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

晴天霹靂:震驚日軍大本營的「上海號」事件

  珍珠港位於太平洋的夏威夷群島,是美國太平洋艦隊最重要的基地。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時間12月8日淩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潜艇突然襲擊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但在「珍珠港事件」前夕,一架名為「上海號」的DC-3運輸機在廣東神秘失踪,曾讓日軍大本營驚慌失措,險些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
  
  「上海號」離奇失踪,為何引發日軍大本營集體恐慌
  
   1941年12月1日晚,珍珠港事件前一周,東京的大本營陸軍部、海軍部都被一個沉重的消息籠罩著--應該在當天下午到達廣州的「上海號」飛機,依然沒有到達。從時間上推斷,該機的油料最多也只能維持到下午5點,此時,「上海號」肯定已經迫降或者墜毀。日軍大本營嚴令在南京的「支那派遣軍總司令部」全力尋找。

  「上海號」是何方神聖,為甚麽它的安危竟讓日本大本營如此震動呢?

  「上海號」是「中華航空公司」使用的一架DC-3民 用運輸機,固定飛行上海至廣州航綫。12月1日,「上海號」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載客14人,機組人員4人,總計18人前往廣州。這個「中華航空公司」是日本在侵華戰爭中建立的民用航空公司。它使用的飛機中有4架是當時較為先進的Dc-3運輸機,或為日本按照許可證生産,或為侵華戰爭中奪取,分別命名為 「昆明號」、「重慶號」、「中山號」和「上海號」,用於日軍占領區的定期班機飛行。

  日軍在中國前綫每天都有人戰死,相比那些陣亡將士而言,這樣一架不大不小的民用飛機,怎麽會讓整個日軍指揮機關一片忙亂呢?

  因為這架飛機上面有一些非同小可的人物。

  當時,日軍在南洋的戰事尚未打響,但嗅覺靈敏的新聞界已經感到南方的空氣中有一絲不正常的氣息。日本第二大新聞社《每日新聞》上海支局局長田知花信量、新聞電影製片廠的主任攝影師磯部奉命乘該機前往廣東,第15航空通信聯隊的宮原大吉中尉等一批日軍技術人員也乘該機到廣州待命。此時,他們還不知道自己被緊急調往廣東是為了南洋作戰打響後增強南方軍方面的通信技術力量。

  不過,如果只有他們,這架飛機的重要性還不算高。真正要命的是這架飛機上還有日本陸軍大本營(兼「支那派遣軍」)聯絡參謀杉板共之少佐一行,杉板共之的身上攜帶著大本營「極秘」的「あ號作戰」作戰命令!

  「あ號作戰」是日軍打響太平洋戰爭的一連串軍事部署中由廣東方面第23軍「波」部隊執行的攻香港的作戰方案。更可怕的是,杉板共之所攜帶的文件還提到了奇襲珍珠港的作戰計劃。因為「あ號作戰」的作戰命令中,要求「波」部隊必須等待珍珠港奇襲成功後,才可以發起對香港的攻擊。

  這份作戰命令的第一頁如下:

大本營杉山元大將發

一、大陸令第572號(鷹)發令如下

二、開戰時間X日,確認為12月8日(代號「ヤマガタ」)  

三、御棱威(日本天皇的代號)預祝諸君作戰成功
  ……
  從明確記載開戰時間就可以看出這份文件的重要性。

  當時,日軍將對夏威夷和南洋方面作戰成功的希望寄託在「奇襲」上,因此,他們對作戰命令的保密極為嚴格。之所以派出杉板共之攜帶密件乘坐民航機飛往廣東,而不使用電波傳送,不乘坐軍用飛機,就是爲了增強保密性。事實上,即便是日軍「支那派遣軍」總軍司令官畑俊六大將,也是到12月2日,也就是第二天下午3點,才得到作戰的命令。

  這些保密措施對盟軍產生了相當大的迷惑性,無論美國還是英國,對日軍即將開戰都毫無覺察。直到珍珠港事件前一天,美國情報人員才破獲了日軍密電,得知日軍確認談判破裂,即將開戰,並急報馬歇爾將軍。可惜破獲的情報對日軍開戰時間、進攻方向一無所知,又經歷了一連串陰差陽錯的耽擱,因此,雖然他們破獲了密電,但最終未能給夏威夷和南洋守軍提供任何預警。假如杉板共之手中的命令落入中國方面手中再轉交英美,那麼,整個太平洋戰爭的局面都可能逆轉--要知道這時離日軍奇襲珍珠港還有整整一周時間!

  由此可見,那份作戰令有著多麼重要的影響,因而「上海號」的失踪才使得日軍整個指揮機關陷入一片混亂,稱之為「驚天動地的大騷動」。

  日軍最擔心的就是中國方面的情報人員預先發現了杉板共之的身份,在飛機上做手腳,令其中途墜毀,或者調動戰鬥機截擊。

  這種擔心並非沒有道理。中國的情報部門在二戰中效率極高。這之前,中國方面雖然沒有獲得日軍的作戰計劃,但是戴笠所屬的軍統局已經根據掌握的各種情報,分析得出結論,並通知美方--日軍可能要偷襲珍珠港,時間就在12月上旬!

  遺憾的是,美軍根本沒有重視中國方面的警告。另外,此前,中國方面曾經多次提供日軍即將襲擊美軍的情報,而美軍一律認為這是中國試圖挑起美日衝突的陰謀。直到珍珠港事件如中國所言發生後,美方才認識到中國方面的情報能力,並在二戰中與中國展開了卓有成效的情報合作。
  
  

「上海號」倖存日軍講述事發經過
  
   根據飛行管制的記錄,日軍發現,「上海號」最後的停留地是台灣松山機場。12月1日上午,該機到達松山機場加油。《每日新聞》台北部部長富田幸男到機場拜會田知花信量局長,曾經看到杉板共之在休息室閒坐。下午1點30分,「上海號」飛往廣東,就此一去不復返。按照氣象記錄,當時廣東大亞灣一帶正有一個暴風雲團經過。

  無疑,「上海號」和杉板共之的命運就隱藏在從台北到廣州的旅程裡。但是,日軍駐廣東的第7航空聯隊雖然全體出動沿著航線尋找,卻一連兩天都一無所獲。到12月3日,日軍整個指揮機構都陷入了焦急狂亂的狀態。

  正在此時,南京日軍「支那派遣軍總司令部」,奉命嚴密監視中國方面各電台信號的特高課譯電班(特情),譯出一份重要的電文:

  「1日14時,職部平山墟守軍狙擊大型日機一架,該機墜毀於稻田,有4名目兵進行頑抗,為我擊斃,並在機內發現墜毀時死亡3人,現正進一步調查核實戰果中。」

  得此重大情報,日軍壓抑的氣氛頓時為之一變,再看發報的單位--「第7戰區獨立第9旅」,負責搜尋的日軍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獨9旅和獨20旅是中國廣東方面第7戰區最精銳的部隊,因為全體戴鋼盔而在粵軍中形象獨特(粵軍裝備簡陋,多用軟帽和竹盔)。 1941年12月8日,日軍進攻香港時,中國軍隊因背後遭到阿南惟幾華中派遣軍的襲擊,被迫轉入第三次長沙會戰,主力未能按照計劃支援香港英軍。只有獨9旅不顧兵力單薄,全力向南突進救援,連破日軍數道阻擊線,在聖誕夜英軍投降的時候,獨9旅已經打到了香港界河,一時傳為奇談。

  此時,這支部隊正駐守在大亞灣以北,旅長華振中還兼任著潮汕指揮部主任一職。平山墟即惠東縣政府所在地平山鎮,是獨9旅防區的一部分。

  所以,這次一聽「上海號」居然落入了獨9旅手中,日軍就大感頭疼。要想消滅這個對手,奪回「上海號」,恐怕不是那樣容易,尤其是時間已經過去了3天……

   這時,從廣東出發執行搜索任務的第3直協偵察隊(內藤義雄大尉指揮)順藤摸瓜,終於發現了「上海號」的殘骸,地點是廣州以東150公里,平山墟東南10 公里的獅朝洞高地北部山腰。根據飛行員觀察,DC-3的兩台發動機顯然都已被破壞或拆卸,機首撞毀,機身有被縱火焚毀的痕跡。在它的周圍,可以看到中國軍隊士兵活動的踪跡。


「上海號」的失事得到了證實

  同時,「波」集團的情報部門也截獲破譯了另一封獨9旅發給重慶的電報,稱「已將敵機機體破壞,繳獲品及收繳的文件將上送處理」。

  日軍方面的氣氛頓時轉為沈重。他們擔心「收繳的文件」是杉板共之攜帶的密件,更擔心密件已經被中國方面繳獲。

  12月4日,極度不安的「支那派遣軍總司令部」一面派聯絡參謀高山信武少佐攜帶文件副本趕去廣東,一面上報參謀本部及南方總軍司令部:「杉板共​​之少佐攜帶的文件,落入敵手的可能性極大。根據敵情,我軍奪回文件的機會不大,請立即按照文件已經洩漏的前提妥善處理開戰準備。」

  然而,具體指揮搜救任務的「波」集團參謀長栗林忠道將軍意識到事情可能還有轉機。首先,根據中國軍隊的電報,「上海號」上死亡人數和該航班的人數不符,很可能還有倖存者;其次,中國軍隊的電文密級不高,而且處理問題節奏較慢,似乎並未重視這一事件。假如繳獲了日軍如此機密的作戰計劃,獨9旅的指揮官怎能如此四平八穩?

  冷靜下來的日軍指揮機關馬上作出了兩個決定:第一,鑑於文件還存在機身之內,沒有被中國方面繳獲的可能,命令廣州方面的陸軍航空隊冒著惡劣天氣出擊,猛烈轟炸「上海號」殘骸,務必將其「毀屍滅跡」;第二,命令駐紮淡水(惠陽市淡水鎮)的第66步兵聯隊三個大隊立即出發,前往「上海號」墜毀地域,尋找倖存人員。

  淞滬戰役的時候,權威的軍事評價認爲國民黨軍一個精銳師可以勉強抵擋日軍一個聯隊的攻擊。此時抗戰已經到了第四年,中國軍隊戰鬥力消耗很大,出動一個聯隊對抗中國軍隊一個旅,顯然是考慮到了獨9旅強悍的戰鬥力。


  
轟炸的命令被不折不扣地執行了

  但地面部隊的行動並不容易。受到風暴影響,本來就遭到中國軍隊破壞的道路更加泥濘不堪。掙扎到12月5日晨,日軍第66聯隊木村福造第1大隊才進至獅朝洞高地附近,隨即遭到獨9旅預設伏擊部隊的攻擊。木村大隊因為地形不利,人員疲憊,傷亡慘重。雖然他們依仗火力優勢,漸漸穩住陣腳,但戰至中午依然無法突破中國軍隊的阻擊。於是,第66聯隊聯隊長荒木勝利派出增援部隊。

  12月5日下午1點,太田機關槍中隊也加入戰局。中國軍隊無意與日軍死拼,遂撤出陣地。

  下午2點,日軍到達「上海號」殘骸附近,看到殘骸已經被炸毀壞,附近可以收集到8具被中國軍隊擊斃的乘員屍體,以及3具飛機墜毀時死亡的人員屍體。

  意外的是,日軍士兵這時發現在飛機下方200米的草叢中有人呼救。經過搶救,發現是多處負傷的日軍第15通訊聯隊軍官宮原中尉。

  因為中國軍隊還在周圍不斷地放冷槍反擊,日軍在「上海號」殘骸附近不敢久留,於3點30分即攜帶受傷的宮原中尉撤退回淡水。

  栗林忠道馬上對宮原進行了詢問。得到救護後的宮原表示,他並不認識杉板共之少佐,更不知道他的使命。他講了飛機出事經過--

  「上海號」從台北起飛後不久,就在南海海面遭遇風暴,被迫向內陸上空躲避。因為對這一帶航線不熟悉,駕駛員把飛機降得很低,大概是想通過地面物辨別航線。由於日軍對華戰爭進展順利,宮原等日軍官兵對於在中國軍隊防區上方飛行並未感到有何不妥,宮原在飛機上閉目休息。

  忽然,飛機急向左轉,接著急速上升,駕駛員大喊「安全帶注意」。昏昏沉​​沉中,宮原依靠軍人的本能迅速扣好安全帶。這時,飛機就猛烈地撞擊地面了。接著,飛機劇烈顛簸,幾次彈起後,終於迫降,停了下來。因為座位比較靠後,宮原只是左手和右腿擦破,左腿扭傷。他向前看去,發現飛機的前部已經完全撞毀,所幸沒有爆炸。駕駛員和前座上一名新聞官員(大概就是《每日新聞》的田知花局長)當場死亡,另一名德國記者負了重傷,片刻後也一命歸西。

  這時,一個也已經負傷的軍官一腳踢開艙門,跳到了機艙外面,宮原估計他就是杉板共之。杉板共之手裡提著一個文件包,開始打燃打火機,試圖將文件包燒毀。但是外面風雨很大,他試了幾次都無法成功,最後放棄了努力,開始招呼機上倖存的人員離開飛機。此時,外面在下雨,又沒有爆炸的危險,倖存者都不願意離開。杉板共之便帶著他的一個同伴迅速離去,很快就消失在風雨中了。

  宮原認為杉板共之的決斷是正確的。因為幾個小時以後,他們即遭到趕來的中國軍隊的襲擊。中國軍隊喊話,要倖存的日軍投降,但宮原等持槍抵抗,雙方的戰鬥隨即開始。日軍多人戰死,宮原在戰鬥開始後不久頭部負傷,從飛機後面滾入了深草叢,伏在山崖下面。中國軍隊不久佔領飛機,但沒有仔細搜索。宮原在草叢中隱蔽了3天,無糧無藥,直到日軍增援部隊趕到。

  聽完事情的經過,得知杉板共之還活著,日軍的希望之火又被點燃了。

  正在這時,特高課的一份譯電如同一盆冷水,朝日軍澆了下來。

  12月5日晚,獨9旅向重慶發電:「……隨後對墜機現場周圍進行進一步搜查,在距離墜機地點公里的地方發現一名日軍軍官。該軍官用手槍和戰刀進行抵抗,經喊話不從,將其擊斃……」

  日軍接電大吃一驚,猜測這個被擊斃的日軍軍官是杉板共之。

  這個時候,日軍的整個情報系統都已經進入高度警戒狀態,隱藏在第7戰區內部的日本間諜報告,獨立第9旅報告中擊斃的那名日軍軍官,身著少佐制服。

  看來,杉板共之的死亡,已經可以證實了。

  日軍內部認為杉板共之的死和日軍營救的倉促和部署不周有關。原因是按照脫險的宮原中尉叙述,中國軍隊破壞「上海號」後,2日即離開,只有少數士兵在飛機周圍警戒;5日淩晨忽然增兵,在獅朝洞方向構築工事,宮原可以清晰地聽到中國軍隊使用鎬頭和鐵鍬的聲音。事後判斷,這正是後來伏擊木村昌福大隊的獨9旅部隊在布設潜伏陣地。同時,中國軍隊再次搜山,宮原忍住傷痛,伏在草叢中,最近的中國搜索兵離他只有十幾步。只是因為草深林密,他才沒有被發現。

  中國軍隊的再次出動,顯然是因為前一天日軍轟炸「上海號」殘骸引發的。中國方面分析,日軍對一架已經墜毀的己方飛機加以猛烈轟炸,顯然是要隱藏甚麽秘密。

  中國軍隊看到日軍這個架勢,大體可以判斷「上海號」必然携載著某種秘密或者必須滅口的重要人物。所以,中國軍隊再次 搜山和預設埋伏,已經隱蔽了將近3天的杉板共之就是被再次搜山的中國軍隊發現並擊斃的。
  
  
日軍襲擊珍珠港的時間曾被建議推遲
  
  12月6日拂曉,日軍大本營再次催問情况。這時,離計劃開戰的時間只有兩天了。南方軍總司令官寺內壽一鑒於文件的丟失很可能造成奇襲失效,為了避免執行奇襲的部隊陷入對方預設的伏擊,他建議推遲作戰時間,至少改到12月10日。

   當時,日軍駐廣州第23軍司令官酒井隆的部隊在香港新界以北已經進入陣地,泰國邊境的日軍開始拆除僞裝網,兩個師團的精銳部隊在馬來亞以北海上的運輸船上,聯合艦隊的主力正快速接近珍珠港……對日軍來說,假如把這一部已經開始全速運轉的戰爭機器停下來,就如同在雨後的陡坡上刹住高速行駛的汽車,不被敵方發現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日軍中最無法接受推遲行動的人是聯合艦隊的山本五十六大將。因為他的夏威夷奇襲選擇的就是星期天早晨美軍猝不及防的麻痹時刻,要等待整整一周才會出現同樣的機會。如果作戰推遲,就意味著日軍必須把6艘航空母艦(赤城、加賀、蒼龍、飛龍、瑞鶴、翔鶴)、2艘戰艦(比叡、霧島)的龐大艦隊在北太平洋上隱蔽一個星期。這怎麽可能辦到呢?美軍又不是瞎子,難道海面上可以挖掩體嗎?

  寺內壽一也算是日軍中的一代名將,這次卻出了個餿主意。但他也是沒辦法。

  這時,栗林忠道向「支那派遣軍總司令部」發出了自己的見解:「可以確信中國人沒有得到文件,請準時開戰,祝武運長久。」

   栗林忠道的結論有他可靠的邏輯。他知道杉板共之這樣忠實的武士道軍人,只要一息尚存,就不會放棄自己的職責。而從「上海號」墜毀的那一刻起,杉板共之的責任就是保護日軍的機密不得泄漏。杉板共之在12月5日才被擊斃,有3天的時間,足夠他處理掉這些文件了。從間諜的情報來看,中國方面提到擊斃杉板共之時繳獲十四式手槍一支。假如繳獲到了日軍的作戰計劃,手槍這樣的戰果根本不值得在電報裏一提。

  因此,栗林忠道認為,在獅朝洞作戰的中國軍隊雖然勇敢,卻沒有和日軍硬拼的意思,明擺著是「撈一把就走」,這都不符合情報已經落入中國軍手中的邏輯。栗林忠道以一個老牌軍人的直覺和邏輯,向大本營保證文件沒有泄漏。

  接到栗林忠道的電報,加上推遲作戰開始時間會帶來更大的風險,大本營決定一切開戰部署照計劃進行。然而,假如這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即便十個栗林忠道切腹自殺,也是無法挽回損失的。所以,發出這份電報以後,栗林忠道手持軍刀,一天不食不動,心情緊張到了極點。

  12月6日晚上9點,日軍駐淡水守備部隊荒木支隊報告,在城北門接到一名負傷的日軍幸存者。經過鑒別,他正是杉板共之的助手,日本陸軍第25軍司令部副官久野虎平。對久野虎平的詢問立即開始。久野虎平雖然負傷而且虛弱,神志卻十分清醒,他叙述了飛機遇難的過程--

  當天下午,因為風暴影響,飛機向內陸飛行,駕駛員降低尋找地標,突然發現前方空場上有中國兵隊在活動,並對飛機射擊。駕駛員急左轉上升脫離,上升到500米高度,忽見前方出現一座高山(獅朝洞高地),飛機躲避不及,撞及山腰迫降,前方乘員多數當場死亡……

  杉板少佐焚毀文件不成,遂與我離開飛機,試圖尋找山下友軍。我們離開飛機,隨即將所有機密文件撕成碎片,埋在了幾十處地點,無法復原了。2日晨即將下山時,發現附近有中國軍隊在活動,於是折回高地隱蔽。兩天後,因沒有食物,我二人決計向另一方向突圍。走到中途,聽到飛機墜毀方向傳來槍聲,知有友軍來援,於是趕來會合。但因為道路險峻,無法接近。熬到下午,中國搜索兵出現,將我擊傷,杉板少佐逃走,我二人分開。晚上不見中國兵踪影,乃掙扎到此地……

  至此,所有日軍參與人員終於鬆了一口氣。此時,距日軍奇襲珍珠港,已經不到24小時。

  如果獨9旅的將士們知道這幾天他們給日軍造成了多大的麻煩,又失去了多麽重要的一次機會,將會是怎樣的扼腕痛惜呢?

   說起來,第7戰區的部隊在抗戰中運氣相當不錯。同年,原日本海軍大臣,前往就任南太平洋艦隊司令的大角岑生(おおすみみねお,1876年5月1日-1941年2月5 日)大將的飛機在珠海黃楊山遭中國軍隊攻擊墜落,大角大將斃命中國;1943年,汪僞海軍部次長薩福疇中將的座艦在珠江中被擊沉,本人被俘虜後處決。想想這些,覺得獨9旅失去這次機會也挺符合概率的。畢竟,運氣不會次次都撞在面門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