣龍驤將軍王濬 、廣武將軍唐彬率巴蜀之兵浮江而下。
明.徐渭《壽中軍某侯帳詞》:
惟願績流燕石 , 名茂 龍驤 。
4.指畫家顧愷之 。
唐.溫庭筠 《贈李將軍》詩:
不學龍驤畫山水, 醉鄉無跡似閒雲。
曾益等注: 《畫苑》:「顧愷之善畫山水, 仕至龍驤將軍,每大醉始命筆,人稱奇絕。」
5.泛指英勇軍隊
《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
梁有龍驤、神威、拱宸等軍, 皆武勇之士也。 每一人鎧仗費數十萬, 裝以組繡, 飾以金銀,人望而畏之。
明.徐渭《上督府公生日詩》:「初捧兵符分虎竹, 再銜使命馭龍驤。」
6.指大船,龍驤將軍王濬為伐吳曾造大船。
宋.蘇軾 《大風留金山兩日》詩:
龍驤萬斛不敢過,漁舟一葉從掀舞。
清.趙翼 《大風從丹徒口出江至瓜洲》詩:
我來正值游江哄,萬斛龍驤莫敢動。
嚴復 《救亡決論》:
即使其說誠然,而舉劃木以傲龍驤,指椎輪以訾大輅,亦何足以助人張目,所謂詬彌甚耳!
8.指南齊高帝蕭道成 所乘赤色駿馬。
《南齊書‧高帝紀上》:
太祖夜從承明門乘常所騎赤馬入,殿內驚怖……及太祖踐阼,號此馬為「龍驤將軍」, 世謂為「龍驤赤」。
喰,辭海查無此字
《龍龕手鏡》音餐。又音孫。《龍龕手鏡》又名《龍龕手鑑》乃遼代僧人釋行均編寫之漢字字典,用作為佛教徒通解文字、正定字形、注音釋義,俾研
讀佛典、透析佛理而編纂之佛學字書。龍龕象徵著佛經。此書收錄二萬六千餘字,註釋達16
3170字。《龍龕手鏡》遼代原刻本已佚失。現傳最早者乃沈括《夢溪筆談》所錄之宋刻本,但因避諱宋太祖趙匡胤祖父「翼祖」趙敬的「敬」字,而改刻名為
《龍龕手鑑》。在中國、日本等國已經不存在此字典之原本,該字典僅存於韓國。
網站把此字出處定為康熙字典乃誤,查閱了康熙字典口部9-11畫3次,並沒有這個收錄此字,唔信自己睇:
http://www.kangxizidian.com/org/
酒匂
匂,辭海查無此字
朧:朦朧
霰:霰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