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縣檔案館:馬立明
專題一、歷史篇
《解密成縣》歷史篇一:《歷史中的成縣--下辨邑》
歷史中的成縣--下辨邑
大抵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約1萬年至4000年前)已有先民活動於成縣境內的河谷及向陽地帶。至商朝成、湯時代,就與中原交通往來。約週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設下辨邑(因辨水得名,辨水即今日之成縣南河),隸屬於隴西郡。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秦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資治通鑑》胡注)」。據范文瀾《中國通史注》,雞頭山位於今甘肅成縣,雞峰山是也。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漢王劉邦出南鄭西擊章邯大軍,將軍曹參攻下辨,破之。進擊故道雍、郃。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遣中郎將郭昌、衛廣擊破白馬氐,於其地置武都郡,郡治所為洛峪(今西和縣洛峪鄉),下辨則隸屬於武都郡(《漢書.武帝紀》、《魏書.氐傳》)。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全國初置十三州部。以武都郡隸屬益州刺史部。至東漢建武年間,遷武都郡治所於下辨,郡隸屬於涼州刺史部。
當時的武都郡是氐羌民族的聚居地,大抵先秦時期,西北最活躍的民族氐羌便不斷東扣中原之門,下辨,地屬蜀道之北,襟連秦隴,南通蜀漢,為氐羌東南向之要到,故稱「用武之國,西陲之藩」。兩漢時期爭戰頻繁,為兵家必爭之地,於是設州郡,升團練,建大將之節,設管民之司,視成縣為重要之戰略要地。下逮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武功空前,蒙古鐵蹄兵鋒直指亞歐大陸,氐羌終至衰退。氐人只能向南穿越嶺表,羌人在向西融合與青藏,至於此便無力東向(《從古籍中探索我國的西部民族--羌》)。明朝開國後隨著民族衝突對象的改變,衝突的區域和政治、經濟、文化之中心因此而北移,加之江南的進一步繁榮,交通路線因此而改變,成縣的軍事戰略作用幾乎減弱殆盡。因而建置也相應的改變,開始降州為縣,最終隸屬於階州,這種隸屬關係因此一直持續到共和國建國之後。
《解密成縣》歷史篇二:《東漢名將--武都郡太守虞詡》
當我查閱、整理完這位武都郡太守虞詡的各種相關資料後,深深地處被這位智計無雙、剛正不阿的名將太守震撼了,沒有想到在歷史上如此耀眼的將星在我們的家鄉擔任過太守並成名於此,如果你對虞詡從前事蹟了解不多的話,讓我們先看看後人對他的評價來增加一下印象吧。北宋時期張預著《十七史百將傳》又稱《百將傳》,寫的是在歷史上十七個朝代中選出的一百位名將的傳記,虞詡位列東漢名將之列;在中國名將排行榜中,虞詡排行第七十一。如果還是有點模糊,那我說說排在他後面的幾位吧,中國家喻戶曉的門神,隋末唐初名將秦瓊,排名98;尉遲恭,排名85;三國名將張遼,排名95;王陽明,古今思想家中用兵第一人,排名74。歷史上著名的成語「盤根錯節」正是出自虞詡:「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後漢書.虞詡傳)。是不是很震撼呢?好吧,下面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個名將太守吧。
虞詡,字升卿,陳國武平縣人(今河南鹿邑西北)。自幼天資聰穎,十二歲能通《尚書》,後成為孤兒,奉養祖母,縣里推舉他為順孫。陳國國相十分讚賞他,想要召他為吏。虞詡推辭說:「我的祖母九十歲了,沒有我,就無人奉養。」國相才打消這個念頭。後來虞詡的祖母逝世,他服喪期滿後,被太尉張禹徵召,授任郎中。曾任朝歌(今河南淇縣)和懷縣(今河南武陟縣)縣令,武都郡(今隴南市)太守,司隸校尉,議郎,尚書僕射,尚書令等職。
東漢安帝元初二年,西羌變民不斷入侵邊界,燒殺搶掠、屠戮百姓,搞得邊境民不聊生。於是,朝廷派出大軍討伐西羌。但在與敵人交戰時才發現,漢軍雖然人數眾多,但羌人從小在馬背上長大,弓馬嫻熟,驍勇善戰且部隊為清一色騎兵,對戰時,西羌人充分發揮了騎兵機動性強和善游擊作戰的特點,採取「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方針和東漢軍周旋,搞得東漢軍無所適從,苦不堪言又有沒有好的辦法。在這種情況下,時任懷縣縣令的虞詡向駐防三輔之地的中郎將任尚建議:將20萬大軍復原,命他們每人捐助幾千錢,購買馬匹。留軍中老卒、弓馬嫻熟之人一萬建立騎兵,以騎制騎來破羌人。任尚以虞詡的建議上書,被朝廷採納,組建騎兵。於是,戰爭的天平又開始向東漢軍方向傾斜了。在經歷了數次規模不大的戰役後,任尚派輕騎北上,在丁奚城(今寧夏靈武縣境內)尋找到羌人的主力,大敗羌軍。
同年,羌人入侵武都郡,皇太后鄧綏聽說了虞詡的事蹟,認為他有將帥之才,便在嘉德殿召見了他,任命他為當時情勢異常嚴峻的武都郡太守,率軍赴任。西羌人得到了這個消息,出兵數千在他必經的陳倉、崤谷一帶設伏,試圖打掉這個害的他們大敗而歸的新任武都郡太守。虞詡識破羌人的計謀,便在谷口停止前進,對外宣稱去請援軍圍殲羌軍,羌人信以為真便放下漢軍前往他處劫掠。這時,虞詡乘羌軍兵力分散,日夜行軍,一日行軍一百多里,向目的地隴南挺近,他又讓士兵在吃飯時每人做兩灶,第二天每人做四灶,迷惑敵人,最後終於安全抵達自己治所--下辨(今隴南成縣)。有人問虞詡:「以前孫臏使用過減灶計,而你卻增加灶的數量;兵法說每日行軍不超過三十里,以保持體力,防備不測,而你如今卻每天行軍將近二百里,這是甚麼道理?」虞詡說:「敵軍兵多,我軍兵少,走慢了容易被追上,走快了對方便不能測知我軍的底細。敵軍見我軍的灶數日益增多,必定以為郡兵已來接應。我軍人數既多,行動又快,敵軍必然不敢追趕。孫臏有意向敵人示弱,我現在有意向敵人示強,這是由於形勢不同的緣故。」
虞詡到達成縣後,所屬部隊不到三千,羌人後來得知被詐,惱羞成怒,率軍數萬圍攻赤亭數十日,情勢相當危急時,虞詡更是讓士兵用小弓凌亂散射而藏強弩不用,羌人以為漢軍弓箭已盡,便猛烈攻城。此時,虞詡命士兵更換強弩,每二十人為一個射擊組,集中射擊目標,羌軍受損嚴重,驚恐之餘,急行撤軍,虞詡命令全軍出城反擊,殺傷羌軍甚多。戰罷,他又命令全軍整頓,明日陸續出城,從東門出,北門入,入城後立即調換服裝,並在城外埋伏五百精銳,並說:羌人多疑,見此必返,返則以伏兵擊之,賊兵必敗。次日,羌人重整部隊果然又攻來了,但見城下漢軍各部浩浩蕩盪出入城下,不知其多少也。羌軍恐慌,便即撤軍。撤退時,伏兵驟起,虞詡率軍掩殺,殺死俘虜敵兵無數,從此,羌人便不敢侵犯隴南。
虞詡在隴南任期內,政績卓著。當時,成縣河水很大。東河、南河之水匯於飛龍峽,再經略陽與西漢水匯合後,南入嘉陵江。飛龍峽中有大石,以八卦石(今天的八卦潭)為甚,堵塞河道水流,每年雨季來臨的時候,動輒淹沒莊稼,沖垮城牆,對當地百姓為害甚深。他親自勘查並率領官吏和百姓用火燒大石,燒完用冷水澆,使石頭碎裂的辦法清除了飛龍峽中的大石,並用燒石剪木的方法,開通甘肅省成縣至陝西省略陽縣的航道。既疏通了當地軍事交通要到,發展了商業貿易,避免了「泛溺溢沒」農田被毀的禍患,對當時成縣的經濟、軍事、農業建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他還根據各種地勢,構築碉堡城塞一百八十餘座,招攬流亡在外的難民回到成縣保衛家園,以抵擋羌人的入侵。此外,他還努力賑濟災民,幫助民眾恢復生產。他剛上任時,米價每石一千錢,食鹽每石八千錢,居民一萬三千多戶。經過三年的有效治理,米價每石降到八十錢,食鹽每石降到四百錢,居民增加到四萬餘戶,民眾生活水平得到了切實提高。
虞詡在政治上為官清正廉明,剛正不阿,大力懲處貪污腐敗,多次彈劾朝中權貴,一生九次遭到斥責,三次被依法懲處,其剛正之名,終老不屈。在軍事上「大破羌人,安定朝歌,增灶破敵,治理武都,開通水運,綏聚荒餘,阻鄧棄涼」,膽識過人,智計無雙,是兵不厭詐的最好詮釋者,無愧於名將之名。太守虞詡在隴南歷史上的豐功偉績應當被人後所銘記。
注:武都郡當時治所為下辨,即隴南市治所在成縣。
《解密成縣》歷史篇三:《大師是怎麼煉成的--成縣人文之父,東漢武都郡太守馬融》
成縣人文之父--東漢武都郡太守:馬融
馬融是名門望族之後,伏波將軍馬援的從孫,自幼天資聰穎,博通經籍,是歷史上著名的經學大師。嘗立志以生平之所學報效朝廷,建不世之功。然而由於其性格「達生任性,不拘儒節」,經常得罪朝中權貴而不被朝廷重用,政治上起伏坎坷,心灰意冷之餘將主要精力投入到「絳帳授徒
」的教育事業之中,他在經學、儒術方面譽滿海內,常有學子不遠萬里,跋山涉水,歷經千辛萬苦來到成縣拜在他的門下聽他講課。東漢末年著名的的經學大師盧植、鄭玄是他的徒弟,而後來的白馬將軍公孫瓚以及蜀漢昭烈皇帝劉備都是他的徒孫(盧植的門下弟子)。他「教養諸生,常有千數」的規模,在那個視儒生為絕對頂尖人才的時代確實是讓人震撼的。如果以當今時代的影響力作為對比,那麼他設堂講經的影響力絕對不亞於現在的清華、北大。他對後來成縣,乃至全武都郡都有不可低估的影響,為成縣培養出了一大批精英人才,從三十多年後產生的「漢隸三頌」中的《西狹頌》 、《郙閣頌》的撰寫和丹書者,下辨(成縣)人仇靖、仇紼等人的文學、書法造詣來看,都和馬融打下的教育基礎息息相關,他開創了成縣人文傳統之先河,是成縣人心目中真正的人文之父。下面,就讓我們看他是如何從命運多舛的政治生涯中洗淨鉛華,最終蛻變成一代經學大師、教育家,永載史冊的。
馬融,字季長,陝西興平人。東漢時期著名經學家、文學家。歷任校書郎、郡功曹、議郎、大將軍從事中郎及武都、南郡太守等職。馬融自幼在京城的摯恂處求學,博通經籍,摯恂非常欣賞他的才華,覺得他以後肯定有出息,便把女兒許配給他,成為了門生兼女婿。在他29歲那年,大將軍鄧騭聽說馬融是個很有才學的人,於是召他去當門客,但馬融當時覺得自己你牛,看不上這個職位,就沒有應命。後來跑去甘肅省的甘谷縣和成縣遊玩呆過一陣子。當時羌人突起,擾亂邊境,這些地方也受到了波及,馬融成天餓著肚子,非常潦倒,所以又後悔當初沒有去就職,於是又跑去鄧騭那裡出仕。大將軍鄧騭大度,推薦馬融為校書郎,到東觀去典校書籍。
當時,鄧太后掌權,鄧騭兄弟輔政。好多儒生學士都認為文德可興,武功宜廢,於是停止了練武的制度。馬融對此大為不滿,認為不能以文廢武,於是馬融上《廣成頌》來諷諫朝廷。《廣成頌》送上後,得罪了當權的鄧氏。馬融只得呆在東觀修書,十年不得升遷、調動。後來因為侄子去世,馬融想申請回家探望,鄧太后聽說後大怒,認為馬融不遵從朝廷的命令,想在州郡做官,於是下令禁止馬融為官。43歲那年,鄧太后去世,漢安帝親政,馬融終於有了出頭之日,於是跑到河北滄州去給王厩當幕僚。當時皇帝去泰山遊玩,馬融看準機會獻上《東巡頌》。安帝對他的文才非常驚奇,覺得他是個人才,於是讓他當了自己的侍從。
好景不常,在他47歲那年,安帝駕崩,北鄉侯劉懿即位,新帝對他沒甚麼印象,於是他又成了一個無所事事的閒人,心灰意冷之下,馬融稱病辭官,在郡裡任功曹,蹉跎歲月,這一晃就是八年。八年後的一天,朝廷想選撥一批公務員,城門校尉岑起舉薦馬融,已經55歲的馬融壯志未消,跑來應招。在他拿手的考試環節成績突出,經考核出任議郎。後又被大將軍梁商任命為自己的從事中郎,後升任武都太守。
當時西羌反叛,征西將軍馬賢與護羌校尉胡疇率軍征討,但卻拖延不進。馬融知道馬賢必敗,於是上疏請求自己率關東兵五千進攻,但朝廷沒有聽從。馬融又上疏認為羌人和北方少數民族,可能會來侵擾,應做好準備。不久,隴西郡的羌人造反,烏桓侵掠上郡,都如馬融所說的發生了。事後,皇帝覺得馬融很有才略,經過三次遷升,至漢桓帝時馬融終於走到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巔峰--出任南郡太守。但是,好景不常,命運坎坷的馬融這輩子注定政途灰暗。由於因一些事得罪了大將軍梁冀,梁冀暗示有關部門誣告馬融在郡裡貪污,於是他被免職剃髮,流放至朔方,馬融實在受不瞭如此羞辱,悲憤之餘,自殺了……
完了嗎?沒有,上天注定要和這個老頭兒開個玩笑,在他自殺的時候被人救起,死是沒有死成,皇帝感覺這件事可能冤枉他了,就赦免了他的罪刑,再任議郎,又命他去東觀校勘書籍,轉了一輩子,轉到老了又回到了原點,馬融從此大徹大悟,遠離政治,潛心修學,著述立說,直到後來因病離職,回家頤養天年,居然活到了88歲,這在古代都可以當活神仙了,也算是上天對他的另外一種眷顧吧。
人們常說「老天給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這句話如果作為對馬融一生的評價那就再適合不過了。可能是他一生命運太過坎坷,政治上又不得重用,於是在成縣任武都郡太守的時候便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教育事業上了。由於他「才高博洽,為世通儒」,儒生們聽說他在成縣廣化寺設「絳帳台」開門授徒,便不辭萬里、歷經千辛、慕名前來求學。馬融是一位博通儒家經典的大學問家,他的教學風格很有特色,《成縣新志》記載,馬融「善鼓琴,好吹笛,達生任性,不拘儒者之節。居宇器服,多存侈飾。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弟子以次相傳,鮮有入其室者。」從這上面來看,馬融可以說在很多方面開風氣之先。他為人風趣開朗,達觀任性,不拘儒者之節,加上他有很高的藝術修養,又懂音樂,善於鼓琴吹笛,這使他能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藝術熏陶,用音樂來開發學生的智慧。他的教育對象非常廣泛,弟子來自全國各地,而且他還打破成見,招收了一批女弟子,這是在歷史上都很罕見而且大膽的。他的教學方法很有特點,因為弟子眾多,「教養諸生,常有千數」,他不可能一一親自傳授,便創設了助教制度,由「弟子以次相傳」,這樣就擴大了受教育的人數和範圍。馬融在教育上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弟子中也出現了許多俊才,如東漢末年的政治家盧植,大學問家、著名的古文經學家鄭玄等。由於馬融在教學上的偉大貢獻,馬融「施絳紗帳」講學授徒的故事因而廣泛流傳,由此而形成了大量的典故和成語:人們用「絳帳待坐」比喻學生受業,用「絳帳授徒」、「絳紗坐帳」比喻老師設立講座教育弟子,用「絳帳」、「絳紗幃」、「絳幃」、「絳紗」、「馬融帳」、「馬帳」、「扶風帳」等指代教師傳教授業的地方。這些成語和典故反映了人們對作為教育家的馬融的尊崇和讚美。
成縣人文氣息濃厚,教育基礎紮實,為周邊地區有名的人文景觀大縣。歷來都有不少興辦學堂、設帳授徒的人物,直至現在,亦湧現出不少優秀的書畫家。 《成師校歌》中所說「人類文化有傳統,繼往開來師道貫其中……仇池山畔育桃李,絳帳台前教諸生。望風興學承遺訓,艱苦奮達我精神」。正是這種對先輩文化傳統精神的繼承,才有了後來的《西狹頌》的流芳千古和後來成縣的英才輩出,我們應在永遠感激這位人文之父對成縣的貢獻,將這種文化傳統繼續傳承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