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容易又六四,轉眼間六四慘案已過去整整26年了,不過國內政局依然死水一潭,令平反八九民運仍遙遙無期。然而回顧中外現代民運史,除了剛剛過去35周年的南韓光州事件平反得最快外,如1947年台灣的228事件、東德1953年的617柏林起義(後被西德定為德國統一日)、1956年匈牙利事件、翌年的波茲南事件、1968年布拉格之春等等,政府都在二三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正式給予平反。而且根據南韓和台灣經驗,平反後至今,政府已不再主動尋找和保存真相,民間愈來愈淡然處之,很多後人亦不想再提這頁血淚史。除了小部分民間學者堅持繼續追尋真相外,情况並不如我們多數人想像那般美好,反而會被部分政客所利用,令平反變成了形式。所以我們實在毋須因此而悲觀,只要繼續不分中外地懷信念、行公義,不守株待兔,例如堅持要求平反八九民運,落實真普選等,總有一天能實現我們的理想。
不想回憶 不能忘記
六四事件是民族慘劇,千萬家庭因此而重創甚至破碎。為了防止歷史重演,防止權貴又以變相國教為名指鹿為馬,向下一代灌輸假歷史,淡化政權應負的血債;防止將來平反後變成了形式,為了對得起民主先烈,對後人負責,所以很有必要繼續向世人宣傳教育這血淚斑斑的一頁。即使我們不想回憶,但絕對不能忘記,反而要加大發掘研究力度,填補例如口述歷史,本土各界參與或支援八九民運史等,寫下屬於我們的歷史,為後世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這方面除了當年的前線記者和學界外,應該說近乎空白,尚待各界攜手努力去填補,才能完成這一歷史使命。對很多洗腦已久還未覺醒,或者當年仍未出生的人來說,很難想像六四的慘烈殘酷程度與戰場無異。大部分人最多只知道軍隊使用了坦克和子彈,不知道當年在六部口還使用過國際禁用的化學武器--從坦克上向人群投擲氯氣手榴彈,並且殺死過女學生。必須記住這是解放軍歷史上首次實戰使用化武,連對外敵也從未使用過,並且幾十年一貫否認擁有化武,其兇殘由此可見一斑。
另外,除了著名的天安門和六部口外,市內其他地方也發生過裝甲車殺人事件。例如在殺戮最烈的西長安街,位置在五棵松附近,這裏就是38軍當晚十點,打響六四第一槍的地方。從地點和車輛判斷,這支部隊就是屠城第一軍--38軍112師334團右路裝甲分隊的18輛63式裝甲運兵車。他們沿西長安街向東 殺向天安門不久,就遇到數以萬計市民的人牆擋着,但車隊不但沒減速,反而加速衝向人群。當時的傷亡仍未可知,不過車隊過後地面只剩黏地的肉醬和布碎。有回憶指共有40多輛坦克恐怕不確,因為該師開路破障先頭部隊,只有63式裝甲車和一些東風牌卡車。對一般人來說普遍不能區分坦克裝甲車,也造成阻礙發掘歷史真相的障礙。
當時解放軍不但使用毒氣、裝甲兵器和熱兵器屠殺人民,也不能忽視他們使用冷兵器的殘酷性。除了在天安門清場時隨裝甲車推進的步兵,以56式自動步槍的槍刺(俗稱刺刀)挑刺帳篷造成死傷外,城內城外皆有其他案例。例如在西郊八角村,一名16歲少年頭部被刺穿腦漿外溢,送院時已返魂無術。根據天安門母親丁子霖〈刺刀下的冤魂〉記述,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管理系86級學生吳國鋒,身中4槍後還被刺中下腹。殺紅了眼的士兵拚命把三棱槍刺抽出來,過程中把腸臟都攪碎了。痛極的吳本能地緊握刺刀不放,在手上也留下血痕。一名軍官仍不解恨,走上來對住後腦就是一槍。意志頑強的他已成血人但仍未喪生,送院途中直至把 姓名學校告之身邊人,才咽下最後一口氣。之後吳家受到了殘酷的迫害打壓,至今噩運連連,可謂家破人亡。
面對武裝到牙齒的軍隊,在六四的血與火中更見人性的光輝,也不分男女老少。在工會大樓前三四百人堵截向天安門推進的軍車,要求軍隊停止殺人。士兵向靠近的人群腳下開火,子彈紛紛反彈擊中市民。卡車每前進10米,竟要耗時5分鐘,北京市民為保護天安門的學生,赤手空拳前仆後繼,在西長安街留下了一條民主血路。車隊在西單又再開火,一位少女被反彈的子彈擊中腿部依然不退,雙手挽着兩旁的人,一步一跳又再追上去……
少女彈雨中迫近警戒線
據吳仁華先生著作記述,六四凌晨3點10分,在天安門城樓東側,即南池子大街口,發生軍民對峙。軍隊斷斷續續向人群射擊,每射擊一 次就倒下幾個人。這時眾人只見一位白色連身裙的少女從右側衝出來,身後飄揚着秀髮一直向警戒線飄去,全場為之驚呆。很快有六七個人一躍而起跟着往前衝,但他們旋即紛紛中彈倒地,只剩下少女在彈雨中迫近到警戒線幾米處,隨着一串槍聲,她的大腿中彈應聲倒下。此情此景震撼了在場所有人,雖然沒有人知道她後來的下落,但恍如民主女神下凡的舉動,將永遠長存在北京市民心中,與王維林孤身擋坦克互相輝影。面對着這頁血淚斑斑的中國現代史,鐵石心腸的權貴和建制派,真的可以無動於中,自欺欺人地繼續堅持鎭壓有理嗎?需知道墨寫的謊言,早已被血淚淹沒了,試看還能夠撐到何時?作者是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
原文載於明報觀點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