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董建:一代儒將何遂與其「金剛上師諾那呼圖克圖」

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藏絹本水墨「金剛上師諾那呼圖克圖」一幀,縱98、橫20厘米。畫面左上題「廿五年七月何遂寫」,右上題「捨身濟世大慈大悲寶相莊嚴為天八師。丙子九月廿六日大師骨灰歸京日。何遂敬題」。呼圖克圖為蒙古語音譯,意為「有壽之人」,亦即長生不老之意。呼圖克圖是清中央政府授予蒙、藏地區藏傳佛教大活佛的封號。凡册封「呼圖克圖」者,其名册皆載於理藩院册籍中,每代轉世須經中央政府予以承認和加封。乾隆以後「轉世」須經清廷代表(欽差)主持的金瓶掣籤儀式確定,其地位僅次於達賴、班禪。西藏的大呼圖克圖有些具有出任地方政府攝政的資格。




























諾那呼圖克圖(1865-1936)生於西康昌都,乃活佛轉世。三歲時為恩達屬境類烏齊諾那寺的吉忠活佛,認證為金塘活佛十四世轉生的呼圖克圖,迎歸本寺,並報請蒙藏院備案。法名逞烈匠措(意譯不空海),通稱諾那活佛。諾那活佛從諸師研修十三年,精通佛學,復從墨雅打那習寧瑪教法,繼寧瑪祖位。1924起年至北京、南京等地弘法,開近代密宗紅教漢傳之端。「九一八事變」剛爆發,諾那活佛即通電全國,宣揚抗日主張。

民國二十四年(1935)五月,諾那活佛奉命出任西康宣慰使,二度入川就職,於成都設立宣慰使署。第二年,諾那活佛在甘孜圓寂。民國政府贈「普佑法師」稱號。諾那活佛遺骨由門人韓大載居士依遺囑攜至廬山小天池山,建塔供養,塔址為活佛生前選定。

從畫上題跋看,諾那活佛圓寂後不久,何遂七月畫了造像,九月重題。繪畫者何​​遂非一般畫師,而是近代史上一位著名人物。

何遂(1888-1968)字敘甫,亦作敘父、敘圃等。祖籍福清港頭鎮佔陽村,出生於侯官(今福州市)。光緒三十年(1904),何遂進入福建武備學堂,結識了林覺民、方聲洞等革命黨人,參加反清革命活動。光緒三十三年(1907),考入河北保定陸軍大學,並加入中國同盟會。宣統元年(1909)秋,畢業後的何遂到廣西訓練新軍的機構「督練公所」參謀處,擔任籌略科長兼陸軍幹部學堂教官。次年,他和耿毅、劉建藩、楊明遠等同盟會會員創建同盟會廣西支部,任參議。編輯、出版《南報》。武昌起義爆發時,何遂是清軍北洋第六鎮統制、革命黨人吳祿貞的參謀,正當吳祿貞準備起義,不幸被清廷袁世凱刺殺。何遂悲憤之餘,率領第六鎮部分官兵宣布起義,被推為燕晉聯軍副都督。

辛亥革命後,何遂見山西無可作為,於民國2年(1913年)赴日本考察軍事。民國4年,何遂回國,應黎元洪的邀請,到陸軍大學任戰術教官。雲南「護國戰爭」發動後,他潛往山西大同,策動晉北鎮守使孔庚通電反袁,並由他起草電文。結果,孔庚被閻錫山拘捕,何遂則由山西警備司令胡謙「陪送」出境。袁世凱死後,北京軍閥政府派何遂、沈鴻烈等赴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考察,到過法、比前線,並去過英、美等國。歸國後,寫了一本《歐洲觀戰記》。民國6年(1917)7月,何遂赴廣東參加孫中山在廣東組織的護法軍政府,任靖閩軍司令。奉命回閩策劃打倒北洋軍閥福建督軍李厚基,密謀炸死李厚基。事泄,何遂再次東渡日本,於民國8年回國。民國9年,何遂經孫岳引進,擔任曹琨的軍官教導團的教育長。不久,調任孫岳所部參謀長。國民軍時期,何遂任第三軍參謀長、第四師師長,還擔任北京政府的航空署長、國民軍空軍司令。

民國17年(1928)春,應李濟深邀請,到廣州任李的總參議。同年5月,擔任黃埔軍官學校的代理校長,稱「代校務」。民國18年底,因蔣介石已在南京另設軍校,何遂辭職,到西安任十七路軍總參議。民國21年春,何遂在北平與朱慶瀾等一起組織「遼、吉、黑抗日義勇軍民眾後援會」,他任副會長兼主任幹事,募集捐款,支援抗戰,並多次到熱河前線慰勞抗日義勇軍。民國26年,中共中央代表團到達南京,時任國民政府立法院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何遂,結識了周恩來、葉劍英等中共領導人。抗戰期間,程潛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何遂任該戰區高級幕僚室主任。曾陪同周恩來乘一輛小汽車,由河南前線赴山西五台山八路軍總部,見到朱德、彭德懷等中共領導人,晤談甚歡。他利用同閻錫山的舊關係調整過八路軍與閻的矛盾。還通過當時在軍令部任次長的林蔚去疏通,給八路軍增加了一些軍餉。皖南事變後,何遂得悉八路軍辦事處經濟上有困難,他前往曾家岩周公館,見到董必武並面交一筆現款。後來,董必武、葉劍英贈送他延安生產的毛毯、衣料作答,他一直珍藏在家中。解放戰爭時期,他與劉曉、張執一、劉長勝等中共領導人經常接觸,協助工作。還多方掩護和幫助已成為中共黨員的子女兒媳進行地下革命工作。

49年後,何遂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司法部部長、政法委員會副主任,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法案委員會委員。何遂曾將他收藏的大量文物、圖書分贈給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歷史博物館、南京博物館和天津圖書館。國家文化部頒發了褒獎狀。 1968年1月,何遂先生逝世,享年80歲。子何康,曾任農業部部長。

何遂先生雖然戎馬一生,但他對詩詞書畫情有獨鍾,很有造詣。民國間林葆恆《詞綜補遺》收何遂詞三首,傳云:「(何遂)立法院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有《敘圃詞》。敘甫少習軍備,長統軍隊,而不廢詠歌。儒將風流,暢衷自喜,亦近時不多得之將才也」。

1935年,何遂先生和名畫家李霞在南京聯合舉辦「李雲仙何敘甫兩先生國畫展覽會」,賣畫賑災。抗戰時期,何遂先生有變賣珍藏古物及北京家宅用以捐助抗日的「毀家紓難」之舉,他又辦個人畫展為抗戰籌款。何遂先生晚年身體欠佳,辭去華東軍政委員會司法部長一職,旋被安排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法案委員會委員。1953年,何遂先生移居北京,聽從好友陳毅元帥的勸告,以詩詞書畫怡養天年。

何遂先生雅好文學、藝術,多才多藝,富收藏,精鑑賞,交往多飽學之士,如容庚、商承祚、康同璧、顧頡剛、蕭三等。常有雅集,相互唱和、書畫聯璧。何遂先生擅畫山水、人物、山君等,繪畫多逸筆草草,講究筆墨的酣暢淋漓,不耐繁瑣,很符合他軍人氣質。作品雖然是大寫意,但很有內涵和思想,題跋文辭雋永,不愧儒將風度。

「金剛上師諾那呼圖克圖」繪一僧人和虎依偎在一起,讓人以為畫的是釋迦摩尼佛座下處十八羅漢中第十八位「伏虎羅漢」(即彌勒尊者),實際上是藉摩訶薩埵王子捨身飼虎典故來頌揚諾那活佛宣揚佛法,自作苦行,勇於犧牲自己的精神。此作構圖別緻,人物僅佔全幅的一小部分,人物形像有所本,頗為神似。衣紋線條勾勒有力並富有變化,如寫書法一般。

何遂先生後人曾回憶他在閒聊時說(大意):「隔壁的李可染畫畫很慢,幾天才完成一幅;而我畫畫,喜歡一蹴而就,感覺很痛快。」確實,我們在欣賞何遂先生作品時,能感到他是性情中人,下筆胸有成竹、一氣呵成。何遂先生還涉足指畫,有「敘父指畫」印章。何遂先生亦擅書法,碑帖交融,筆法多變,結體活潑,天真爛漫。何遂先生捐獻故宮博物院的李木齋氏麐嘉館舊藏敦煌千佛洞唐人繪菩薩坐像殘畫,上面有濃郁隸書氣息的題跋,可知何遂先生兼擅多體。

1928年,任黃埔軍官學校代理校長的何遂先生主持籌劃建孫總理紀念碑事宜。同年10月11日上午,舉行開工奠基禮,何遂先生率領軍校各部長官破土奠基。紀念碑正面「孫總理紀念碑」六個隸書由代理大元帥、軍校政治教官胡漢民書寫。碑東面所刻總理遺訓「和平,奮鬥,救中國」則是何遂先生手跡。

1956年,何遂先生回黃埔,在紀念碑前對其子何世庸先生說:「字體是用掃帚蘸墨,紙鋪地上寫出來的。」2008年,中國書局印行了《何遂遺踪》(紀念何遂誕辰120週年)紀念册,是對何遂先生革命一生的總結和回顧。

一百年前,中國爆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作為民主革命,她成功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何遂先生是這場革命的參與者,為革命作出了貢獻。在紀念辛亥革命一百週年之際,謹以此文紀念辛亥革命和何遂先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