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

中日壬辰之戰,是兩個世界最強國家間的較量

萬曆援朝之役,中國以4.3萬天兵大戰日軍15萬戰國精銳,兩次入朝,幾經大戰,前後7年終於讓日本二百年不敢窺視神州。但日軍的強悍也在此戰中給中朝軍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陸路戰場上,日本陸軍由於在國內長年征戰,積累了豐富戰爭經驗。

入朝日軍將官都是身經百戰的戰國名將,如小西行長,加藤清正,黑田長政,宇喜多秀家,立花宗茂,小早川隆景,伊達政宗,九鬼嘉隆,藤堂高虎,羽柴秀勝,加藤光泰等等,這樣強悍的陣容,在天朝大兵的面前,卻討不上甚麼便宜,雙方互有勝敗,最後形成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日軍最後是敗給了明軍,但明軍實際上也是打得很艱難,數度議和。不是像網上吹噓的那樣,日軍並非在明軍面前不堪一擊,其實日軍最後退出朝鮮戰場,並不是因為軍隊戰略戰役上的失利,兵員也無大幅度受損,整體上日軍的戰鬥力並沒有被削弱,都是因為其他非戰鬥因素導致其撤離,在撤離途中受到中朝聯軍的追擊,這才蒙受了較大的損失。

日軍第一次撤退,糧草不濟,碧蹄館大戰後,日軍雖然實現了圍殲李如松主力騎兵的計劃,但本身也損失慘重,同時日軍將領之間不和,坐擁重兵而不敢出,繼而糧草被明軍騎兵焚毀而撤退。

日軍第二次撤退,蔚山之戰後,日軍雖勝而士氣不高,始終收縮於朝鮮一角,由於苦戰七年,日軍厭戰情緒頗高,這時,豐臣秀吉病死,日軍繼而無心戀戰,紛紛歸國,豐臣氏的死是導致日軍撤退的根本原因,之後才有露良海之戰。

總的來說,明軍入朝與日軍作戰,以4-7萬之眾(當然還有5-6萬的朝鮮兵),抗擊倭寇12-18萬人,以寡擊眾,多次戰役打下來,雖然勝負相當,但殲滅日軍數量遠遠超過己方的損失。顯示了當時中日軍隊間的差距,日本還是不敵中國,但日軍大兵團遠程投放能力,即便放在當時全世界來說也是數一數二的,當時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短時間隔海投送10幾萬軍隊,這同時還體現了日本社會募兵組織形式良好。

但是,在大兵團運動作戰上,日軍在戰役中即便能包圍明軍,但也很難將其全殲。蓋因日軍職業軍人(武士)小戰役作戰的軍事質素很好,但大戰役的經驗不足,各藩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薄弱,同時其大部分農民士兵(足輕)除了鐵砲手外(日本火繩槍以葡萄牙為原型,幾經改良後甚至在一定時期內超過同時代的歐洲),戰鬥力都很有限,同時日軍異地作戰,糧食,棉衣,彈藥,刀矛,馬匹等均補給不足,而且日軍水土不服,一度疫病流行,士氣低落,嚴重影響其戰鬥力。

明軍雖然人少,但火器,盔甲,馱馬等裝備和糧草補給都強於日軍,尤其是大砲和騎兵眾多,同時深得朝鮮軍民協助,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明軍本身的單兵素質沒有超出日本武士的水平,而且同樣是因為派係原因而在後期消極應戰,因此勞師糜餉,曠日持久,時戰時和。後期的戰役都無法大規模的殲滅日軍的有生力量。

壬辰之戰,日本人稱為「文祿慶長之役」,是中朝聯軍贏得了最後的勝利,但也可以說是慘勝,千萬不要以為明治以前的日本很弱小,日本人自宋明以後好戰成癮,歷代都有崇軍敬武的傳統,並非至明治維新才開始。




壬辰之役史料匯輯
妊娠之戰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