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鑄造銀幣絕不是太平天囯的「創新之舉」

郭毅生先生著的《太平天囯經濟史》第十章「商業政策與貨幣」第四節「太平天囯的貨幣」中說:「太平天囯鑄造的貨幣,主要有銀幣、大花錢、通用錢三種……銀幣見於太平天國的對外文書,海外亦有收藏者。1861年《酧天義李明成致英國翻譯官福書》說:『茲將我囯聖錢如託付呈銀錢貳拾元、青錢拾元、祈麾下哂納』,便足以證明。1862年英國倫敦出版的《中國的太平軍叛亂》一書中也記載:『天朝鑄有銀幣,其大小及價值頗稱便利。普通銀幣的大小相當於一枚銅錢,其上鑄有文字,與英幣先令之大小略同。大銀幣的價值相當於一英鎊金幣。』中國在以前未有銀幣鑄造,太平天囯開其端,而且鑄有大小兩種,這在貨幣史上是創新之舉。 」

郭毅生先生對太平天囯鑄造銀幣的敘述是準確的,但對太平天囯鑄造銀幣的評價是值得商榷的。

馬克思指出:「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這句話的意思是,金銀的自然屬性適合於擔任貨幣的職能。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難道中國鑄造銀幣果真是晚到19世紀中葉,由「太平天囯開其端」的嗎?

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否定了郭毅生先生的說法。

中國古代曾用海產貝殼作為貨幣。這種觀點目前已經得到錢幣界的公認。《史記.平準書》說:「虞夏之幣……或龜貝。」這是說,虞夏之時,已用海龜海貝當作貨幣。但這種說法,還沒有得到有力的考古材料證明。鄭州白家莊商代前期的一座中等奴隸主墓出土了有穿孔的海貝602枚,這說明,早在盤庚遷殷之前,商朝已用海貝作為貨幣了。天然海貝在殷商時期得到廣泛使用。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海貝達到6880枚。

隨著貿易的發展,天然海貝愈發顯得不夠用,於是出現了人工仿製貝。山西保德林遮峪村一座商代晚期墓出土銅貝109枚。山西侯馬上馬村東周墓出土銅貝530多枚。山東沂水劉家店春秋時期莒國大墓出土金貝65枚。1974至1978,河北平山戰國時期中山王墓出土銀貝5枚。《史記.平準書》記載:「古者皮幣,諸候以聘享。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集解》裴駰按《漢書音義》曰:「白金,銀也。赤金,丹陽銅也。」考古資料證明《史記》所載不謬。1974年,河南扶溝古城村又出土18枚東周時期的銀布幣。如果不算出土的銀貝,這18枚銀布幣是目前發現的我國最早的銀幣實物,當是無可爭議的。我國鑄造銀幣的歷史至遲要從東周算起。

東周以後,「秦并天下,幣為二等,黃金以鎰為名,上幣;銅錢質如周錢,文曰半兩,重如其文。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漢書.食貨志》)漢承秦制,起初也以黃金為上幣,銅錢為下幣,白銀不為幣;至漢武帝時始鑄龜形銀幣。西漢末年,王莽改革幣制,曾鑄銀幣,但其形制,史書失載。江蘇六朝墓出土兩枚銀五銖,可能是東漢製作的。《北齊書.王昕傳》記載:北魏高祖孝文帝之子汝南王悅,散銀錢於地,「令諸佐爭拾之,昕獨不拾。」這說明南北朝時期也鑄造過銀幣。

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銀質「開元通寶」錢421枚。銀錢徑2.5厘米,厚0.15厘米,重6克,錢文書法、形制與唐初「開元通寶」相侔。宋代大量鑄造銀幣。宋代銀幣在製作特點上跟唐代有區別。唐代的銀「開元通寶」錢與銅「開元通寶」錢,形制、大小、文字都一樣,而宋代銀錢一般比銅錢小,文字也不同。例如:「大觀通寶」銀幣錢文有兩種,一為篆書,一為隸書,成對錢,而「大觀通寶」銅幣錢文為瘦金書。1983年,甘肅清水太平鄉收集到銀質「政和通寶」一枚,形制與折五錢相似,直徑3.1厘米,穿0.6厘米,厚0.15厘米,重8.5克;錢文隸書。

元朝有「大朝通寶」銀幣,正面一般鑄有生肖或騎馬持刀人像,「大朝通寶」書體仿北宋大觀錢。該幣每枚重2.7至3.0克,版式較多。這是蒙古改國號大元以前所鑄。元成宗鐵穆爾元貞年間(1295-1297年)曾鑄「元貞通寶」小銀幣。

明朝鑄有「永樂通寶」、「萬曆通寶」、「天啟通寶」等銀幣。明朝崇禎年間,我國西藏地區曾使用廓爾喀(今尼泊爾)銀幣。這種銀幣成色高,受我藏族人民喜愛。廓爾喀商人便「招價居奇」,致使西藏白銀外流。

1792年,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拉薩設立寶藏局鑄銀幣。乾隆帝考慮到西藏不產銅,如從雲南採購,運輸艱難,固特許寶藏局鑄銀幣。不久,福康安將軍呈進錢模,正面鑄「乾隆通寶」四字,背面鑄「寶藏」二字,俱用藏文。乾隆帝閱後認為不合「同文規制」。次年,寶藏局遵照清廷戶部頒布錢式,鑄成三種銀幣:大樣重一錢五分,中樣重一錢,小樣重五分,正面鑄漢字「乾隆寶藏」」四字,背面鑄藏文「唐古忒乾隆寶藏」,邊郭註明年份。「乾隆寶藏」銀幣成色好,中外商民「悉皆稱便」。

以上史實,雄辯地證明,中國鑄造銀幣的歷史是相當悠久的。鑄造銀幣絕不是太平天囯的「創新」之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