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人根本沒機會在太平洋戰場取勝。雖然日本偷襲珍珠港得手--啃得下,卻咽不下。在隨後幾個月內,日本所佔領的地區達到了極限--但從那之後,日本的處境穩步反轉--日本軍隊先後被驅逐出所羅門群島、新畿內亞、馬利亞納群島、菲律賓、硫磺島和沖繩島。
1945年德國投降後,戰爭焦點轉到了太平洋戰場。消滅這一地區的日軍的力量名義上是盟軍,實際上主要是美軍。日本海軍已基本被消滅了;日本空軍殘餘力量基本只有「神風特攻隊」--數千架飛機和眾多自願執行自殺任務的駕駛員。儘管大勢已去,日本仍負隅頑抗。因為,日本還有496.5萬陸軍正規軍和為數更多的準軍事預備役。
1944年,美國奪取了馬利亞納群島的空軍基地後,戰爭的結局便已註定。從馬利亞納起飛的美國B-29轟炸機,可以直接攻擊日本首都東京和其他重要目標。每當夜晚降臨,B-29機群就要在日本木質建築上丟下雨點般的燃燒彈和高爆炸彈。僅1945年5月9日夜,轟炸機便將東京市區16平方英里夷為平地,炸死83793人。
美國陸軍航空隊司令亨利.H.阿諾德(Henry Harley Arnold;1886年7月25日-1950年1月15日)將軍曾預言,轟炸便足以取得戰爭的勝利,「我們的步兵背著步槍就能登上日本海岸」。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歐內斯特.J.金(Ernest Joseph King,1878年11月23日-1956年6月25日)上將也相信,包圍、封鎖和轟炸將最終迫使日本投降。
但是其他人則不這麼認為。如著名的喬治.C.馬歇爾(George Catlett Marshall, Jr. 1880年12月31日-1959年10月16日)將軍,最具影響力的陸軍參謀長,深信一場登陸作戰是不可避免的。1945年夏天,美國採取了混合戰略:一方面繼續轟炸和封鎖,另一方面積極準備登陸作戰。
日本人也在集中兵力,準備打一場保衛本土的決戰。1945年6月,東京的決策者們決心頑抗到底,寧可被消滅,也不投降。8月底,數萬日本軍隊進入日本九州島和本州島的防禦陣地。老人、婦女和兒童也訓練使用手榴彈、刀劍和長矛,並準備在身上綁上炸藥包,鑽到美軍坦克底下引爆。
若不是美國有了一種新的戰略選擇,登陸作戰幾乎肯定會發生--1945年7月16日,美國在新墨西哥州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
整個入侵計劃的代號是「沒落行動」(Operation Downfall)。1945年4月,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道格拉斯.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1880年1月26日-1964年4月5日)將軍,成為整個太平洋地區美國陸軍的指揮官,之前他是西南太平洋地區指揮官。麥克阿瑟將指揮對日本的最後一擊。
入侵計劃需要美國投入的兵力達到250萬。歐洲戰場的陸軍和空軍非但不能復員回家,還要移師太平洋戰場。除太平洋戰場的部隊外,還要從歐洲戰場抽出15個陸軍師和63個空軍大隊。
「沒落行動」由兩個部分組成:
1、「奧林匹克行動」(Operation Olympic)
入侵九州島--日本最南端的主要島嶼,定於1945年11月1日進行。這將是一次比諾曼底D日規模還要大的登陸作戰。美軍計劃投入9個師,對抗日軍3個師團。(日本實際上在九州島部署了14個師團)遠東空軍--10個戰鬥機大隊,6個重型轟炸機大隊,4個中型轟炸機大隊,4個輕型轟炸機大隊,3個偵察機大隊和3個夜間戰鬥機中隊,將會提供空中支援。此外,B-29將繼續它們的戰略轟炸。麥克阿瑟説,九州島登陸戰將會在「太平洋戰場上從未有過的海軍與空軍的最強壓制轟炸的掩護」下進行。
2、「小王冠行動」(Operation Coronet)
這是1946年3月入侵本州島(日本最大的島嶼)的行動代號。「小王冠行動」需要美國投入的兵力為1171646人,其中登陸部隊為57.5萬名陸軍士兵和海軍陸戰隊員。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兵力集結。「小王冠行動」需要使用「奧林匹克行動」奪取的九州島上的機場。
日本日漸絕望,它的武裝反抗反而更加兇殘。武士道是根深蒂固的,無論是軍隊還是國家。投降是可恥的。戰敗的士兵寧可自殺,也不屈辱地活著。投降的人既不值得關心,也不值得尊重。在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中的誇賈林環礁(瓜加林環礁Kwajalein Atoll),日本士兵的陣亡率達到98.4%。在塞班島,近30000名日本士兵力戰而亡--日本守衛部隊的97%。沖繩島的11.5萬日軍,其中9.2萬人戰死。
日本之所以決心死戰到底,是因為他們相信士兵和水手勇於獻身的意志,能夠抵消軍事實力的不足。「決號作戰」本土防禦計劃已經把平民計算在內,連上學的孩子也要參加戰鬥。
無法估計的答案
從1931年到1945年,大約有1700萬人死於日本人之手,在這最後時刻,還將會有更多的人死去。
從20世紀30年代起,日本開始被軍部控制。1945年,權力歸於「六巨頭」--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成員包括首相、外相、陸軍大臣(也稱戰爭大臣)、海軍大臣、陸軍參謀長和海軍參謀長。陸軍大臣和海軍大臣是從現役軍官中提拔的。「六巨頭」中又以戰爭大臣為重--阿南惟幾將軍。
天皇裕仁,被認為是神和日本國的化身,權力蓋過政治和政府。實際上,他一直對這兩樣東西很感興趣,並精通於此。直到炸彈和災難降臨日本,他對戰爭的狂熱才開始降溫。
3月18日,裕仁巡視了9日和10日被燃燒彈焚燬的東京市區;他得出了日本已經戰敗,應當儘快結束戰爭的結論。但是裕仁同意取得一場大戰的勝利、增加討價還價的籌碼後再進行談判的戰略。
當時日本首相是鈴木貫太郎,一位退役海軍大將,主宰著各項會議與政策。在最高戰爭指導會議中,他有時站在和平派一邊,但也經常與軍方強硬路線派結盟。
日本仍然佔據著大部分掠奪來的亞洲與印度支那的土地,並希望繼續佔據。日本殘餘的軍事力量也不容小覷。日本認為,如果它能夠給美國造成極大的傷亡,日本就有可能保留住一部分掠奪來的土地。
直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激烈爭辯,如果「沒落行動」真發生了,美國將會付出多大的傷亡代價。答案是無法估計。戰時的傷亡估計都是基於不準確的假設--通常都會低估敵人的實力。戰後分析卻被學者和激進分子嚴重扭曲,他們認為既不需要入侵日本,也不需要投擲原子彈,就可以很快結束戰爭。
戰後,杜魯門(Harry S. Truman,1884年5月8日-1972年12月26日)總統説,馬歇爾在波茨坦(1945年7月)告訴他,進攻的代價是「最少25萬人傷亡,也有可能是100萬,這個數字單是美國這一邊的」。在這個問題上,杜魯門被奚落了,因為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馬歇爾在波茨坦説過這句話。杜魯門可能是以此為掩飾,但是這一數字並非空穴來風,它是經常被假定的傷亡數字。
實際上,美國聯合參謀部的作戰計劃制定者們做過兩次傷亡估計,兩次結論大同小異。1944年8月,以塞班島戰鬥傷亡率為基準,他們認為攻佔日本本土「可能會造成50萬美軍陣亡,受傷數字則是陣亡數字的數倍」。1945年4月的報告預計,僅僅「奧林匹克行動」和「小王冠行動」的傷亡就達到了1202005人--其中314619人陣亡或失蹤,而在隨後90天以上的後續戰役中,還將有更多的傷亡。
麥克阿瑟手下的參謀們也做過幾次「奧林匹克行動」的傷亡估計,一個是戰爭的頭120天傷亡12.5萬人,另一個是戰爭頭90天傷亡10.5萬人。馬歇爾派麥克阿瑟去暗示杜魯門,讓他考慮嚴重的傷亡。但是麥克阿瑟一心想促成這次作戰行動,因而對這一估計數字持保留態度,稱估計得過高了。
在6月18日的一次重要白宮會議上,馬歇爾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九州島的頭30天戰鬥造成的傷亡人數不會超過3.1萬,大體與菲律賓呂宋島的戰鬥傷亡持平(馬歇爾的數字來自一份不準確的報告。美軍在呂宋島的頭30天戰鬥傷亡人數為3.79萬)。其他與會人員則根據沖繩島的傷亡估計,認為美軍傷亡人數大概為5萬。
但是如果換種思維來看,這個數字又將有所不同。發生在歐洲的諾第底登陸戰,在頭48天(從D日算起)戰鬥中,美軍傷亡63360人。
實際上,沒有一個估計靠譜。呂宋島和沖繩島的日軍兵力,只是日本本土守衛部隊的很小一部分。後來馬歇爾和其他軍事指揮官才知道,他們嚴重低估了九州島和本州島的日本防禦實力了。
美國情報機構早就破譯了日本的通訊密碼。截獲的日本外交通訊被稱為「Magic」,日本陸軍與海軍情報則被稱為「Ultra」。從截獲的情報來看,日本打算頑抗到底。
6月15日,一份情報評估顯示,九州島共有6個作戰師團,另有2個預備師團,總兵力大約35萬人。但是7月初,Ultra情報顯示九州島的日本軍隊更多了,新的師團正陸續到達。
後續的報告又陸續將估計的日本軍隊數字增大,先是53.4萬人,而後是62.5萬(人)。這幾乎是6月估計數字的兩倍,但這仍低於實際數字。實際上,日本共在九州島部署了14個作戰師團,兵力90萬人,都集中在島嶼南部「奧林匹克行動」登陸海岸附近。美國準備投入九州島的68萬軍隊中,只有38萬作戰部隊。部署在本州島的日本軍隊數量也大致如此。6月至7月間,日本本土的軍事力量翻了一番,從98萬人增至186.5萬人。
投下原子彈
美國會不會不計代價進行「沒落行動」?如果會,傷亡人數將遠高於預期。如果不會,日本就贏得了它的賭局--只要造成美國死亡人數足夠高,美國就會退縮。
但是這並沒有用事實來檢驗。Ultra情報推測出的傷亡數字並沒有成真。8月4日,參謀長聯席會議戰爭計劃委員會,針對日本的軍力集結,重新考慮了作戰計劃,並最終決定使用原子彈。
第一顆原子彈于8月6日丟到了日本廣島。日本官員明白這是甚麼;因為他們也一直在研製原子裂變炸彈。「六巨頭」對此不以為然,並堅持自己頑抗到底的立場。
第二顆原子彈於8月9日丟到了日本長崎。日本海軍參謀長豐田副武認為,美國已經沒剩下多少放射性材料製造原子彈了。日本強硬路線派拒絕考慮投降,除非盟軍答應日本軍隊自己放下武器,不對戰犯進行起訴,不派盟軍佔領日本。
戰爭大臣阿南惟幾説,日本可以派遣235萬軍隊繼續作戰。此外,指揮官還可以徵集400萬文職人員服兵役。
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這迫使「六巨頭」尋求另一種解決方式。日本人希望,他們可以與蘇聯達成妥協以抗衡美國,從而可以繼續佔領部分掠奪來的土地。
8月10日,得到天皇的支援後,日本外相向美國及盟國發出訊息,如果能夠保留天皇的「特權」,日本可以投降。美國給出的答覆是,天皇的權力必須服從盟軍最高指揮官。日本強硬路線派穩固了地位,和平派陷入混亂。日本海軍副參謀長,海軍中將大西瀧治郎聲稱:「如果我們準備犧牲掉2000萬日本人的生命,進行特種攻擊(如神風特攻隊),勝利就是我們的。」
世界在觀望和等待,負責指揮太平洋地區美國戰略空軍的卡爾.A.斯帕茨(Carl Andrew.Tooey.Spaatz,1891年6月28日-1974年7月14日)將軍調整了火攻日本城市的B-29機群的轟炸目標--精確攻擊軍事目標,特別是運輸工具。馬歇爾和他的參謀們則在考慮交叉式戰略--用原子彈直接支援登陸作戰。美國希望在10月31日之前擁有至少7顆原子彈。因為負責「曼哈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的科學家告訴他們,原子彈的致命放射性殺傷範圍為3500英尺,但1小時後地面便可安全通過。
僵局最後被日本天皇打破。天皇決定投降,並將他的決定以「天皇詔書」的形式,通過廣播告訴所有的日本人。
陸軍與海軍軍官放棄了武力抵抗。但是也有人準備在詔書廣播前毀掉它。皇家衛隊的指揮官因為不願參與密謀,被陸軍的狂熱分子暗殺。他們還盡力尋找和刺殺鈴木首相。他們試圖説服阿南惟幾--阿南惟幾反對投降,卻不反對天皇--參與冒險行動。如果阿南真這麼做了,投降派也許就失敗了,但是阿南惟幾選擇了自殺。
對修正主義者的反駁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投降詔書》廣播了,戰爭就此結束。
有人批評美國在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候使用原子彈。20世紀60年代,「修正主義」歷史學家開始強烈批評美國,並挑戰使用原子彈的必要性與動機。
修正主義者的主要觀點是:沒有必要使用原子彈,戰爭即將結束,日本已處於投降的邊緣。由於美國堅持日本要無條件投降,以致戰爭的延長。美國投擲原子彈主要是為了壓制和威脅蘇聯。此外,攻佔日本本土所會造成的傷亡也被嚴重誇大了。
最新出版的修正主義著作是《與敵人賽跑:史達林,杜魯門與日本投降(Racing the Enemy:Stalin, Truman, and the Surrender of Japan、暗闘(上) - スターリン、トルーマンと日本降伏)》(2005年),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Santa Barbara)冷戰歷史研究組的長谷川毅(Tsuyoshi Hasegawa)教授所著。「在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美國依賴這種毀滅性攻擊所帶來的神話」, 橋川説:「這種神話不過是為了證明杜魯門的決心,緩解所有美國人對傷亡的擔心。」
修正主義者的抱怨經常會引用戰時美國陸軍航空隊領導者的話,包括阿諾德(Henry Harley Arnold,1886年7月25日-1950年1月15日)和柯蒂斯.E.李梅(Curtis Emerson LeMay,1906年11月15日-1990年10月1日)將軍,他們認為常規轟炸就足以使戰爭結束。但修正主義者卻忽略了李梅後面的陳述--「原子彈可能也挽救了300萬日本人和100萬美國人的生命」。
修正主義者還喜歡引用1946年的《美國戰略轟炸調查》,文中説即使蘇聯不參戰,即便美國不準備登陸,日本也將會在11月1日前投降。但這份調查並不權威,因為無論是題目還是結論,都與事實相反。
即便有理由相信幾個因素會導致日本投降--轟炸與封鎖、蘇聯參戰、美國登陸迫在眉睫--但是天皇的決定才是最主要的。
裕仁告訴自己的謀士們他準備投降時,他給出了三個理由:轟炸與封鎖、阻止入侵的物資補給不足、原子彈。他8月14日説:「與其看著日本被消滅,不如和平結束戰爭。」
他在《日本天皇投降詔書》中寫道:「敵方最近使用殘酷的新式炸彈,使無辜國民慘遭殺傷,殘害所及,殊難估計。」1945年9月27日,裕仁與麥克阿瑟見面時説:「直到廣島被原子彈轟炸,情況已經失控時,和平派才佔了上風。」
在投擲原子彈之前,日本並不打算投降。沒有原子彈,戰爭就還要繼續。那些不這麼認為的人,顯然低估了日本殘存的軍力和決心。
也許從某種角度來説,轟炸與封鎖可以最終結束戰爭,但是可能不會這麼快。B-29的火攻還要繼續,像5月9日晚上那樣的轟炸,兩個晚上轟炸造成的死傷,就足以超過兩顆原子彈造成的死傷總數了。
如果不投擲原子彈,「奧林匹克行動」就將如期進行。在九州島,美軍就要與超出預期60萬的日軍作戰--隨後還要進攻本州島,進行「小王冠行動」。
最後,日本最終將會被打敗,但是雙方付出的生命代價也將是驚人的。
作者:約翰.T.科洛爾(John T. Correll)
編譯:知遠/蘇霍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