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環境保護部文件:關於認真學習領會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副省級城市環境保護局,解放軍環境保護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部機關各部門,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針對2013年1月份以來我國出現的長時間大範圍重污染霧霾天氣,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務必高度重視,加強領導,下定決心,堅決治理,出台有力舉措,為實現美麗中國的發展目標作出應有貢獻。李克強總理明確要求,下更大的決心,以更大​​的作為,紮實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張高麗副總理要求採取穩、準、狠的措施堅決治理大氣污染。近日,國務院出台《關於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號,以下簡稱《大氣十條》),提出大氣污染防治的總體要求、奮鬥目標和政策舉措。全國環保系統必須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紮實推進空氣質量逐步改善。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貫徹落實《大氣十條》的重大意義

大氣污染防治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關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關係各級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出台《大氣十條》意義重大。

(一)《大氣十條》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藍天白雲是廣大人民群眾對生態文明最質樸的理解。天空沒有藍天白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生態文明的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就無從談起。必須通過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這個突破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二)《大氣十條》是解決民生環境問題的必然要求。不損害群眾健康的、優美宜居的環境質量是各級政府必須提供的公共產品和基本服務。紮實推進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大幅減少重污染天氣,逐步改善空氣質量,讓人們看到希望,才能取信於民。

(三)《大氣十條》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有力抓手。我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轉變,這是造成大氣污染嚴重的根本原因。深化大氣污染防治,是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內在要求,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重要舉措。

(四)《大氣十條》是樹立負責任國家形象的有效途徑。深化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可以協同控制和減少多污染物的排放量,更好地彰顯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也有利於我國在處理國際事務中佔據主動。

二、全面把握《大氣十條》的主要內容

《大氣十條》立足推進科學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高度,注重改革創新,堅持污染治舊與控新、能源減煤與增氣、政策激勵與約束並舉,著眼於建立健全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環境保護新機制,從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的再生產全過程入手,綜合運用經濟、科技、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出了十條35項具體措施,涉及減少污染物排放、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企業技術改造、調整能源結構、嚴格節能環保准入、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健全環境法律法規體系、建立區域協作機制、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明確政府企業和社會責任等諸多方面。

《大氣十條》目標積極穩妥,任務明確具體,措施嚴密可行,既能回應人民群眾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期待,又能讓各級政府接受和認可。要深入理解、全面把握、精心實施。我們既要立即行動,有所作為,打好攻堅戰,逐步改善空氣質量,讓人民群眾看到希望;又要清醒地認識到大氣污染治理的長期性、艱鉅性和復雜性,從長計議,清醒應對,打好持久戰,實現空氣質量根本性好轉。

三、狠抓《大氣十條》貫徹落實的幾點要求

全國環保系統要認真抓好《大氣十條》的貫徹落實,用空氣質量改善的實際成效,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應有貢獻。

一是在分解目標任務上抓落實。地方各級環保部門要主動當好同級黨委和政府的參謀助手,按照國務院授權環境保護部與各省(區、市)人民政府簽訂的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要求,層層簽訂責任書,把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和企業,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目標任務和責任考核體系。

二是在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上抓落實。各地要把調整產業結構、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經濟增長質量、保障改善民生緊密結合起來,優化產業空間佈局,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充分利用環境保護的倒逼機制,推進存量結構調整。同時,抓好增量結構調整。嚴格環境准入,堅決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產能,認真清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違規在建項目,尚未開工的,一律不准開工建設;正在建設的,一律停止建設。

三是在完成重點工作上抓落實。 《大氣十條》強調分區施策、分階段治理的差別化目標任務,確定的重點治理地區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重點區域,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是細顆粒物(PM2.5) ,其他地區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顆粒物(PM10)。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山東)是重中之重,環境目標更高、治理措施更嚴。地方各級環保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抓緊制定《大氣十條》的實施細則,明確重點治理地區和重點任務,以壯士斷腕的精神堅決推進,確保治理任務圓滿完成。

四是在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上抓落實。加快建設國家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到2013年底,環保重點城市和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部建成PM2.5監測點,到2015年覆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建立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體系,及時發布監測預警信息,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處置工作。各地要抓緊制定和完善應急預案並向社會公佈。根據預警等級,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採取應對措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五是在強化環境信息公開上抓落實。向社會全文公開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以及各地大氣污染治理的目標、措施,接受監督。以新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環境空氣質量監測、企業污染物排放、突發環境事件處置為重點,加大環境信息公開力度。國家每月公佈空氣質量最差的10個城市和最好的10個城市的名單,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在當地主要媒體及時發布空氣質量監測信息。

六是在嚴格考核問責上抓落實。按照國務院制定的考核辦法,每年初對各省(區、市)上年度治理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考核和評估結果報國務院同意後,向社會公佈。對未通過年度考核的,會同組織部門、監察機關等部門約談相關負責人,督促整改。對工作不力、履職缺位等導致未能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以及干預、偽造監測數據和沒有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嚴格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環境保護部

2013年9月13日


環境保護部與31個省(區、市)簽署《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今日向媒體通報,為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環境保護部與全國31個省(區、市)簽署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明確了各地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進一步落實了地方政府環境保護責任,為實現全國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提供了堅實保障。

這位負責人表示,各省(區、市)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是目標責任書的核心內容。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內的10個省及重慶市重點考核PM2.5年均濃度下降情況,其中,北京、天津、河北確定了下降25%的目標,山西、山東、上海、江蘇、浙江確定了下降20%的目標,廣東、重慶確定了下降15%的目標,內蒙古確定了下降10%的目標。其他20個省(區、市)重點考核PM10年均濃度下降情況,並根據各地環境質量狀況,將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劃分為五檔:PM10年均濃度遠低於新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的省份要求其持續改善,PM10年均濃度接近二級標准或超標的省份,根據超標程度,要求其分別下降5%、10%、12%、15%。

這位負責人指出,除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外,目標責任書還包括《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的主要任務措施。對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6省(區、市),目標責任書明確了煤炭削減、落後產能淘汰、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鍋爐綜合整治、機動車污染治理、揚塵治理、能力建設等各項工作的量化目標,並將工作任務分解至年度;對於其他省(區、市),提出了任務措施的原則性要求。目標責任書要求各地制定實施細則和年度計劃,分解落實任務,細化到年度。

這位負責人表示,為保障目標如期實現,國務院將頒布考核辦法,每年對各省(區、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和任務措施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對未通過考核的地區,環境保護部將會同組織部門、監察部門進行通報批評,並約談有關負責人,提出限期整改意見。

目前,全國已有十幾個省份陸續出台實施方案,明確具體防治措施,將任務逐一落實到市、縣和有關部門,並與各設區市和省直管縣(市)政府簽訂了目標責任書。



各省(市、區)空氣質量改善目標
空氣質量改善目標
各省(市、區)
PM2.5年均濃度下降目標
-25%
北京、天津、河北
-20%
山西、山東、上海、江蘇、浙江
-15%
廣東、重慶
-10%
內蒙古
PM10年均濃度下降目標
-15%
河南、陝西、青海、新疆
-12%
甘肅、湖北
-10%
四川、遼寧、吉林、湖南、安徽、寧夏
-5%
廣西、福建、江西、貴州、黑龍江
持續改善
海南、西藏、雲南

 31省市「軍令狀」限期治霾

星島日報

  全國三十一個省市最近立下「軍令狀」、「生死狀」,決心「高壓」治霧霾。作為中國鋼鐵第一大省,河北政 府重拳出擊,大幅削減鋼鐵產能過剩,企業面臨生死考驗。鋼企老闆大吐苦水,稱生意難以為繼,「只能等着破產」。專家分析,治霾必涉及關停重污染企業,實體經濟無可避免受影響。

  濃煙、粉塵、黑渣,在河北的鋼鐵重鎮唐山市,近郊的古冶、豐南等鋼鐵廠最集中的地方,頻繁往來的拉煤卡車一經過,黑渣、塵土席卷飛揚,濃重的煙霧從巨大的煙囪不斷噴湧。《南風窗》報道,村民們頗多怨言,都稱已深受污染十年之苦。

  作為京津的「護城河」,河北省面臨着巨大「治霾」壓力。資料顯示,北京PM2.5的構成有兩成半來自周邊地區,其中,「河北鋼鐵業是外部輸入的最大工業污染源」已成定論。

  「鋼鐵、水泥、玻璃,新增一噸產能,黨政同責,就地免職,必須執行。」河北省長張慶偉近日立下「軍令狀」,為治霾「自廢武功」,要求「三年大氣 質量有所好轉,五年有所改善」,到二一七年,鋼鐵產能壓減六千萬噸。這意味著,短短三年內,河北省的鋼鐵產能要縮減三分之一。

  上月,唐山市首次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位於灤縣的金馬鋼鐵工業公司接到通知,兩條生產綫必須停工。公司負責人表示,工人都要無限期放假。而附近一處不銹鋼工廠,兩月前突然解聘逾百名工人。

  鋼鐵工廠慘淡,產業鏈上游的企業亦無法獨善其身。谷先生在唐山經營的小型鐵礦選礦廠,最近因「削鋼」運動而停產,生意難以為繼:「如果繼續營業,每月虧損二十萬元也不夠。」

  媒體報道,唐山市與鋼鐵有關的從業員數以百萬計,政府要完成治霾任務,將直接和間接影響四十多萬人就業,減少的稅收數以百億計。去年,河北關閉了八千多家重污染企業,影響省GDP增速「一個多百分點」,今年的GDP目標也已進一步下調。

  以「破釜沉舟」姿態治霾的不僅僅是河北省。目前,環保部已與三十一個省市簽訂「軍令狀」,詳細設定各地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將治霾與烏紗帽掛鉤。北京市長王安順回憶,自己係帶「壯士斷腕」的決心簽署,承諾「空氣污染治不好,提頭來見」。

有人擔心,治霾將拖累中國經濟,專家則指出,霧霾形成與工業能源消耗、排放有關,必涉及企業關停,實體經濟無可避免受影響,但必須堅持。

============

王安順:空氣治不好「提頭來見」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茜婷 北京報道)

北京市市長王安順昨日在參加北京「兩會」代表團審議時,向代表們講述自己去年向國務院立「生死狀」,表示到2017年,北京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 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如果空氣污染治理目標到2017年未能實現,領導說了既是句玩笑話,也是句份量很重的話,『提頭來見』。」

歷經至少三稿修改的《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昨日提交北京市人大審議。作為市長的王安順來 到朝陽區代表團審議現場,「空氣污染是最大的民生問題。人的生存無非依靠三個最重要的基本要素:陽光、空氣、水,而現在空氣和水都受到污染,陽光我看因為 空氣和水被污染,也變得不那麼明亮了」。他指出,空氣污染問題是民生問題,也是經濟問題、社會問題,還是政治問題-包括國內和國際問題。


去年優良天數不足半年

談到治理空氣污染,王安順一臉嚴肅,其實去年9月10日國務院發佈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其中 明確要求:到2017年,北京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王安順回憶道,自己當時帶覑壯士斷腕的決心簽訂了這份「生死狀」,領導開玩笑地 說:「如果空氣污染治理目標到2017年實現不了,就『提頭來見』。」

去年北京市的優良天數不及全年天數的一半,全市PM2.5年均濃度超國標1.56倍,形勢十分嚴峻。 而2014年秋天即將在北京舉辦的APEC會議令北京面臨一大挑戰。為保障APEC會議的順利召開,王安順又向在場的代表們講了個小細節,「領導見了面就 反覆問一件事:今年的APEC會議,你能不能保證空氣質量沒問題?我說能。」王安順說到這兒,底下的代表們轟然笑起來。「你不能也得能啊。」 


實施減煤控車減排清塵

王安順說,北京市目前的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主要是壓減燃煤、控車減油、治污減排、清潔降塵四大工程,但 面對專家們的眾說紛紜,王安順也感到有些困惑。「專家們說哪兒是污染源,我們就做哪幾件事。你說控車貢獻率不是那麼大,但我們也做了,該關停的企業 2000多家,我們關了,幾個方面全都做完了,你說它再有霧霾,我就......」 

會上,王安順對坐在一側的北京市朝陽區委書記程連元和區長吳桂英說:「我跟中央簽訂了責任狀,對不起,連元和桂英,我是代表你們去的。這次不是說就我一個人承擔,是屬地負責,你把這四項問題在你這個區域管好,細化落實,這是第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