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為強鄰環伺世變方殷謹陳愚計略備 采擇恭摺仰祈 聖鑒事竊臣博攷輿圖遐稽史籍知我 國家幅員之廣軼漢邁唐而超越於宋明數倍惟元代極盛之時差足比隆然 元
之塞外諸部不時自為分裂未若我 聖朝之一統無外控制得宜蓋形勢之雄治平之久人民之眾洵莫與京矣自泰西諸國航海東來始不過藉互市之名逐什一之利相狎既久寖有
違言釁端之起僅在五十餘年以前謀臣議論不一忽和忽戰累次失利紛紜者逾二十年而元氣已大損矣厥後更定約章稍持和局外警之迭起環生者幾於無歲無之中外籌議不能
不以防海為兢兢地之險者扼之土之荒者闢之軍之闕者設之才之乏者練之械之精者購之藝之良者習之蓋既經藎臣碩輔內外合謀苦心經營者亦逾二十年中國聲威稍稍異於
疇昔然瀕海之區迴環萬數千里布置既已難周猶且艱於物力缺於人才限於時勢格於議論措施不過十之二三而狡寇窺逼之大勢又不僅在海而在陸矣臣竊按英俄法三國歐羅
巴著名強國也其國都皆距中國三四萬里彼知西洋大小諸邦競能自立難逞雄圖未肆西封遂勤東略英人初藉公司之力蠶食五印度未幾而沃壤數萬里盡為所併遂與我之西藏
為比鄰近且脅服阿富汗克什彌爾巴達克山什克南諸部為英屬國其大勢駸駸北嚮既越蔥嶺而與我之回疆相接南併緬甸而雲南之迤南迤西悉與毘連矣俄國自興安嶺以外東
傅於海包我黑龍江全境暨外盟蒙古烏梁海諸部西軼新疆諸城地勢尤為廣遠自咸豐年間來索舊地而黑龍江以南烏蘇里河以東勘界一誤蹙地數千里至今西人動輒藉口謂為
中國不重邊地之明證侵奪之謀無時或息俄人又於同治年間乘我內寇不靖稍以兵力吞滅浩罕布魯特哈薩克布哈爾諸回部自是俄境亦接回疆其地匝我三陲迴環殆不下二萬
餘里法人自爭得越南旋脅取真臘一國歸其保護近又侵割暹羅湄江東岸之地疆圉愈固氣勢自雄而兩廣雲南邊外益以多事由斯以觀中國東南兩面大海繞之其自東北以訖西
南則三強國之境繞之防於海者動虞諸國窺伺防於邊者日與三國周旋至於南洋諸島星羅布昔人所謂海外雜國東南際天地以萬數時候風潮朝貢者今已為英與荷蘭西班牙
三國之外府竟無一島能自存者此殆宇宙之奇變古今之創局也然猶有可冀者曰彼雖盛於一時終將衰於異日顧臣觀西洋大國圖治之原頗有條理英俄法皆創國數百年或近千
年炎炎之勢不始今日今其制勝之術屢變益精舟車則變而火輪矣音信則變而電傳矣槍?則變而後瞠矣戰艦則變而鐵甲矣水雷則變而魚雷矣火藥則變而無煙矣窺敵則變而
用氣球矣照夜則變而用電燈矣專家之學互殫智力往往能制馭水火呼吸風霆新藝迭出殆無窮期其恃強逞威之具既如此
然猶有可慰者曰彼既與我和好未必遽蓄狡謀顧國必自強而後和可恃夫制敵而不制於敵者莫如鐵路英之鐵路一已抵西藏近邊之大吉嶺一已達雲南近邊之新街俄之鐵路將
由塔什干而趨浩罕近復經營西伯利亞鐵路東聯琿春海參崴法開鐵路以通商貨已由河內直接諒山而我無一足以應之俄人移我界碑脅我屬部之事時有所聞邇來粕米爾一役
終不脫占地故智英人力爭野人山地印度各官志在分據險要侵逼滇疆臣因滇緬分界知其隱衷法人注意滇南諸土司已見端倪彼既撤我藩籬稍久必窺堂奧其貪得無厭之情又
如此蓋事變如此之棘時局如此之艱皆肇端於此數十年內夫自開闢以來神聖之所締造文物之所彌綸莫如中國一旦歐洲強國四面環逼此巢燧羲軒之所不及料堯舜周孔之所
不及防者也今欲以柔道應之則啟侮而意有難饜以剛道應之則召釁而力有難支以舊法應之則違時而勢有所窮以新法應之則異地而俗有所隔交涉之事日繁一日應付之機日
難一日誠不知何所底止矣惟是通變方能持久因時所以制宜伊古盛時或多難以保邦或殷憂而啟聖臣愚以為 皇上值?古未有之奇局亦宜恢?古未有之宏謨夫英國地多而
勢散俄國土曠而人稀法國政煩而民困彼有所長亦有所短我有所短亦有所長誠能棄所短而集所長自可用所長而乘所短未得其術則難者益難苟握其要則難者亦易臣謹擇其
約而易行者請為 聖主陳其大?一曰勵人才所謂才者何常時方無事則以黼黻隆平為貴時方多事則以宏濟艱難為先夫道德之蘊忠孝之懷詩書之味此其體也而論致用於今
日則必求洞達時勢之英才研精器數之通才練習水陸之將才聯絡中外之譯才體用兼該上也體少用多次也當風起初開之際必有妙術以鼓舞之則人自濯磨矣迨豪彥競進之時
必擇賢能而倚任之則事無叢脞矣?才之振奮默運於 九重之精神勸之有具斯培之有本培之有本斯用之不窮至於多設學堂隨地教人多選學生出洋肄業亦皆儲才之要端也
一曰整武備歐州諸邦以戰立國者一二千年凡事皆有專門名家故中國練軍不能不參仿西法海軍取法於英陸軍取法於德已稍著成效矣顧北洋而外推行未廣尚不足以建威銷
萌且論今日海軍不在驟拓規模而在簡覈名實不在遽添船?而在增練材藝俟其成效足與西軍相頡頏再援昔日化一為三之議擴充分布則海疆自可無虞至各省綠營疲窳特甚
前督撫臣曾國藩胡林翼已早言之似宜先就臨邊之地與英俄法相近者稍稍變綠營為練軍因其舊餉給以新式火器而以西法部勒之漸除廢弛拘攣之習免為西人所笑侮又查有
可屯墾之地不妨酌置練軍或仿漠河金礦之例許公司集股開礦練營自護隨時操練以備調用似亦兩得之道也一曰濬利源泰西諸國競籌藏富於民之法然後自治自措之裕如即
臣所謂養才練兵亦非帑項充盈不可蓋生財大端在振興商務商務以暢銷土貨為要訣欲運土貨以創築鐵路為始基今者 國家既籌的?營造山海關鐵路以期漸達於東三省此
固護邊至計也然地勢稍偏土貨不旺尚需歲貼養路巨費恐非持久之局今欲使此路廣引商貨化貧為富似非通內地鐵路不為功內鐵路地仍宜查照湖廣督臣張之洞原議分年籌
費由漢口開路以抵蘆溝橋而達山海關則秦隴楚蜀晉豫之土貨日出日多轉輸益遠商利自饒必有自集公司依榦路以築枝路者不必官為籌?寖假六通四闢富庶之機蒸蒸日上
不僅有事時徵兵運餉為便矣
臣又嘗閱光緒初年各關貿易總冊洋貨入口與土貨出口厥價?足相抵近年洋貨驟贏土貨驟絀中國每歲耗銀至三四千萬兩則以洋布洋紗暢銷故也蓋其為物出自機器潔白勻
細工省價廉華民皆樂購用而中國之織婦機女束手坐困者奚啻千百萬人今上海武昌皆已購機設廠織布紡紗天津亦有紡紗之議誠宜推之各省及各郡縣官為設法提倡廣招殷
商設局分司優免稅釐俾資鼓勵收回利權莫切於此其他養蠶繅絲之法植茶焙葉之方鍊鐵開煤之學一一講求整頓豈非利用厚生之政探本握要之圖乎一曰重使職昔漢武帝詔
舉茂才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西洋諸國或以宰相及外部大臣出為全權公使或以資深望重之總督出為全權公使其視使職與將相並重大抵相臣襄內政使臣襄外務外與內
相表裏也將臣尚武力使臣尚文辯辯與力相補救也有百年邊安之計定於三寸舌者富弼之使契丹是也有一介行李之馳賢於十萬兵者陸賈之使南粵是也方今英俄德法美數大
國各挾勝勢以相陵相伺其事體又與古迥異彼與我立約通商定界動輒有大利大害倚伏乎其中臣嘗謂國勢之振興不盡恃戰勝攻取但能於交涉數大端措注合乎機宜恢張自有
明效夫總理衙門所恃為耳目為手足為心膂者莫如使臣中國古多卓犖之士然今尚稍艱其選者不講之於豫也西洋久著彊盛之績然今尚不竭於用者能練之以漸也伏願樹之準
繩明示激勸則風聲一播足以奔走天下俾人人以經濟為先資以遠謨為急務上之所重下亦重之下之所重效自隨之亦在 聖意之專注而已以上四端類皆勞臣之所經畫 聖主
之所施行臣不過稍請變而通之擴而大之用力既專收效自倍庶冀紓外患而固邦本大抵英人堅韌俄人倔彊法人蠻橫而探其狡黠之謀則各造乎其極殊令我有應接不暇之苦然
論我固有之權力苟善用之未嘗不為彼所深憚誠使經理日宏賢能日奮必善審三國之變而備之可也即徐待三國之衰而制之亦可也儻因循而不早為計則敵已迫矣患已深矣儳
焉不可終日矣詩曰心之憂矣疢如疾首微臣奉使四國稍睹外洋情勢輒敢貢其拳拳之愚不勝戰慄徬徨之至所有強鄰環伺世變方殷謹抒愚計緣由理合恭摺密陳伏乞 皇上聖
鑒訓示謹 奏
清經世文編之六:皇朝經世文新編1
【清】麥仲華 輯
●書目提要
《皇朝經世文新編》二十一卷(光緒二十四年刊本),清麥仲華輯。仲華(1876-1956),字曼宣,號曼殊室主人,筆名玉瑟齋主人,順德(今屬廣東)人。康有為弟子和女婿,秀才出身。1894年拜康有為為師,入萬木草堂讀書,戊戌政變後流亡日本,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後遊學英國。民國後任司法儲才館秘書、香港電報局局長等職。皇朝經世文新編分通論、君德、官制、法律、學校、國用、農政、礦政、工藝、商政、幣制、稅則、郵運、兵政、交涉、外史、會黨、民政、宗教、學術、雜纂二十一門﹐共六百一十五篇。其中不少是有關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的論述。麥仲華係清代戲曲作家,所撰傳奇《血海花》,未見著錄,刊登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正月十四日《新民叢報》第二十五號上,另有阿英《晚清文學叢鈔·傳奇雜劇卷》所收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