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0
香港資深傳媒人張宏艷留學日本時,發現日人和仁廉夫所著《尋找旅遊書中沒有的亞洲--香港》,她為該書內容「拍案驚奇」,並找到作者,表示要把這書譯成中文。
平心而論,張宏艷是不必如此驚奇的,驚奇使她的知識露了底。她所嘖嘖稱奇的如半島酒店是二戰時日英簽署投降協議會場、赤柱聖士提反書院曾發生大屠殺、啟德機場曾被日軍佔用、宋王台大石炸碎填海、醉酒灣防線英軍大戰日軍等,對訪港日本遊客也許有導遊作用,但對平日稍為關心鄉土的香港人來說,這些都只是常識而已。不少香港出版物,早就有相關記載。
可以得到新知的好書
幸而在翻譯協議之後,張宏艷回到香港,工作非常忙碌,把這事丟下十多年。在這段時期,和仁廉夫對他的作品全面更新,更訪問了不少經歷過「三年零八個月」的人(包括日本人),然後由張宏艷翻譯為《歲月無聲--一個日本人追尋香港日佔史跡》,在香港出版。張的譯筆流暢明快,雖然對日佔史跡我已有基本瞭解,但還是一本可以得到一些新知的好書。
移居加拿大前,我曾擔任杜學魁先生主持的紀念抗日受難同胞聯會義務秘書。杜先生去世已久,讀和仁廉夫這書,才知道聯會成員之一的香港索償協會主席吳溢興先生也不在了。記憶中他是很精壯的人,想
不到齎志以終。我來了加國,不知道1993年開始,吳先生在以內田雅敏律師為首的日本律師團協助下,在日本法院向日本政府提出民事訴訟,要求賠償二千七百多個香港家庭所持戰時軍票。
經過漫長程序,2001年日本最高法院判吳先生敗訴,但肯定他們是「戰爭受害人和遭受損失人士」。我想,吳先生是死不瞑目的。
日本政府認為,香港索償協會無權要求賠償,有權的是九七前的英國政府和九七後的中國中央政府,但這兩國政府一早都宣布放棄向日本索償了。
帶日本旅行團憑弔戰爭史跡
和仁廉夫曾帶日本旅行團去黃泥涌峽道憑弔戰爭史跡。其實這個地方也很適合加拿大遊客。在十八天的香港防衛戰中,這是戰況最激烈的地方。
當年英國自顧不暇,日軍南下進擊香港,唯一馳援的是加拿大沒有實戰經驗的溫尼辟榴彈部隊和魁北克皇家來福槍團。黃泥涌峽道激戰,加拿大軍連拿菜刀的廚師都衝上陣,司令官羅遜准將在戰陣犧牲。加軍英勇史跡,值得和仁廉夫補充進書中。
和仁廉夫據日軍8604部隊的丸山茂證言,指當時有一隊日軍被包圍,最後使用毒氣彈才殺出一條血路,可知戰況之慘烈。
和仁廉夫的記述,有些事情發生在90年代。當時香港中文大學有一位日本學生叫大館香名女,她發動居港日本人,成立「蘿蔔頭會」,組織了一些活動,讓日本人深入瞭解日治時期的香港。1996年,香港發起二次保釣運動,媒體訪問香名女時,她表示支持港人保釣,一躍成為「日人保釣奇女子」,她甚至說「原子彈最好落在昭和天皇頭上」。和仁廉夫說:「她對釣魚台問題其實沒有太深入思考,反正希望做些事回饋香港人,所以參加保釣運動支持香港人。結果香名女被香港日本人社
區孤立,朋友一個一個離開。
這印證了我以前一個說法:日本有多少人願意再次向外作軍事擴張是有爭議的問題,但絕大多數日人在領土爭端上不會讓步,則清晰易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