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4日 星期六

崩、薨、卒、死、歿,閒話古人對去世之稱謂

古代森嚴的等級制度,不僅表現在朝堂之上,還表現在市井之中。人們生前不但有三六九等之分,而且死後還有崩薨卒死歿之別。古人對去世的稱謂,最常見的莫過於「崩」、「薨」、「卒」、「死」、「歿」了。《禮記.曲禮》:「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足見古人對死亡的重視。 【崩】 「崩」字本意是山倒塌,常見詞彙如山崩地裂等。但在古代,人們把皇帝之「死」睇得很重,一旦有皇帝去世,常用山塌下來來形容。因此在很多文言文中,經常看到用「崩」字來表示古代帝王去世的描述。諸如《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云:「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諸葛亮《出師表》:「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薨】 「薨」字的本意是指古代諸侯之死,在國學經典《爾雅》中,這樣解釋「薨」:「薨,死也。」;《唐書.百官志》:「凡喪,二品以上稱薨,五品以上稱卒。」;《左傳.昭公三十二年》「魯文公薨,而東門遂鐐適立庶。」 「薨」字除了表示諸侯去世外,還可以表示皇帝的高等級嬪妃及所生育的皇子或公主之死。在《紅樓夢》中賈元春去世時,賈璉急匆匆向王夫人報喪時說:「貴妃娘娘薨了。」 【卒】 「卒」最早見於商朝的甲骨文,其本意為完成、終結,後引申為死亡。 「卒」在古代稱大夫之死,《禮.曲禮》云:「大夫死曰卒。」;「卒」,有時也稱諸侯之死。 如《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這裏表示諸侯之死。 唐朝以後「卒」字之使用對象更為普遍了,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有這樣描述:「入門聞號啕,幼子飢已卒。」這裏的「卒」泛指死亡。 【死】 「死」字為現代漢語常用字,最早見於甲骨文,本意為生命終止,後引申為無生命的、難活的、行不通的等義項。《禮.曲禮》:「庶人曰死。」,也即平民百姓之死稱「死」。 「死」除了指平民百姓之死外,還有小孩子死亡之意,如《周禮.天官》云:「少曰死,老曰終。」 此外,「死」還有「小人」死的意思,《禮.檀弓》云:「君子曰終,小人曰死。」 【歿】 歿通「沒」,表示死的意思,古人用沉沒來比喻死亡,因此在上古時代,人去世常寫成「沒」。 《孔子.滕文公上》:「昔者孔子沒。」其大意是:從前,孔子死了。 《論語.學而》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其大意是: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父親去世的時候,要觀察其行為。 《楚辭.懷沙》中「伯樂既沒」,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被引用為「伯樂既歿兮」。現代「歿」和「死」在表示死亡的時候,均泛指死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