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日本原住民

阿伊努人アイヌ

總人口:50,000人有50%以上的阿伊努血緣    150,000個日本人有某種程度的阿伊努血緣,非官方數字有200000人(某些人推測有1,000,000個日本人具有某種程度的阿伊努血緣,不過確切的數字不明)日本人入侵以前:50,000人,多數都具有純阿伊努血統

分佈地區:日本 、俄羅斯

語言:阿伊努語是傳統語言。現今,只有1%-5%的阿伊努人能流利的使用阿伊努語,5%-10%的阿伊努人能夠簡單的使用阿伊努語,而50%的阿伊努人則只能算是略通阿伊努語。

宗教信仰:泛靈論、俄羅斯東正教、佛教



相關種族:

雖然沒有任何其他的族群曾經被證明過確實和阿伊努人有關聯,不過,在過去,「高加索種」這個標籤曾經被用來描述阿伊努人,以便和其他日本人在人種上作區分。某些人認為他們和庫頁島、黑龍江谷地、以及堪察加半島的「非通古斯族群」有某種程度的關聯,現在的人認為他們是古亞細亞民族,這些族群包括:

阿伊努人(阿伊努語:Ainu),或翻譯成愛努人、愛奴人、阿衣奴人,是居住在庫頁島和北海道的原住民1。

在阿伊努語中,「阿伊努」是「人」的意思。在今天,很多阿伊努人不喜歡「阿伊努」這個稱謂,而希望人們稱他們為「ウタリ」(日語羅馬拼音:Utari,音烏塔利,阿伊努語中「夥伴」的意思)。在官方的正式文獻中,則「阿伊努」和「烏塔利」這兩種稱呼都可以被找到。


很多中文文獻直接用日本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蝦夷人」這個名稱來稱呼「阿伊努人」,而認為這兩者是同一個族群,這種觀點可能是有問題的。


歷史上,阿伊努人也曾經在日本本州的北部、俄羅斯的庫頁島、千島群島、以及堪察加半島居住過。

根據北海道政府在1984年進行的調查資料,當時在北海道有24,381個阿伊努人。

不過,由於一般日本人對原住民的族群歧視以及汙名化現象,很多阿伊努人會傾向隱藏他們自己的族群性,或者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族源,因此,現存阿伊努人比較精確的人口數目很難加以得知(The Ainu Museum nd)。

山海經中的毛民之國是指他們。



簡介:

阿伊努人在體質上和一般的亞洲人相差很多。他們似乎同時具有歐羅巴人種和蒙古人種的某些特色,體毛不但較多,而且也有捲髮的傾向(Thomason 1999)。

以目前的研究而言,學者還無法確定他們的起源。

首先,有人認為他們是歐羅巴人種的後代,是從北方的西伯利亞經過庫頁島而到達日本的。

再者,也有人認為他們是蒙古人種的後代。他們之所以在體質特徵上和現在的蒙古人種不一樣,是因為別的族群的蒙古人種由於通婚和遷移的關係,在血緣上已經產生了巨大的改變;而阿伊努人長久和外界隔絕,所以在體質特徵上保持了早期蒙古人種的特徵(另一說是蒙古人種與赤道人種的過渡)。

最後,也有人認為他們是南島民族的後代(Thomason 1999)。他們是日本最早期文化繩文時代的代表。有人認為他們是原蒙古人種,即是棕色人種。

阿伊努人與琉球人、東南亞人相似。尾本惠市說阿伊努人與菲律賓人相似。

也有人說他們是千島群島人種與尼夫赫人相似。



現存「阿伊努人」和歷史上「蝦夷人」之間的關係

北海道古稱「蝦夷」(えみし Emishi 或えぞ Ezo),日本史書上也有不少關於「蝦夷人」的記載。

在日本武尊傳說成立的時代(6世紀),依照《日本書紀》的記載,日本武尊經由海路進入陸奧國(今本州東北地方)攻打東夷國「日高見」。征討後,「蝦夷既平,自日高見國還之,西南歷常陸(今茨城縣東北方)」由此可見蝦夷人的勢力範圍,是從茨城縣東北地區,到整個本州東北地方。

《日本書紀》中對蝦夷的記載是這樣子的:
朕聞:其東夷也,識性強暴,淩犯為宗。村之無長,邑之勿首。各貪封界,並相盜略。亦山有邪神,郊有姦鬼……其東夷之中,蝦夷是尤強焉。男女相居,父子無別。冬則宿穴,夏則住樔。衣毛飲血,昆弟相疑……故往古以來,未染王化……即巧言而調暴神,振武以攘姦鬼。

東夷之中,有日高見國。其國人,男女並椎結文身,為人勇悍。是總曰蝦夷。亦土地沃壤而曠之,擊可取之。

江戶時代,德川光圀曾編『大日本史』,其有諸藩列傳內收有蝦夷傳上、下二卷(蝦夷傳上、蝦夷傳下)。



認為「阿伊努人」就是「蝦夷人」的說法

有某些學者認為蝦夷人與阿伊努人是同一種族的可能性很高。他們的證據大致上有以下幾種。

一直到現在,日本本州的東北地方仍然有很多阿伊努語發音的地名,這證明阿伊努人曾經在日本本州居住過。

不論是上一節所引用的《日本書紀》,或者是其他的古文獻史料,其中對於蝦夷的習俗記載,都和現在的阿伊努類似。

因此,既然中世、近世的蝦夷即阿伊努,所以古代的蝦夷也應該是阿伊努。

整體而言,支持這種說法的學者認為,日本歷史上石器時代的祖先是阿伊努,或者是阿伊努傳說中的矮人。

後來,從亞洲大陸渡海過來之現日本人的祖先,又將石器時代人征服或驅逐。



認為「阿伊努人」不是「蝦夷人」的說法

也有不少學者不認為「阿伊努人」是「蝦夷人」,而且贊同這種說法的學者也越來越多。

他們的證據大致上如下:

日本本州東北北部(日高見國)很早就有古墳文化以及稻作技術,所以蝦夷人應該是和人,不是阿伊努人。

《日本書紀》或其他古文獻有關蝦夷人是蠻民的記載,都是虛構的。

這些文獻並非實際觀察蝦夷的生活、或運用可靠的資訊得來的;而只是引用中國古籍中有關蠻俗的記載而已。

其中對蝦夷人的描述,僅是對其畏懼與歧視而來。

1950年3月,日本的考古學家將中尊寺金色堂的蝦夷人「平泉藤原氏」的遺體加以調查,結果並沒有發現阿伊努的特徵。



整體而言,蝦夷非阿伊努說算是越來越有利。

但這個爭議一直到今天都尚未有最後的結論。比較讓人接受的說法是:

東北地方的古代蝦夷族,是位於東部或東北之繩文人的子孫。這些繩文人後來陸續加入日本民族的行列,而蝦夷人是最晚加入的一支。當北海道形成阿伊努人時,他們並沒有加入阿伊努人。



從13世紀開始逐步受到和人勢力的壓迫

不論遠古時代的阿伊努到底是不是蝦夷,在13世紀、14世紀左右,阿伊努文化算是達到了最高峰。

之後,以北海道以南之江差和松前為中心的和人勢力逐漸強大,隨著阿伊努人與和人之接觸的日漸頻繁,

和人在最後終於對阿伊努民族展開了壓制(Thomason 1999)。

遭受壓制的阿伊努人也開始對和人展開反抗,雙方有了1457年的「坷相曼夷之戰」、1669年的「相庫相郢之戰」、

以及1789年的「庫那西利·美那西之戰」,但阿伊努人最後都以失敗告終(阿伊努民族博物館 nd)。

在1822年和1854年之間,由於和人所帶來之種種新傳染病的播散,阿伊努人的人口終於大量減少。

此外,強制性的勞務和被迫分離的家庭,也都對阿伊努人當時的人口造成了影響(Thomason 1999)。

  

明治時期以後的制度化歧視

1868年,江戶幕府的末代將軍德川慶喜把國家大政奉還給明治天皇,日本歷史上的明治時期正式展開。

1869年,明治天皇遷都江戶,並將新都改名為東京。同年,在沒有任何正式協商的情況下,阿伊努人所居住的「蝦夷」被正式納入日本的行政範圍內,同時也被改名為「北海道」。

再一年,現代的戶口制度在北海道正式實行,所有的阿伊努人從那時候起在行政上都成了日本人。

在這之後,日本政府不但沒收阿伊努人的土地,同時還將這些土地撥給新遷入的日本移民,以便鼓勵這些新移民對北海道的開拓工作。

過了沒多久,北海道的人口就超過了100萬人,該地的原住民阿伊努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成了不折不扣的少數民族(Thomason 1999)。

明治時期的日本政府,對阿伊努人進行種種的同化,阿伊努民族長期以來的生活習慣都受到官方的禁止,成為和人眼中的「舊土人」,被迫強行接受「日本人」的生活習慣。

1899年,日本政府制定「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其表面上的目的雖然是為了救濟阿伊努人和傳授農業知識,但是在將他們定義為「舊土人」的同時,卻也造成了對阿伊努人的制度化歧視,將他們刻意與「和人」做區別(阿伊努民族博物館 nd)。



戰後的發展

1946年,北海道靜內町(現已併入新日高町)召開了「全道阿伊努人大會」,大會上以阿伊努人的「教育高度化」、「福利、保健設施共同化」等作為主要議題,成立了「社團法人北海道阿伊努協會」。

1961年,該會更名為「北海道同胞協會」,對與阿伊努相關的問題都設法做出積極努力。

1984年,該會要求日本政府制定「阿伊努新法」(暫定)以取代現行的「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在這以後,為了希望新法能夠早日通過,阿伊努人展開了相當激烈的族群運動。

1992年12月,阿伊努人的組織--北海道同胞協會理事長野村作為阿伊努人的代表,在聯合國集會上發表了演說。

演說陳述了阿伊努人由於日本政府的同化政策被否定其傳統文化,剝奪了領土(北海道、樺太、千島群島)和生活手段的事實,強烈抗議並要求日本政府根據《國際人權規約》,為阿伊努人的生存權利制定新法。但日本政府作了拒絕:

「享有自己的文化,實踐自己的宗教,以及使用自己的語言是被我國憲法所保障的每個人的權利。但在聯合國《人權規約》中規定意義的少數民族,在我國不存在。」

這種說法顯然與先前制定的《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是相互矛盾的。阿伊努人的抗議一直未斷。他們把自己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存在事實再三向日本政府、向聯合國提出來。攝於當時國際先住民自立運動的高漲,日本政府曾於1957年以改善生活條件和勞動條件為目的,修改過《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中的107號規定。

但幾十年來,日本媒體、政壇很少涉及這一問題的落實情況。日本還是以「單一民族國家」姿態出現。

近年,在阿伊努人中的有識之士的努力下,日本國憲法終於決定包含「尊重阿伊努人權利」的若干內容。

其中包括人權保護、振興民族文化、創設自立化基金及設立審議機關等項內容。阿伊努人的抗爭由此獲得初步的勝利。


2008年6月6日,隨著G8的召開,日本國會議員一致通過法案正式將阿伊努人為日本原住民族[1],並要求政府採取措施提高其社會地位。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98%BF%E4%BC%8A%E5%8A%AA%E4%BA%BA


       

阿伊努族人是日本最初的居民,是赤道人種的一支。據日本史料記載。阿伊努人在西元五世紀時被稱為「毛人」,因為他們的特徵是皮膚比較黑,毛髮濃密而長,有波紋,臉上和身上的汗毛都很多,身材不高,成年男子身高約1.6米。他們的面孔具有歐洲人的特徵,語言與毗鄰的各民族和國家的語言沒有任何相似之處,男人留著紅鬍子。他們穿的衣服很象居住在極北地區的部族的服裝,他們的傳說故事和流傳的眾多敘事詩歌,與大洋洲和澳大利亞各土著居民的民間(口頭)創作有許多共同的地方。總之,這種混合文化令人不可思議,至今對這一現象也未作出解釋。

他們是怎樣來到日本的,無人知曉。有人認為,他們的祖先是新石器時期早期(約六、七千年以前)就從東南亞遷居到日本。某些學者認為,阿伊努族人是阿拉伯移民,他們在某個時期控制了遠東廣大地區後分佈在本州等島嶼。隨著日本的一些部族逐漸向北方移民,他們的地盤日益縮小。

從西元七世紀後半期起阿伊努人被稱為「蝦夷」,係夷狄之意,這是日本占統治地位的大和族的反動統治者對他們的鄙稱。大約從西元十四世紀中葉起逐漸地改稱為阿伊努人。「阿伊努」一詞,在該族語言中是「人」的意思。


從西元十六世紀起有一部分阿伊努族人遷移到庫頁島一帶。在十七至十八世紀,阿伊努族大部被消滅,今天僅剩下不足二萬人,大部分移住在北海道島中部和北部的日高、旭川、釧路等地,少數遠移庫頁島和千島群島一帶,也有一部分散居在本州的一些地方。


西元十八世紀末,德川幕府直接派官吏管理千島,開闢了十幾個漁場,同時實行同化政策,要求阿伊努人改變風俗習慣,剃去鬍鬚、潔發、穿和服、按日本方式改名換姓。西元十九世紀以後,日本開始對北海道等各島進行開發,普及大和民族的文明。這樣一來,阿伊努人的傳統生活方式進一步發生了變化,他們放棄了傳統的捕漁和打獵,成了過定居生活的農民。


阿伊努人有自己的節日和祭祀活動,最有名的是「熊祭」,他們喜歡用鑿子在剝了皮的圓木上雕刻動物,尤其是熊的形象,日本稱之為「阿伊努雕」。阿伊努人具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善於刺繡,喜愛舞蹈。他們創作了不少詩歌,憑著記憶代代相傳。有一部分從歷史上流傳下來的阿伊努族語的長篇敘事詩,內容豐富,朗誦一遍都需要很長的時間。

阿伊努人有自己的語言--阿伊努語,屬抱合語。這是一種獨立的語言,屬於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目前,世界上除阿伊努人以外,只有愛斯基摩人和美國印第安人使用這種語言。

日本東北部的地名,許多來源於阿伊努語。如:「札幌」,原意為「大的河谷」;「小樽」,原意為「砂川」;「名寄」,原意為「烏鴉出沒的城市」等。阿伊努民族對日本列島的開發,包括文化發展是有貢獻的。
   
近年來,日本國內成立了專門機構研究阿伊努語,並出版了代表阿伊努民族文化的許多古籍。另外,研究阿伊努族歷史,也是遠東考古學家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他們經常就這個問題舉行國際會晤,進行科學考察。但是,在日本從事阿伊努族問題研究的人極少,因此,阿伊努族的古老文化仍受到滅絕的威脅。

==================

日本準備承認北海道原住民身份

日本準備正式承認少數民族愛奴人是北海道的原住民。日本媒體的報道說,日本政府和反對黨派已經同意解決這個問題的文本。日本的這項舉動相當重要,因為直到上一世紀,日本當局仍然認為愛奴人是原始社群,最終須予以同化。在日本最北方的主要島嶼北海道聚居的愛奴人多達十萬。不過,經過百多年的同化及與日本定居者通婚,這個數字目前已經難以考證。愛奴人的起源難以確定。他們長期居住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亞東部之間冰封的地帶,以捕獵為生,信奉萬物有靈論。


「遭受排擠」

十五世紀以還,愛奴人與北擴的日本人經常爆發戰爭。但是在十七世紀末葉,愛奴人被徹底擊敗,日本人認為把他們化而為民的時候已經成熟。特別是,愛奴人通體滿面都是體毛,男性永不剃毛,都讓極度講究衛生的日本人覺得怪異和抗拒。愛奴人此後一直遭受排擠、種族歧視、社區又遭受疾病和酗酒問題所影響,在1950年代,愛奴人幾乎瀕臨絕種。

現在稱為烏塔利人的這個族群在近幾十年開始逐漸受到認同和保護,這對傳統上自視為高度同種的日本人而言並不容易。日本政府現在準備宣佈他們為北海道原住民,他們的身份將會比較容易得到鞏固。不過,整體而言,愛奴人在社會福利和學術表現上還是遠遠落後。目前還不清楚身份獲得認同之後這些方面是否能得到改進。

===================

紐約時報,2008年7月3日

阿伊努人居住在日本最北部的島嶼已有好幾個世紀,他們稱其故鄉作Ainu Mosir,意思是「人類的土地」。在那裡,他們捕魚、打獵、崇敬大自然,並孕育出一個獨特的文化。荷馬史詩式的口傳詩歌「Yukar」(ユーカラ)就是在這個文化中誕生。

就如美國開發西部一樣,日本於於19世紀末向北部發展是其帝國主義野心的先兆。日本移居者濫殺阿伊努人,佔領他們的土地,把它改名為北海道。

然而,數星期前2008年6月6日),日本政府終於出人意料地承認阿伊努人「原住民」。國會的提案迅速地被通過,這項決議案確定阿伊努人擁有一個「獨特的語言,宗教和文化」。

而日本保守派則一直聲稱日本是單一民族的國家。數十年來日本政府都反對承認阿伊努人的地位,因為他們擔心需要面對索償訴訟。

日本承認阿伊努人地位的舉動,看起來與日本將於本星期於北海道主辦的原住民國際會議有關。如果連北海道當地的阿伊努人也沒得到日本政府的認可,會議將會令日本政府相當尷尬。而且,會議日期與將在北海道舉行的八大工業國峰會非常接近。

在北海道,特別是在二風谷(にぶたに)這樣有很多阿伊努人居住的城市,官方的承認引起了當地社區的強烈情緒。有人因為他們終於得到長期要求的身份而感到滿意,有人則對東京政府此舉感到懷疑,認為政府對阿伊努人的承諾會隨著峰會的結束而後消失。

「我們深受感動。」日本最大的阿伊努人組織--北海道阿伊努協會會長(公益社団法人北海道アイヌ協会)Tadashi Kato(加藤忠)表示。「我感覺到,不僅我們的會員,連我們的祖先也感到高興,雖然他們已長眠安土。我們都控制不了我們的淚水了。」69歲的Kato先生補充道:「有些人認為這是毫無意義。但這不是問題的要點。要點是法案的通過是國會踏出重要的第一步。」那麼下一步又應如何?是否應像其他國家的原住民那樣,爭取拿回他們原有的土地或爭取擁有狩獵或捕魚的特殊權利?是否要求道歉?Kato先生沒有進一步回答,這裡各方對此也是意見不一。

使事情更加複雜的是,日本政府只含糊承認阿伊努人的原住民身份。至今,日本政府並未表明對伊努人的承認是否會使伊努人得到更多的權利,還表示其對「原住民」的定義比去年聯合國大會頒佈的《原住民權利宣言》中的定義要狹隘。

之前,日本曾投票支持此無約束力的宣言。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新西蘭則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此宣言會給予原住民過多的土地及法律權利。然而在最近數個月,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為以前不恰當地對待原住民的行為道歉,新西蘭則把面積達四十三萬五千英畝的人工林和天然林租予7個毛利部落。

二風谷阿伊努博物館館長Shiro Kayano(萱野志朗)認為日本政府應效仿其他國家的措施,向阿伊努人作出全面的道歉。但他對此並不抱樂觀態度。50歲的Kayano先生表示:「在其他國家,政府會承認以前錯誤的政策並作出道歉,但日本政府並不會這樣做。」Kayano先生的父親是日本第一個亦是至今唯一一個民選國會議員Shigeru Kayano(萱野茂,1926年6月15日-2006年5月6日)。

萱野先生的博物館展示著傳統茅屋及樹皮製成的衣服。這個博物館位於二風谷中心地區。在二風谷的190個家庭中,有64個登記為阿伊努人。在市中心,豎立著一個巨大紅色招牌,牌上寫著「二風谷,Yukar之家」。另外,市中心也有一間名為Bee's的餐廳,他們提供阿伊努的傳統菜肴。這些都顯示出二風谷是一個與別處不同的日本城市。

在城郊地區,臨近河流及森林入口,Yasuko Yamamichi(山道康子)女士營辦了一間阿伊努語語言學校(山道アイヌ語学校)。她認為官方對阿伊努人的承認是「空洞的」。她也想得到道歉,但正如其他受訪的阿伊努人那樣,她對爭取祖輩土地這個提議有所保留。61歲的Yamamichi女士說:「阿伊努人現在才告訴日本應該如何做,這已經有點遲了。」

http://www.nytimes.com/2008/07/03/world/asia/03ainu.html?ref=asi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