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英國皇家海軍與香港足球歷史

文字摘自香港足球史稿

1908年,本港球圈人士創辦公開足球聯賽,奠定了香港足球運動的基石。新辦的聯賽由香港孖剌西報(Hong Kong Daily Press)捐出銀杯一隻作為獎品,而賽事則稱為「尋常杯賽」,這一稱呼一直沿用至二次大戰日本佔領香港為止。

聯賽營辦初年只有西人球隊,且多為軍方部隊,通常是一隊駐港英軍(Garrison,例如巴付陸軍、京士陸軍)、另加工程、炮兵、以及海軍球隊,華人未有參與。第一屆聯賽由剛到港的巴付陸軍奪得,之後多年甲組聯賽都是洋球隊的天下。及至1920年代後期,南華、中華掘起之後,西人壟斷的情況才有所改變。

香港的氣候屬於亞熱帶,夏天天氣炎熱,不宜舉行足球比賽。每屆聯賽,都於9月尾或10月初秋涼時份才開始,至翌年春天4月結束。每場比賽只踼70分鐘,半場 35分鐘。賽制採用雙循環制,每隊與其餘各隊比賽二場。得勝隊伍得兩分,打平手兩隊各得一分,敗者零分。球例基本上跟隨祖家英國。

 


1908-1909 甲組聯賽誕生

銀牌賽於1890年代中誕生之後,各色各樣的聯賽應運而生:聖若瑟書院於1903年與拔萃男書院及皇仁書院組成了香港首次學界高中足球聯賽;後來還有8所中學(育才書社、域多利、油麻地、西營盤、灣仔等)合辦初中校際足球聯賽。此外,軍方亦組織了駐港英軍足球聯賽(Garrison Football League),以及海軍艦隻之間的聯賽(Navy League)。唯獨一個全港的足球聯賽卻付諸闕如。

雖云銀牌賽已經是公開賽,非軍方球會亦可參加,唯銀牌賽有一大缺點 ─ 它是淘汰賽性質,初賽即被淘汱的隊伍便整季不能出賽,十分無趣。

1905年,海軍船塢足球會(Naval Yard FC)秘書寫信給香港會,要求成立全港足球聯賽。該信於港會會員大會中讀出,但當時的港會會長布朗(Frank Browne)認為此議不可行,因為香港跟英國不同,英國每所球會都有自己的球場,他還質疑誰去負責這個聯賽的運作。結果那次會議否決了這個項建議。

不過,海軍船塢没有放棄,繼續爭取,而當時足球運動開始蓬勃,無論是布朗抑或港會,都無法阻擋這個大潮流。三年之後,大約於1908年11月中,成立聯賽的建議又再提出,這次球圈裡一般反應相當好。

11月23日,海軍船塢足球會假中環亞歷山大行的青年會(European YMCA)召開會議,由海軍上尉摩靈斯(Lt Mollings)主持,討論是否舉辦軍民皆可參加的全港聯賽。

與會者除發起團體海軍船塢,以及借出開會場地、一向大力推動體育運動的青年會外,還有香港會、巴付陸軍(The Buffs,又譯作巴符陸軍)、添馬艦(HMS Tamar)、軍醫隊(RAMC-Royal Army Medical Corps)、工程隊((Royal Engineers)、葡萄牙會(Lusitano Football Club)等球會代表。

會上布朗又再反對,指聯賽會對參賽球會、球員及主辦團體構成重大壓力。可是港會的立場只有巴付陸軍支持,其餘球會皆支持海軍船塢,結果最後還是通過成立聯賽 。

香港會反對無效,於是索性不參加新辦的聯賽,而原本反對的巴付陸軍卻參加了。港會雖然不加入,他們還是向新生的聯賽伸出援手,例如願意借出港會球場,後來更支持足球總會的成立 。據說後來又有點後悔没有加入聯賽,唯有待翌年才與九龍會雙雙加入 。

另添馬艦雖然贊成,但最後還是没有參加,海軍對於能參加自己的聯賽和特別銀牌賽似乎已十分滿足,以致一隊也没有加入新辦的全港聯賽。

於是這個新生的聯賽共有6隊球隊角逐錦標:工程、巴付陸軍、海軍船塢、軍醫隊、葡萄牙會、青年會。前4隊為不同兵種或單位的軍人隊伍,只有最後兩隊為民間球隊,而6隊全部是外籍球員,華人球隊則欠奉。

6隊球隊成立了一個臨時委員會,由每隊派出兩名代表組成,但只其中一人有投票權。他們借用了快活谷陸軍球場和銅鑼灣的海軍球場;又找了些對足球甚感興趣的人士擔任義務球證。就這樣,香港足球聯賽怱怱成立,並且於1908年12月5日(星期六)舉行首次聯賽賽事,賽程如下:

        工程對巴付陸軍            下午2時        快活谷場
        青年會對海軍船塢        下午3時        銅鑼灣場
        軍醫隊對葡萄牙會        下午4時        快活谷場

香港史上首場聯賽

工程對巴付陸軍一役是香港足球史上第一場聯賽比賽,到場觀看這歷史性一役的觀眾甚多。

球賽在草地球場進行對巴付陸軍不利,因為這支陸軍來港前駐守南非,那裡的球隊都是沙石場,巴付球員不習慣在草地上踼球,於比賽時常常滑倒。雖然如此,這班球員仍然有優異演出,與工程隊一同踼了一場精彩的球賽。

兩隊球員名單如下:

工程:
門將:McGregor
後衞:Beardmore, Coxon
中衞:Lamb, McCrory, Edwards
前鋒:Jackson, Morrish, Meaney, Taylor, Osmond

巴付:
門將:Fitspatrick
後衞:Ruler, Bartlett
中衞:Dare, Wren, Holloway
前鋒:Lang, Drew, Taylor, Brewster, Barker

開賽後工程隊先採主動,一輪進攻後,Morriah在巴付門前射入,但因越位在先被判詐胡。巴付反攻,但可能因不慣在草地比賽,射門欠準繩,Drew和Taylor都先後失機,及至Brewster終於射中一球,亦被對方守門員撲出。上半場兩無紀錄。

下半場巴付隊Taylor終於先開紀錄,這亦是香港聯賽史上的第一個入球。工程後來由Morrish扳回一球終場,這場歷史性球賽就這樣以1 : 1和局結束。

孖刺西報送出獎杯 港督贊助

聯賽開始後不久,又有兩支球隊決定加入,就是炮兵(RGA-The Royal Garrison of Artillery) 和Boy’s Own Club。至此聯賽共有球隊8支。

可能因為看到聯賽搞得有聲有色,英文報章孖剌西報(Hong Kong Daily Press)於1909年決定送出銀杯一隻,稱為Hongkong Daily Press Cup,作為聯賽冠軍的獎杯。中文稱為「尋常杯」,可能是以別於「特別」銀牌。當時規定,連續3屆奪得聯賽冠軍的球隊可以永遠擁有這隻獎杯 。

1909年2月港督盧押答應出任香港足球聯賽的贊助人 ,令到這個杯賽的地位得以提升。



陸軍奪首屆冠軍

首屆聯賽進行了約兩個月後,巴付陸軍已明顯是冠軍大熱門,他們攻守俱佳,各方面都比其他隊伍優越,而且演出穩定。唯一能稍為威脅巴付的工程和炮兵終於都無法在積分上追上。

巴付陸軍在還有兩場比賽未舉行已經有足夠積分取得香港有史以來第一屆甲組聯賽冠軍。其中1909年1月9日在快活谷陸軍球場大勝葡萄牙會15比0,成為本港甲組足球聯賽有史以來比數最懸殊的賽事之一。他們與工兵隊於1909年4月21日合演了首屆聯賽的最後一場賽事,結果巴付以2:1 取勝,致此巴付踼了14場入了57球,後防只失3球,攻守力量之強可算驚人。聯賽亞軍是炮兵。而魚腩部隊Boy’s Own Club和葡萄牙會則分別位列倒數第一和第二。軍醫隊因軍醫人數少,不單未能選出一隊強隊參賽,甚至要向其他部隊借將才能成軍,最後位列倒數第三。

這屆的銀牌賽則由没有參加聯賽的畢霍艦隊(HMS Bedford)掄元。這艘9,800噸巡洋艦於一年半之後的1910年8月21日在濟州島附近擱淺,船上18人死亡,之後殘骸被拆毀,這艘船就此報廢,生還船員送返英國,其球隊當然亦解散,退出銀牌賽,當年港府和軍部舉辦了一些音樂會和足球義賽,為死者家屬籌款。

 

海軍聯賽

駐港的英軍艦隻有它們自己的聯賽,稱為Navy League,賽制是雙循環,共8艘戰艦派隊參加,畢霍艦是其中一隊,而且成績優異。另外還有一項Soldier’s Club Army and Navy Challenge Cup,由陸軍和海軍球隊參加的淘汰賽。


1909-1910 炮兵稱王 全運稱霸

第二屆聯賽增添乙組,那時華人稱甲組為「第一班」,或「甲班」,乙組為「第二班」,或「乙班」。

本屆有兩隊新球隊加入:香港會和重組的九龍會。但同時上屆榜尾 4 隊退出甲組比賽:葡萄牙會轉打乙組,青年會、軍醫隊和 Boy’s Own Club 則完全退出;事實上,除了軍醫隊外,其餘 3 隊都未夠班。於是本屆甲組只有 6 隊球隊比賽。

另本屆聯賽首次組織乙組比賽,由 6 隊陸軍,再加上轉打乙組的葡萄牙會,以及穆斯林(回教)隊 (Moslem Recreation Club),一共 8 隊。獎杯由一位名叫 Fred Ellis 的紳士捐出,因此稱作 Ellis Cup。

甲乙兩組共有14隊參賽,所有賽事均安排於星期六舉行,場地是港會球場及陸軍球場,没有出現場地問題。

這屆甲組巴付陸軍比上屆稍為失色,炮兵則有所進步,而工程則無復上屆之勇。至季中,很明顯冠軍是巴付與炮兵之爭,而炮兵則一直稍為領先。1909年12月18日兩雄相遇,兩隊各剩兩場比賽,積分相差兩分,巴付勝則可追上炮兵,反之炮兵可提早一場稱王。結果炮兵憑下半場兩個入球以 2 : 0 淨勝巴付,奪得第二屆聯賽冠軍。巴付陸軍僅獲亞軍。巴付雖失意於聯賽,卻在聯賽結束(1月)後才展開的特別銀牌賽奪冠,在決賽以4:1擊敗海軍船塢。

乙組聯賽方面又是炮兵奪標,於是炮兵成為香港足球史上第一隊包辦甲乙組聯賽冠軍的球隊。


1910-1911 巴付臨別秋波

這屆聯賽没有新球隊加入,也没有球隊退出,仍然是上屆的 6 隊 – 巴付陸軍、炮兵、工程、九龍會、香港會和海軍船塢。

警察這年第一次組隊參加本地聯賽,加入的是乙組。此外,Boy’s Own Club再次加入乙組比賽,葡萄牙會和穆斯林隊則没有參加,軍方只剩下3隊炮兵(83、87及88連),於是這屆乙組由上屆的8隊減至5隊。

這季季初已知道巴付陸軍於年底就會被調走,所以賽程盡量遷就,提早於10月15日開鑼,讓巴付能盡早完成賽事。巴付陸軍奪得聯賽冠軍後,足總還未趕得及舉行頒獎禮便怱怱離開香港,聯賽獎杯唯有頒給亞軍海軍船塢。而銀牌賽巴付當然没有參加,結果銀牌由海軍船塢奪得。至於乙組聯賽,則由炮兵第88連蟬聯冠軍。


1911-1912  首隊雙料冠軍

另一隊京士陸軍加入甲組賽事,代替巴付陸軍。球季開鑼時,共有5隊參加甲組聯賽:香港會、炮兵、海軍船塢、工程、京士陸軍 。最終新丁京士陸軍奪得甲組聯賽冠軍。

乙組季初則有9隊之多:京士陸軍、3隊炮兵、潛水艇、警察、Departments、Boys’ Own Club和葡萄牙會。季中葡萄牙會退出,剩下8隊角逐。

自1909年開設乙組聯賽以來,一直是炮兵雄霸的局面,首兩屆是88連奪標,這屆輪到83連。銀牌方面,又是京士陸軍的囊中物,決賽於1912年3月23日在快活谷舉行,觀眾4,000,京士陸軍面對上屆盟主海軍船塢,卻全場佔盡優勢,開球5分鐘即取得第一個入球;上半場以2:0領先。下半場海軍船塢除開始時曇花一現的攻勢外,很快又再捱打,最後以0:5被打跨 ,這隊京士陸軍成為本港甲組足球史上第一隊「雙料冠軍」。一如預料,銀牌賽在全港聯賽創辦之後,受到打擊。銀牌賽創辦初年有超過20隊參加,後來逐漸減至10多隊,到這時連10隊也不夠,而準決賽和決賽的門卷收入亦大不如前,以致銀牌賽收支出現有$113的虧損,不過一直主辦銀牌的港會仍堅持每年撥出席$50作為該賽事的營運經費。

1912-1913 炮兵掄元 首屆遠東運動會敗北


這屆甲組聯賽一共5隊,添馬艦首次派隊加入,此外,還有上屆聯賽冠軍京士陸軍、炮兵、工程和香港會。最後由炮兵奪冠。

乙組則仍有8隊:聖若瑟、拔萃、3隊炮兵、警察、潛水艇、Victoria Recreation Club。最後是炮兵第88連重奪冠軍,這隊於1909-1910及1910-1911兩奪乙組冠軍,去屆桂冠被第83連奪去,今屆冠軍寶座再回到他們手中。於是炮兵繼1910-1911那屆之後,又再包辦了甲乙組聯賽冠軍。

銀牌則由工程奪冠。

香港足球總會主辦的香港甲組足球聯賽,自從第一屆有8隊參加之後,第二屆即減為6隊,這時更只有5隊參賽,可謂死氣沉沉。

足總初辦聯賽的幾年,西報對足球的報道一度大幅增加 ,但從去季開始,有關篇幅已大量縮減,體育報道集中在木球和欖球,而足球則主要報道軍方聯賽,可見足總的失敗,而這亦令到研究當年足球史的工作十分困難。



軍方聯賽

香港足球會成立初年,比賽均是邀約軍方球隊,相信各兵種內部與兵種之間均有相互約賽,但欠缺有組織的賽事。

當年縱使是英文報章,亦鮮有足球消息報道,但於1893年卻有一則有關military football tournament舉行的簡短新聞,球隊以連為單位 ,這可能就是後來稱作駐港英軍足球聯賽(Garrison Football League)的賽事,每年約10隊參與,包括駐港英軍、炮兵、工程等各連。1895年挑戰杯創辦,翌年銀牌賽面世,圴有軍艦加入,包括第一屆銀牌冠軍山多倫艦(HMS Centurion),陸軍方面則有長槍旅、炮兵等。

此後,海軍亦有艦隻之間的聯賽 ─ Navy League及Small Boats League。這年軍方創辦了全軍方聯賽 (United Services League),包含了海陸軍各兵種,後來球隊多了,甚至分甲乙組比賽。創辦初年的冠軍隊如下:

                        冠軍                                        亞軍
1912-1913       Royal Engineers
1913-1914       DCLI
1914-1915       Royal Navy
1915-1916       Royal Engineers
1916-1917       KSLI
1917-1918       HK Defence Corp(即港會)
1918-1919       Royal Navy
1919-1920       HMS Carlisle    
1920-1921       HMS Hawkins                         HMS Tamar




1913-1914 聯賽公爵步兵稱王

雖然足總經過重組,但新一屆聯賽並未有即時吸引更多球隊參加。這屆有公爵步兵新加入甲組比賽,但球隊數目仍然只維持於5隊:除公爵步兵外,還有上屆才加入的添馬艦,以及聯賽常客炮兵、工程和香港會。乙組則只有Boy’s Own Club、大學、炮兵第88連、回教,共4隊。結果公爵步兵第一年加入甲組聯賽即獲冠軍。工程和炮兵則分別取得亞軍和季軍。

最懸殊銀牌決賽

港會主辦的特別銀牌賽稍為熱鬧一點,這屆由5隊甲組聯賽隊伍:公爵步兵、添馬艦、工程、炮兵和香港會,再加上警察,以及兩艘戰艦 ─ 綿奴托(HMS Minotaur)和夏普郡(HMS Hampshire,此艦大約於1913年底於樸茨矛夫下水, 1914年1月才到港。見孖刺西報30/3/1914)─ 共8隊爭標。

決賽於1914年3月28日舉行,由炮兵對夏普郡艦。雖然炮兵球員身型比那班水手高大得多,但以兩隊進級的成績看來實力應相差不遠,夏普郡艦初賽淘汰聯賽冠軍公爵步兵,可見實力不可小覷。可是,28日那場90分鐘的比賽,炮兵一開場即大開殺戒,4分鐘開紀錄之後,大約每7分鐘射入一球,最後以13 : 1狂勝,可能是銀牌史上比數最懸殊的決賽。其中屬於第88連的炮兵前鋒Crane個人獨取6球。

軍方聯賽

當時除足總舉辦的聯賽外,還有軍方的聯賽,稱為United Services League,分為甲乙兩組比賽。甲組由炮兵、公爵步兵、工程及添馬艦4隊角逐。乙組則有公爵步兵的後備軍、樂隊及軍號手3隊,炮兵的第83連 (鯉魚門)、87連(昂船洲)、88連(域多利軍營)3隊,添馬艦後備軍,Staff & Departments,警察,工程後備軍,共10隊。結果甲組由公爵步兵奪標,炮兵緊隨其後獲亞軍。此外,炮兵本身又有一項小型聯賽,由3個連隊互相作雙循環聯賽。結果由第83連勝出。



1914-1915 琳瑯孔聖登場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其對香港足球影響甚大,以往在9-10月間,球壇中人都會顯得興奮,大談球會的前景、新球員的加入等,唯這屆開季前卻是一片死寂。當年參賽的主要是洋人,而且大部份是軍人,他們很多都被召到歐洲戰場去,甚至警隊也有多人被徵召入伍。而留在香港的人員,則亦需要承擔與戰事有關的工作。10月28日的足總會議上,談的主題不是本屆如何大展拳腳,而是究竟要不要繼續搞聯賽,有没有足夠的資源支持。足總主席漢確及秘書伊架均不想聯賽停辦,不希望只有零星的友賽。最後大家認為留港人員仍有時間踼球,足以維持足總聯賽和軍方聯賽。

大部份戰艦都走了,海軍聯賽無法繼續,海軍於是組成一隊聯合隊伍,加入了甲組聯賽。

曾在乙組比賽的警察獲准加入甲組比賽,但因有數位主力離隊前赴歐洲戰場,人腳有大變動,不過他們仍然能夠找到幾位好手補充實力。

但上屆冠軍公爵步兵、添馬艦和聯賽常客工程都退出,相信又與歐戰有關。Staff & Departments原本也在被考慮之列,但最後還是没有加入。

加二減三,甲組於是只剩下4隊比賽 ─ 炮兵、香港會、海軍、警察 ─ 可說是一潭死水,不過聯賽能夠延續下去還是值得慶幸。

炮兵因多名主將被徵召入伍,以致面目全非,但最後取得這屆聯賽冠軍,其餘3隊同得5分,警察雖亦有多名主將被派到歐戰前線,仍以得失球差奪得亞軍。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聯賽和銀牌幸得足球總會和港會的努力,雖然艱苦經營,卻能繼續下去,直至一戰最後兩年銀牌才停辦。欖球運動則從此一蹶不振。

1915 – 1916 炮兵稱霸

自1914年9月歐戰爆發後,香港各大英文報章大事報導戰爭新聞,戰爭期間還搞足球運動被視為不當,欖球已完全停辦,體育新聞已佔不到版面 ,所以有關這段時期本港足球的資料甚為缺乏。

歐戰對本港足球的影響至1915年仍然持續,英國本土足球聯賽於是年已停辦,肯定對本港球壇造成巨大壓力,全港聯賽、銀牌賽和陸海軍聯賽没有跟隨祖家的做法,繼續艱苦經營 ,連球證也缺乏,可幸仍能維持下去。

這屆皇家史樂郡輕步兵團(The King’s Shropshire Light Infantry, 簡稱KSLI)加入甲乙組聯賽。上屆缺席的工程又再加入甲組;警察則可能因人手問題没有參加。於是甲組有5隊:炮兵、工程、KSLI陸軍、港會及海軍。

乙組就熱閙得多,共13隊參加,比上屆多了5隊:琳琅幻境、孔聖會、聖若瑟、九龍船塢青年軍(Kowloon Dock Juniors)拔萃書院、KSLI乙隊、大學、Staff and Departments、回教、炮兵83、87、88連、Belchers Battery。

聯賽1915年11月6日開鑼,這屆甲組榜首與榜尾隊伍實力差距較上屆明顯,炮兵仍然是強隊,然而新丁KSLI陸軍實力亦不遑多讓,與陸軍一併雄據榜首,海軍則一直在榜尾浮沉。甲組聯賽所有常規賽事於1916年4月22日結束,炮兵與KSLI在最後的榜首大戰中以1:1打成平手。由於炮兵與陸軍同分,要另行舉行決賽定出冠亞軍,決賽於1916年4月24日復活節補假的星期一在港會場進行,最後炮兵勝4:1,蟬聯甲組聯賽冠軍。


1916-1917 南華再起

這屆參與甲組聯的球隊有5隊:工程、炮兵、港會、KSLI陸軍、海軍,是上屆翻版。

這屆炮兵已無復前兩屆的威勢,反而是上屆排名較低的工程和港會演出優異。經過8週比賽後,兩隊並列榜首,工程5勝2和1負得12分,港會6勝2負亦有12分,如上屆一樣,按賽制須進行決賽附加賽。比賽於1917年3月24日在港會場舉行,兩隊均從未嚐過聯賽冠軍滋味,任何一方奪冠都是創該隊先河,港會雖有主場之利,仍然只能與工程踼成0比0平手。重賽於4月4日再在港會場舉行,港會未能排出最佳陣容, 雖然是冠軍爭奪戰,但雙方演出没精打采,上半場兩無紀錄,下半場工程表現回勇,工程左輔White把握機會門前射入,於是工程憑此最後入球首次奪得甲組聯賽冠軍。工程能得此殊榮其實很難得,因為它是軍中最小的單位。

乙組聯賽比甲組更加多姿多彩,主要原因是南華遊樂會加入,取代了琳瑯幻境社和孔聖會,並召回以前的南華球員,兩強隊合而為一,實力倍增,令乙組聯賽的競爭更加激烈。這屆乙組還有萄葡牙會、警察、回教、九龍、Staff and Departments、KSLI的第1及4連、炮兵83、87、88連等。

眾乙組球隊中以KSLI陸軍、炮兵、南華、回教等幾隊為最強;重新派隊加入聯賽的警察則為最弱,除了很多外籍警員去了當兵外,他們今屆組隊較遲,質素較佳的警察球員都已他投,於是只能參加乙組,而且場場慘敗,成為三零部隊。重組的南華演出甚獲好評,本來有機會問鼎冠軍,可惜在兩場面對KSLI的關鍵比賽中失諸交臂,而苟延殘喘的銀牌賽到這屆終於停辦。


1917-1918 南華初嚐冠軍 甲組炮兵無敵

1917年下半年歐戰仍然持續,香港足球當局則繼續奮力經營聯賽,港會負責的銀牌仍然停辦。

本屆甲組隊伍與上屆相若,只有5隊,不過KSLI陸軍則由米杜士陸軍(Middlesex Regiment)所代替:工程、炮兵、港會、米杜士陸軍、海軍。甲組聯賽炮兵一枝獨秀,由始至終保持水準,士蔑西報形容他們全隊前後配合均勻,看不出甚麼特別的弱點,最終他們以全勝姿態摘冠。米杜士在甲乙組聯賽均包尾,令人驚訝,因為通常英國調來的陸軍球隊都是強隊,甚少出現像米杜士這樣的魚腩部隊。港會在甲組聯賽最後排尾二,但他們同時以Hong Kong Defence Corp身份參加軍方聯賽,卻竟然奪冠,可惜因他們並非正式軍人球隊,所以無資格捧杯。

乙組參賽球隊愈來愈少,這屆只剩下9隊,計有南華遊樂會、米杜士陸軍、炮兵83、87、88連、九龍會、工程、聖若瑟、Staff and Departments。


1918-1919 海軍雙響炮 海軍首奪聯賽冠軍

上屆乙組冠軍南華獲准加入甲組,這屆甲組一共6隊比賽,除南華外,還有海軍、工程、炮兵、香港會和曼徹斯特陸軍(Manchester Regiment)。

南華雖然獲准踼甲組,但仍留一隊在乙組比賽,另加上海軍乙隊,Staff & Departments、九龍會、炮兵第 83、87、88 連、以及香港大學、聖若瑟書院,乙組共有 9 隊角逐。

除足總主辦的甲乙組聯賽外,還有軍方聯賽(United Services League),但因戰爭關係,很多軍人被調離港擔任其他任務,此時的軍方聯賽没有再分為甲乙組,而且還加入了南華和香港會兩隊非軍方球隊,才總共 6 隊,與足總聯賽的 6 隊完全一樣。海軍聯賽(Navy League)則取消。那時足球賽逢星期六舉行,但因為球隊數目太少,足總聯賽與軍方聯賽須梅花間竹地舉行,即一星期舉行足總聯賽賽事,另一星期則舉行軍方聯賽,南華與港會加入軍方聯賽,球員才得以每星期都可以踼球。軍方人才凋零,軍人球隊的水準比以往幾屆都有所遜色,其中工程和炮兵兩隊老牌勁旅最受影響。甲組聯賽於10月下旬開鑼時,歐戰已近尾聲。南華一直在榜尾掙扎,最後一場也未勝過,得球平均一場未有一球,失球則為各隊中最多,可謂攻不銳,守不穩。今屆才加入的曼徹斯特兵團則於聯賽開始後不久即於12月退出。

這屆榜首是海軍與香港會之爭。1919年4月5日的榜首大戰,兩隊踼成 1 : 1 平手,由於兩隊均已完成所有比賽,海軍得以以 1 分之微壓倒港會,成為本屆足總聯賽盟主,港會只得亞軍。這是海軍唯一一次奪得足總聯賽冠軍,以後未再獲此殊榮。是屆軍方聯賽亦是海軍囊中物,可惜該隊在銀牌被港會淘汰,否則可以奪取三料冠軍,但已經創下本港足球史第一隊獲得足總和軍方兩項聯賽雙料冠軍的紀錄;而其前鋒McNiven則為是屆各隊中表現最佳球員 。

乙組聯賽與上屆一樣有9隊參加,唯一變動是大學代替了米杜士陸軍:海軍、南華、大學、炮兵83、87、88連、九龍會、工程、聖若瑟、Staff and Departments。最後由聖若瑟書院獲得冠軍。

1919-1920 港會聯賽摘冠

這屆工程没有參加聯賽,上屆乙組冠軍聖若瑟獲准加入甲組,而警察這屆又恢復參加甲組聯賽,所以這屆總共 6 隊 – 香港會、聖若瑟、海軍、炮兵、南華和警察。

乙組方面加入了一隊新球隊 – 西洋會,球員均為葡萄牙人。南華的乙組隊則分為甲乙兩隊。上屆曾在甲組短暫出現的曼徹斯特陸軍這屆轉打乙組,但於1920年1月3日與 Staffs & Departments比賽後即被調回國並解散,其在乙組的位置由威路沙陸軍代替(孖刺西報5/1/1920)。

這屆銀牌賽仍由衛冕的港會主辦,但規例卻有所修改,規定炮兵和工程須以連為單位參賽,而海軍則須以船為單位。事實是炮兵和工程都没有任何一個連有足夠實力參賽,而海軍各艦各自組隊亦令他們實力大為削弱(報名參賽的戰艦有 HMS Carlisle、HMS Hawkins【這首戰艦為英國遠東海軍的旗艦,來港前駐守馬六甲海峽,其球隊當時參與馬來亞的賽事,成績優異】及 HMS Cadmus 等)。港會還規定,準決賽和決賽都在港會場舉行 。

因為銀牌由港會自己舉辦,故其對這項賽事的重視程度甚於聯賽,上述規定分明對港會有利,但港會還是於準決賽以 0 : 1 敗於聖若瑟,與冠軍絶緣。

而最終決賽居然由黑馬警察奪得冠軍,警察在決賽遇上聖約瑟,雙方先和一仗,重賽警察獲勝 。

前文提到銀牌亞軍獎杯「大衛杯」於1914年頒給夏普郡艦隊後即失踪,本年卻已尋回,頒給了屈居亞軍的聖若瑟 。



1920-1921 陸海軍天下   威路沙威風八面

這屆足總聯賽效法銀牌賽的做法,讓海軍戰艦各自組隊參加,令到聯賽隊伍數目大增至9隊,事實上,甲組聯賽自1908年創辦以來,除第一屆有8隊參加外,每年都在5-6隊之間徘徊,所以這屆是破了紀錄。不過,這政策有其代價,此是後話。

第一屆讓個別戰艦參賽,即有卡萊爾艦(HMS Carlisle)和岩布士艦(HMS Ambrose)加入;其他新丁還有新來港的駐軍威路沙陸軍(Wiltshire Regiment)。另九龍會又再參加聯賽。南華本來想組兩隊參加 ,後來未能成事,是否被足總拒絶還有待查考。

甲組9隊為:炮兵、香港會、南華、添馬艦、九龍會、警察、卡萊爾艦岩布士艦、威路沙陸軍。

威路沙陸軍毫無疑問是強隊,是爭奪聯賽和銀牌冠軍的大熱門;炮兵球員是去季季尾才到香港,實力不明,只被視為黑馬;九龍會雖是新加入,卻從其他球隊拉了多位出色球員過來,包括去屆Staffs and Department 隊長 R E Townsend、添馬艦門將 W Crocker 等。

乙組陣容更為龐大,季初總共12隊參加:炮兵、聖約瑟、聯合足球會(United F C)、(英國)油工聯隊 (Oilers United)、九龍會、南華、卡萊爾艦(此艦剛從威海衛回來,在威海衛時亦有參與足球比賽,而且成績甚佳,見China Mail 1920-10-23)、印度遊樂會(Indian Recreation Club)、Staff & Departments、第22旁遮普兵團(22nd Punjabis Regiment) 、香港會、西洋會。

後來西洋會於季中因無法成隊而於1921年2月1日退出聯賽,於是乙組最後剩下11隊。

上屆足總內部已有人提議這屆開辦丙組聯賽,唯因場地問題未有實行 。

這屆足總為場地缺乏問題大為頭痛,甲乙組聯賽於1920年10月23日開鑼,全部賽事安排於星期六舉行,由於參賽隊伍比以前多,賽事頻密,以至軍方聯賽被迫在週中星期三舉行,令到港會無法參加軍方聯賽(隊員都要上班),而南華申請加入卻又被拒- 軍方聯賽賽會因場地短缺問題拒絶非軍方球隊再加入。另乙組球隊亦因場地問題而無法如甲組般作主客場比賽。

卡萊爾艦於比賽6週之後退出,由地丹拿艦(HMS Titania)代替,並承繼了位於榜尾的卡艦的積分 ─ 6戰中負了4場(Hong Kong Telegraph 3/4/1921)。不過地丹拿艦很快便表現出強隊本色,從榜尾節節上升。

2月尾威路沙陸軍已抛離第二位的炮兵5分,炮兵餘下兩場比賽雖然全勝(包括3月12日擊敗南華 2:0),而有幾位正選球員離隊的威路沙則輸掉最後一場,結果還是威路沙奪得冠軍;炮兵得亞軍;而從後趕上的地丹拿艦雖已盡其所能,可惜為時已晚,屈居季軍;香港會第四。

地丹拿奪銀牌

南華在1918-1919年的銀牌賽闖進決賽,只敗於港會而得亞軍。這屆進入了第二圈賽事,遇上手下敗將地丹拿艦,南華在銀牌的表現一般比在聯賽好,加上有主場之利,而且在聯賽第一循環曾以1:0取勝,所以賽前是被看好的一隊。

1921年2月19日的比賽中,上半場10分鐘威路沙陸軍先開紀錄,南華遜即追成平手,上半場勢均力敵,和氣收場。下半場陸軍猛攻,南華後衛陳蘇表現出色,瓦解了不少陸軍攻勢 ,但最後還是被陸軍前鋒Hendry門前建功,南華以 1:2 為地丹拿艦淘汱出局(Hong Kong Telegraph 21/2/1921)。

隨後地丹拿艦已被看成奪標大熱,在3月12日的準決賽以 5:0 大敗上屆銀牌亞軍聖若瑟,在決賽面對以 1:0 淘汱威路沙的炮兵。

3月26日的決賽賽足90分鐘,上半場20分鐘內,地丹拿射入3球領先,炮兵大舉反攻,扳回一球,上半場水兵 3:1 領先。下半場炮兵繼續壓迫,可惜射失十二碼球,反而被對方射入一個幸運球,炮兵雖然在完場前3分鐘射入漂亮的一球,可惜為時已晚,最後地丹拿以 4:2 摘取這屆銀牌冠軍,表現不錯的炮兵屈居亞軍(Hong Kong Telegraph 28/3/1921)。

這是自1908-09年畢霍艦摘冠後,12年來第一次再由海軍球隊奪得銀牌冠軍。

1921-1922 球王出道 居了甲乙雙冠

這屆甲組聯賽有11隊比賽,其中兩隊是新丁:居了艦和開羅艦,其餘的是地丹拿艦、岩布士艦添馬艦、威路沙陸軍、香港會、九龍會、炮兵、南華和警察。地丹拿艦隊去年勇奪銀牌冠軍的球員今年只留下幾名,實力有所削弱。而衞冕聯賽冠軍的威路沙陸軍則於季中被調離港,由來港換防的京士陸軍代替。

乙組亦有11隊參賽。南華派出兩隊,另外甲組還有居了艦、陸軍、炮兵、香港會、九龍會派隊參與乙組聯賽,再加上大學、聯合體育會、聖若瑟和旁庶普(Punjabis)。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這屆南華從少年夏令杯足球賽中發掘了一位甚有潛質的新秀李惠堂。

居了艦奪甲乙組聯賽雙冠
這屆南華甲組隊一直演出水準,聯賽進行了大約三份一之後,與添馬艦隊在積分表上雙雙領先。季中後仍然緊守第2至第3位,一直保持爭標希望。可惜到季尾卻不幸接連失分,先後與添馬艦和九龍會打成平手。

1922年4月1日南華在主場出戰上屆銀牌冠軍地丹拿艦隊,可謂不容有失,誰料甫開賽後防主將陳蘇即告傷出,要在場邊治療15分鐘才可再入場繼續比賽,但就在他不在場的時候被地丹拿艦隊射入全場唯一的入球,後來南華本有扳平機會,可惜12碼球宴客,另一入球則被判詐胡,最後以 0 : 1 落敗,慘失兩分,若要爭奪聯賽冠軍,下一場(4月8日)一定要作客撃敗港會。

誰知 4 月 8 日對港會一仗門將劉慶祥不能出場,由原本踼中場,綽號「量天尺」的張榮盛頂上,上半場張送了兩個大禮給港會;另左後衞陳蘇演出走樣,結果竟然大敗 0 : 4,宣布與冠軍無緣,而且第 2、3 位也不保。

南華球員表現方面,一雙翼鋒最初被評為不懂得在翼位高速推進時將球傳中,及至聯賽進行了三份之一後才有所改善 。南華季尾起用乙組新秀黃瑞華(代替郭寶根)、林玉英和吳錦泉等,他們於1923年獲選入征澳代表隊,而且後來更成為南華的主力球員,而林更獲球王李惠堂譽為戰前最佳左中衞 。

居了艦於聯賽開鑼後不久即離港執行任務,至1922年1月中才回港,此後該隊發力,在聯賽積分追過添馬艦和南華,最後和香港會同於20場中取得29分,需要於4月22日進行一場附加賽決定冠軍誰屬,結果居了艦隊以 1 : 0 取勝,奪得這屆聯賽冠軍;港會屈居亞軍,添馬艦28分得季軍,南華27分僅得第 4。

居了艦隊還奪得乙組聯賽冠軍,是本港足球史上第一隊同一屆中兼得甲組和乙組冠軍的球隊。


這屆銀牌仍然由香港會負責舉辦(最後一屆),總共 15 隊參加,1 月 28日開鑼,球例依照上屆,但這屆亞軍也會獲頒獎牌。香港會淘汰卡萊爾艦(HMS Carlisle)、聖若瑟和添馬艦進入決賽,最後以 2 : 0 擊敗炮兵奪得冠軍 。這是港會歷來第5次、亦是最後一次奪得銀牌冠軍,這隊老牌球隊從此没有再贏取過任何甲組錦標。

南華派出兩隊參加銀牌賽,其中二隊由乙組兩隊南華隊球員混合組成,結果二隊於初賽便被德班艦隊以 2 : 1 淘汰,一隊則於復賽以 1 : 2 被警察淘汰,雙雙與銀牌絶緣。

軍方聯賽此時仍然舉行,共有 9 隊海陸軍球隊參與,包括没有參加足總聯賽的鶴健士艦(HMS Hawkins)、加力素艦、馬拉辛艦(HMS Marazian)和馬林艦(HMS Merlin);居了艦卻没有參與。

另陸軍自己也搞的聯賽 Garrison Football League,有 8 隊參賽:威路士陸軍3隊,炮兵 3 隊,以及工程和 Staffs & Departments。

1922-1923 陸軍稱霸 中國遠運五連冠

這屆甲組聯賽虎頭蛇尾,開始時十分熱鬧,季前共有14隊報名,至下半季只剩下10隊。

上屆球隊除居了艦和開羅艦因被調走而退出外,其餘 9 隊球隊 ─ 地丹拿艦、岩布士艦、添馬艦、京士陸軍、香港會、九龍會、炮兵、南華和警察 – 都繼續參加。此外有 4 艘軍艦加入:英軍艦隊旗艦鶴健士艦、新調來港的德班艦(HMS Durban)和狄斯巴治艦 (HMS Despatch),以及加力蘇艦。再加上從未在甲組出現的潛水艇隊,一共 14 隊。

可是,潛艇隊在聯賽開鑼後從未出賽。至下半季,狄斯巴治艦及加力素艦因大部份時間不在香港,被廹於 1923 年 2 月間退出。最後甲組只餘 11 隊。

乙組更加陣容寵大,一共20隊報名,南華仍熱派出兩隊參加。不過與甲組一樣,季中有球隊退出,最後亦只剩下16隊:德班艦、炮兵、九龍會、卡萊爾艦、京士陸軍、United A C、南華甲乙、馬拉辛艦(HMS Marazion)、地丹拿艦、岩布士艦、鶴健士艦、警察、聖約瑟、Fleet Auxiliaries、獄卒(Warders)。

1923-1924 南華首奪甲組聯賽錦標

這屆甲組有達奧米艦及狄斯巴治艦(代替又臨時退出的潛艇隊)兩隊艦隊新加入;另上屆聯賽冠軍京士陸軍這屆已定於11月尾調離香港,所以只會踼8週,之後其在甲組的位置已決定由東沙利陸軍代替。

此外,上屆已參加的海軍艦隻球隊:添馬艦、地丹拿艦、岩布士艦、德班艦、鶴健士艦、卡萊爾艦,均悉數繼續參加。再加上銀牌衞冕冠軍九龍會、香港會、炮兵、警察和南華,一共14隊。


乙組則有16隊 ─ 西洋會、大學、地丹拿、聖心、京士陸軍(後由東沙利陸軍代替)、添馬艦、鶴健士艦、南華甲乙、菲律賓僑民、九龍會、Iriquoise、聖若瑟、德班艦、炮兵、港會、HMS Bluebell、達奧米艦、HMS Marazion 及 HMS Hollyhock(聯賽開鑼後才加入)。

禁止艦加入聯賽

英軍艦早於香港出現足球運動初年已自行成立海軍聯賽,另亦加入港會舉辦的銀牌賽,其中山多倫艦
(HMS Centurion)便奪得第一屆銀牌賽冠軍。足總聯賽方面,自1908年成立以來,海軍球隊只有海軍船塢及長駐本港的添馬艦,直至1914-1915年,海軍才正式派出一隊聯隊加入聯賽。

1920-1921年足總批准海軍以艦隻為單位加入聯賽,海軍毫不客氣,至1924年為止共有 9 艘英軍戰艦曾經派隊參加。但由於艦隊調防頻密,嚴重影響聯賽賽程,這兩屆尤甚。

本屆賽事結束後,足總於1924 年 4 月 24 日的屬會代表會議上,決議修例只准長期留港的球會加入聯賽,以後禁止遠洋船加入(見
1924 年 4 月 25日《南華早報》) 。於是自此之後在聯賽表上只看到海軍一隊,不再見到各式各樣的艦隻出現。(添馬艦除外,因添馬艦長期停泊在維港,不算遠洋船。)

1925-1926年球季開始前,香港足球總會遇到1908年成立以來對它權威的首次挑戰。軍方不滿政府委任的Recreation Ground Committee去年通過的決議,讓足總有權統籌所有屬會球場的編配,他們的代表在委員會發難(主要是陸軍採取主動,海軍和議),提出反對該決定,並反對足總自稱為管理香港足球事宜的權威組織,指足總無權操控比賽及球員。

該委員會是一個非官方委員會,由民間的體育會代表組成,職責是向行政局提出有關體育場地的建議,唯委員會没有足總的代表。

陸軍的不滿,可能源自如何分配掃桿埔陸軍球場的門票收入問題,該問題令陸軍於1925年初拒絶派隊參加第一屆麗華杯比賽。而海軍則可能不滿足總於1924年取消戰艦個別參加聯賽的資格。

陸海軍代表的反對,令有關決議需要暫時擱置,委員會主席Claud Severn以輔政司身份致函足總,要求足總回應,委員會觀望足總的反應,才再向政府作出建議。

1925年10月8日的足總會議上火藥味濃厚,陸海軍的代表(包括Garrison Recreation Club秘書Quartermaster Steel及海軍代表Murray)強調屬於陸海軍的球場應由他們自己控制,足總無權越俎代庖,他們態度強硬,且對個別與會人士作出人身攻擊。

上屆足總會長麥高賓反擊,指足總處事一向大公無私,所作所為都是為香港足球的利益著想,甚至連香港會亦樂意將銀牌的主辦權交給足總,可見港會也承認足總管轄所有足球事務的權力。更聲言若陸海軍代表繼續無理取閙兼出言不遜,則請他們離去。他的發言得到大部份與會代表的鼓掌。

最後會議以18:5票通過F T James的動議:足總是管轄所有香港足球事誼的唯一權力機構,所有屬會都要服從足總;在分配足球場地方面,Recreation Ground Committee也不能超越足總的權力(Hong Kong Telegraph 9/10、8/10、5/10/1925) 。


足總成攻擊退第一次對其權力的衝擊,但挑戰將陸續有來,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此乃後話。



球隊介紹

山多倫艦

奪得第一屆銀牌冠軍的山多倫艦 (HMS Centurion,即百夫長艦,又譯仙矯利安艦)來頭不小,它是一艘360呎長、排水量10,500噸、由鋼及銅造的二級前無畏艦,於1892年在英國樸茨茅夫下水,1894即被派到中國服役,它載著635名水兵和軍官,通過蘇彝士運河,途經埃及、星加坡等地,最後於1894年4月21日抵達香港,成為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 (Admiral Edward Hobart Seymour)的旗艦。當時香港是英國侵略中國的基地,而西摩爾就是英國侵華軍的總司令。


1898年英國強租山東威海衛軍港之後,山多倫艦帶領其他英國遠東艦隊共17艘,常駐威海衛(China Mail, 20/6/1899報道上海英軍派隊探訪威海衛的英國艦隊,艦隊17艘艦派出選手隊與上海訪客比賽木球)。

該艦最後於1901年7月3日離開中國返英,8月19日回到英國撲茨茅斯港(Hong Kong Daily Press, 21/8/1901)。

1903年12月再來香港,至1905年6月離開。1910年在英國被賣掉銷毀。


巴付陸軍

巴付陸軍即是英軍的東根德郡兵團(East Kent Regiment),成立於1572年,最初稱為第3步兵團。

「巴付」是英語Buff的音譯,Buff是暗黃色牛皮軍外衣或暗黃色牛皮的意思。最初成立第3步兵團之時,該團士兵每人獲發暗黃色牛皮軍外衣一件。後來改為將軍服鑲黃邊,以及配以暗黃色的牛皮背心,以別於其他兵團。日子久了,這個兵團便逐漸取得The Buffs這個外號。1744年「巴付」這個外號甚至成為這個兵團的官方名稱。

這個兵團曾出征荷蘭、印度等,曾參與拿破倫戰爭,亦曾駐守澳洲。1908年香港創辦甲組聯賽之時,他們的第二營剛從南非調來香港駐守,因而參加了賽事。

 


海軍船塢聯隊

海軍船塢聯隊(Naval Yard United Football Club)顧名思義,是由位於現時金鐘一帶的海軍船塢的員工組成。1868年中東的蘇彝士運河建成後,由歐洲來遠東的商船和軍艦數目大增。這時期香港發展了太古船塢 和黃埔船塢以應付商船的需要,軍艦方面,英軍方則於1878年在現在夏愨道的海邊地帶設立一個海軍船塢,為其遠東艦隊提供修理服務。船塢面積廣濶,東起軍器廠街,西至美利道,南臨金鐘道。船塢員工數以千計,這隊海軍船塢隊就是由這些員工組成。



葡萄牙會

這隊球隊是由僑居香港的葡萄牙人組成。香港於1841年被英國人佔領後,很多葡萄牙人從澳門過來香港發展。除英國人外,他們與印度人是最早在香港成立他們自己社區的外 籍人士。根據1897年的人口統計,那時香港有葡萄牙人2,263名,其中1,214人於香港出生,其餘絶大部份來自澳門。最初他們聚居於中環些利街一 帶,1866年他們遷移到雪廠街,並在那裡建了一所會所,稱之為Club Lusitano。

Club Lusitano的名字來自葡萄牙地區的古名Lusitania,在羅馬帝國時代住在這地方的葡萄牙人祖先曾英勇地抵抗羅馬帝國軍隊,現在的葡萄牙人仍引以為傲,所以1866年他們為新建的會所取了這個名字。

Club Lusitano現在仍然存在於雪廠街16號,稱為西洋會。可是,以前的西洋會可不是指這個俱樂部,而是指較後才成立的Club de Creio,即大小告山奴效力的那一隊,這個會現在稱為西洋波會。可能由於當時没有華人參與足總舉辦的聯賽,所以足總没有為1908年的這球隊起個中文名,為行文方便,姑且在此稱之為「葡萄牙會」,以別於西洋會.

1908年時葡萄牙會派出足球隊參加甲組比賽,後來西洋會在九龍成立,專責發展體育,葡萄牙會就没有再搞足球隊,其性質變成聯宜會,但仍每年舉辦運動會。

 


青年會

基督教青年會(Young Men Christian Association, YMCA)於1844年由英國人佐治衛良 (George Williams)在倫敦創立,1851年介紹到美國,逐漸從單純以宗教活動為號召的青年職工團體,發展成以「德、智、體、群」四育為宗旨的社會活動機構。

中國基督教青年會創建於1885年。20世紀初,天津、上海、香港等地相繼成立城市青年會。香港基督教青年會(YMCA of Hong Kong)成立於1901年,為香港註冊慈善團體,成立之初,會員大多數為外國籍,因此有「西青會」之稱.

青年會成立的宗旨是幫助本港青少年的個人成長,培養他們的公民責任,協助他們改善生活質素,對象無分年齡、性別、種族或宗教信仰。青年會亦希望透過各種活動,促進國際諒解,融和種族文化。

事實上,基督教青年會這個世界性組織對於在世界各地推廣現代體育和球類運動貢獻良多,現時世界上十分流行的籃球和排球運動,都是青年會的體育專家於19世紀末在美國所發明,並於20世紀初引入中國。

該會大力推動中國的體育事業,首先發起全國運動會,第一屆於1910年舉行。又協助中國、菲律賓和日本組織遠東運動會。1924年中華業餘運動會聯合會的成立,青年會亦扮演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

體育不但是青年會「德智體群」四育宗旨之一,而且也是吸引青年參加其活動的重要方法,在每個城市青年會都必須設立體育部,要求每個會所有一定數量的體育場所和設施。

足球運動在香港華人社會發展,之所以是由青少年學生開始,就是因為青年會以及學校大力推廣的緣故.


Boy’s Own Club
 

Boy’s Own Club由外籍青年組成,其中有些還是學生。他們的會長卻大有來頭,他是渣甸洋行大班凱撒克家族的第二代成員 Henry Keswick,是渣甸洋行創辦人威廉凱撒克的兒子,當時亦為定例局(即後來的立法局)議員。


添馬艦

駐香港的添馬艦於1863年下水,排水量4,650噸,原為一艘運兵船,曾參與非洲的一些戰役。服役30多年後,於1897年被派到香港,最初用作接收船 (receiving ship),負責接受新水兵。後來改為基地船(base ship),不再航行,停泊於金鐘海軍船塢對開的海面。1941年12月,日軍入侵香港,眼見日軍勢不可擋,12月12日英海軍決定將添馬艦鑿沉,以免落入日軍手中,最初添馬艦始終仍浮在水面,最後英軍以大炮將之炸沉。



公爵步兵

哥和爾公爵輕步兵團(Duke of Cornwall’s Light Infantry,簡稱D C L I)),於1741年在英格蘭北部成立,又稱為“Murray’s Backs”。 足總没有提供官方中文譯名,暫且譯為公爵步兵。

來港的是第二營,曾參與克里米亞戰爭、埃及戰爭及南非戰爭(Boer Wars),來港前駐守南非Bloemfontain市。這營士兵於1912年10-11間抵港,1914年11月初離港返英,後來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東沙利陸軍

東沙利陸軍即東沙利兵團(East Surrey Regiment),成立於1881年,是英國及北愛爾蘭的軍團。曾參與波爾戰爭(Boer’s War)。1903年起駐守印度。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主要在西線作戰。



地丹拿艦
 

地丹拿艦(HMS Titania)是一艘潛艇補給艦(Submarine depot ship,當年的潛艇體積細小,無法攜帶足夠食物、燃料及其他必需品,需要由其他艦隻代勞)。不過最初於1914 年興建之時是準備作為一艘奧大利商船,一次大戰爆發後被英國皇家海軍徵用,改為潛艇補給艦,於1915年3月下水,11月開始服役。排水量 5,250 噸,船員約 250人,並無武裝(網頁“The South African Miliary History Society” 網頁 “uboat.net” 網頁 “Battleships- Cruisers.co.uk”

此艦曾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1920年被派到遠東,與幾艘 L 級潛艇組成遠東第 4 潛艇艦隊 (The 4th Submarine Flotilla in the Far East)。每年夏秋之間,艦隊從威海衞巡航至日本,然後再折返香港過冬。至春天則在南中國海遊弋,並造訪新加波、婆羅洲、甚至菲律賓等地(網頁“Friends of the RN Submarine Museum” )。

來港前前曾在威海衛參加當地海軍足球比賽,在威海衛挑戰盾 (Weihaiwei Challenge Shield)被開羅艦(HMS Cairo)淘汱;又因球員傷患,在艦隊聯賽(Squadron League)中亦失利。


京士陸軍

本屆加入的是本港足球史上第 2 隊京士陸軍,正式名稱為國王利物浦步兵團(The King’s Liverpool Regiment)。這兵團於早於 1751 年成立,是英軍 4 個附屬於城而不是郡的兵團之一,曾參與南非波爾戰爭(Boer’s War) 。

1922年被調來港的是第二營,他們曾駐守印度西北部邊界,1919年參與阿富汗遠征軍;之後調往埃及。1919年12月調往喀土木,一年後再調回埃及。

第二營駐守埃及期間,球隊曾參與開羅足球聯賽,取得亞軍佳績,在蘇丹杯淘汰賽(Sultan’s Cup)亦打入準決賽。

1921年年尾被調來香港接替威路士兵團,1922年 1 月 15 日 865 名官兵及數十名軍官乘坐遠洋輪船抵步,入住中環美利兵房 。

京士陸軍承繼了威路沙陸軍在軍方聯賽和足總聯賽甲乙組的位置和績分。兵團剛抵步後的第一個星期,其足球隊即於兩個聯賽中亮相,1 月 21 日在足總聯賽與後來奪得冠軍的居了艦隊打成 0 : 0 平手,其實力可見一班。


居了艦

居了艦(HMS Curlew),
又名麻鷸,C級巡洋艦,為19164月戰時應急計劃一部分。建成後發現航海性能不佳,海水經常弄濕前甲板,1921年調來香港,1922年底被調回英國。1928-1929年接受改裝,1935-1936年期間接受改裝為防空巡洋艦,1940526日被德國空軍炸沉於挪威附近水域。
建造船廠:維克斯船廠(Barrow
開工日期:19168
下水日期:191775
完工日期:191712
排水量:4,190
 

開羅艦

開羅艦(HMS Cairo)以埃及的城市開羅命名,亦為C 級輕巡洋艦,於 1917 年下水,並没有參與第一次大戰。1919 年 9 月開始服役,1921年便被派到中國,駐在香港。1922年底被調回英國。


岩布士艦

岩布士艦(HMS Ambrose)原為 6,480噸商船,1903年下水,1915年10月被皇家海軍徵用,作為商船護航艦(armed merchant cruiser), 船員約 240 人,有兩口3吋口徑大炮。這種艦隻没有裝甲,故作用有限(網頁 “uboat.net” ;網頁“Submarine Heritage Centre”網頁“Battleships- Cruisers.co.uk” )


達奧米艦及狄斯巴治艦

達奧米艦(HMS Diomede)及狄斯巴治艦(HMS Despatch)均為改良 C 級巡洋艦,同於1919年下水,1922年服役,編入第 5 輕巡洋艦分遣艦隊(The 5th Light Cruiser Squadron),派駐香港(China Station),於當年12月抵港,與另一艘同級戰艦德班 (HMS Durban)一起接替 C 級巡洋艦開羅、居了及哥倫布(HMS Colombo)。1925年調往紐西蘭。




1945年8月香港重光後,駐港英軍雲集,當中不乏足球好手,時任英軍運動主任軍曹羅渣士隨即聯繫留港的華人足球人士安排友誼賽。同年10月,雖然香港足總尚未恢復運作,香港軍政府與足球界成立委員會籌辦足球聯賽。軍政府先後舉辦由英軍聯、空軍、海軍、金冕多和華聯等球隊角逐的「華國杯」和「文錦杯」。

1946年1月,「復興足球總會」舉辦「復興聯賽」,由南華、光華和東方等3支華人球隊與7支洋隊共同參賽,本屆聯賽只進行單循環比賽,最終由空軍取得冠軍,亦是最後一支奪得甲組聯賽桂冠的英軍球隊。年底「復興足球總會」正式恢復「香港足球總會」之名並復辦足球聯賽,黃家駿成為戰後首任足總主席。 



楊志華:香港足球史話(1945-196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