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4日 星期一

陳克夫親述:48年前轟動武林的「吳陳之戰」

本月十九日是新花園泳池建池五十周年紀念,提到新花 園泳池,不少港澳老居民對於四十八年前在這裏舉行的一場轟動東南亞的「吳陳比武」,仍然津津樂道。數十年來,港澳的擂台賽無數,唯獨這場僅僅擊盪了數分鐘 的「吳陳比武」,卻迴響了近半個世紀,至今依然餘音裊裊,可見這場比武有無窮的魅力。今天,我們還在懷念昔日擂台上的兩位主角--吳家太極掌門人吳公儀 和白鶴派猛將陳克夫……

本報記者

吳公儀:吳家太極拳第三代傳人,是吳鑒泉長子,在比武時已屆五十二之齡,此戰之後,吳家太極拳名噪一時,吳師傅坐鎮香港,其長子吳大揆於九龍設立分社,次子吳大齊、侄吳大新分赴新加坡、吉隆坡、馬尼拉等地設立分社。吳公儀則早於一九六八年以七十一歲之齡去世。

陳克夫:武林中稱「白鶴三夫」(另兩夫為鄺本夫、陸智夫)之一,比武時年僅三十七歲,正值壯年,猶如一隻小老虎,膽敢與一代宗師比試。比武之後他致力弘揚中國國術,並將之推廣至世界各地,澳洲、美國、加拿大、菲律賓、新加坡、大馬、意大利,甚至以色列,也開設分館,可謂桃李滿門。近年較低調,經常穿梭港澳及 各國,現年八十五歲。


為了帶領讀者重溫當年盛事,本報記者約訪了陳克夫師傅。甫抵澳門夜呣街其跌打中醫館,陳師傅已熱情相迎,他雖年逾八旬,但仍精神奕奕,面色紅潤,中氣十足。

記者向眼前這位當年擂台英雄道明來意,請他講述一下「吳陳比武」的緣起,陳師傅記憶清晰,反應敏捷。他說:「對,是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七日,在新花園泳池,搞到好大件事噢!籌了很多錢,做善事。」記者還以為他會磨拳擦掌,重述當年之勇,不料他卻是「做善事」切入題,可見他並沒有將勝敗放在心頭,記者追 問:「為甚麼會有該次比武呢?」陳師傳說:「皆因一時之氣也!」


一句「未逢敵手」擦出火花

吳公儀當年是響噹噹的人物,曾受黃浦軍校校長蔣中正聘請,出任軍校學生部及高級班太極拳教官,又當中山大學體育系講師,許多名流都跟其習太極拳。及後挾其名氣來到香港,出入公眾場合時,前呼後擁,氣派十足,吳公儀說了一句「我自北方走到南方,未逢敵手」。就是這句話,觸動了陳克夫的神經,陳師傅認為:「你由北至南未逢敵手,我由南至北也未逢手」,自此之後爭論不休,繼而在報章上筆戰,雙方各執一詞,爭持不下,一直持續了半年,漸漸形成香港文化界偏向支持吳公儀,而澳門文化界則偏向支持陳克夫,實際上港澳文化界正起推波助瀾的作用,形成了兩人必須來一次比武,事件才能終結。

及後由當年澳門 知名人士何賢(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尊翁)出面調停及研究解決爭議方法,何賢等人見香港石硤尾發生大火(1953年),很多人痛失家園,遂希望將這次比武化解武林恩怨,更轉化為慈善活動,並將當日比賽門票收益全數撥充善舉。經兩方代表與中間人多次接觸,因而促成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七日轟動一時的新花園泳池吳陳擂台比武。


簽「生死狀」幾令比武告吹

陳克夫充滿敬佩地說:「何賢先生為善最樂,比賽未開始,他已先拿三萬元賑災。」吳陳二人亦在律師的見證下簽下「生死狀」,意味拳腳無眼,各安天命,若有差池,互不追究。
比武的消息傳出後,不但哄動港澳,整個東南亞的華人社會都非常關注。新花園泳池搭建一個擂台,可以容納一萬多觀眾,門票迅速被搶購一空。陳師傅細心地回憶:「當時的慈善比武門券售價分十元、二十元、一百元及二百元,由於供不應求,黃牛黨乘機炒賣圖利。十元票價的門券,被炒至一百元;二十元的則炒至二百 元。」

慈善比武大會萬事俱備,只欠當時澳督史伯泰的批准簽文。門票已售罄,全世界都知道澳門將舉辦擂台比武,澳督若果不簽下來,怎麼收科呢?經了 解後,原來澳門政府辦公室裏,各國的電文、信件如雪片飛來,同一口徑反對今次比武,理由是在文明的社會,不應該有「合法殺人」這回事,澳督受到國際上的輿 論壓力,遲遲都未簽批文件。

何賢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找來陳克夫商議。陳克夫說:「當時何賢真的很焦急,因為比武可能要腰斬。」


陳克夫獻計 保證不打死人

陳克夫向何賢提議說:「既然澳督怕打死人,那麼,我可以保證不打死對手吳公儀,可是我卻不能保證不給吳公儀打死呀!」

何賢放心不下:「兩位師傅任何一位出事我都不想,你再想想辦法,如何才能保證兩人都不出事。」

陳克夫靈機一觸:「這樣吧,我若不是吳公儀的對手,見勢色不對,我會自己跌在台,吳公儀也不會再追擊我,我便可以性命得保。」

何賢聞後拍案叫好:「一言為定,就照你的辦法。」接便趕緊謁見澳督,匯報了陳克夫保證不打死人的辦法,澳督接受,批准文件很快便簽了下來,吳陳比武的戰幔才正式拉開,澳督夫人還做了這次盛會的主禮嘉賓呢!

陳克夫師傅興致勃勃地憶述當時盛況:「這場比武令本來靜寂的澳門街也熱鬧起來,道路上車水馬龍,來往港澳兩地的渡輪要加班,各酒店爆滿,街上人頭湧湧,報刊出版號外。比賽當日,就連人力車車伕也生意滔滔,一日的收入可達四十多元,已相當於一個月的收入。」場面之墟,可見一斑。

「入場觀眾逾萬人,善款收益十多萬(翻查當年報刊,善款總數達二十七萬元),這個數目在今天看來似並不多,但在當年卻是一個相當巨大的數目。不可不知,當年一層樓宇只售千多至二千元啊!」陳師傅為能參與這次慈善盛事而自豪。

當日比武分五回合進行,每回合五分鐘,休息三分鐘,比賽採自由搏擊法,不戴拳套,招式不限,只是不許挖眼、撩陰和起腳。由何賢擔任主裁判。

當年白鶴派的陳克夫正值三十七歲盛年,而吳家太極的吳公儀則已年過半百。在「牌面」上,陳克夫氣力佔優,拳腳快捷;吳公儀勝在老練,其太極擅於以柔制剛,功夫深不可測。擂台之下,各有擁躉。


比武被判「不勝、不和、不負」

陳克夫憶述當時踏上比武台,說:「雙方在第一回合先是互探虛實,互有攻守,但都沒有激烈的攻勢。但當第二回合鐘聲響起後,大家開始搶攻。」

原來,陳克夫攻勢凌勵,步步進迫,吳公儀多次被迫到繩邊,此時兩人都見動了真火,而且不時起腳,吳公儀一個進步搬攔槌,擊中陳克夫的鼻樑,血流如注,吳公儀自己咀角亦現血絲。主裁判何賢見兩人都起腳,實際上已犯規,隨即宣布終止拳賽,並表示擂台比武已達到慈善的目的,巧妙地宣判雙方「不勝、不和、 不負」,為這次武林盛事劃上了句號。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吳陳兩師傅,本來是想在擂台上一較高下,經過幾下切磋後,兩人的恩怨,卻溶解在何賢的「不勝、不和、不負」之中。武林中人有所謂「不打不相識」,兩人竟然因這次比武成為好朋友,早年常有往來,吳公儀謝世後,陳克夫亦移居海外,在美國設館授徒時,身在加國的吳公儀兒子曾親自飛美道賀。

這段轟動一時的吳陳比武,遂成武林佳話談論至今。


地下賭博最先看好吳公儀

陳克夫師傅憶述,擂台比武經報刊公開發表後,不少港澳名流、武館、體育會,甚至市井之徒,都開出博彩盤口,但當時並無像現時由博彩公司收受,屬於地下賭博,以及朋友之間互相對賭。

由於吳公儀的名氣較大,初時人們都看好吳公儀,在比賽之前的一、兩個月,買吳公儀贏的是四比一,比賽三星期前又出現變動,是三比一,比賽前一周是二比一,至比賽前一日,兩人的支持比數已非常接近。

兩人愈打愈勁起腳犯了規

對於有傳當時比武規則是雙方不准起腳可為事實?陳師傅道出原委:「由於當時何賢恐兩雄相鬥如手腳並用,可能會搞出人命,故大會規定雙方在比武時不准用腳。

但兩人其後在武台上愈打愈勁,尤其是雙方互有中招後,便忘了規矩,而動起腳來。何賢見狀連忙終止比賽。」

事後成好友歡樂飲宴頻頻

對於比賽後個人得失的看法,陳克夫稱由於比武被腰斬,輸贏未定,所以未能體現得失的感受。但此後,他與吳公儀成為好朋友,在比武之後,除吳陳兩派相 互設宴款待對方外,他並笑稱,在賽後三個月,疲於奔走港九新界及澳門,為的是出席各地上流社會人士、社團、鄉親、朋友設宴的款待。總的來說,比武對他應該是只有得,沒有失。
 
發揚中國跌打醫術

老當益壯的陳克夫師傅,在美國、加拿大、澳洲,以至菲律賓、香港等地都有設館授徒,但在澳門只開設一所跌打中醫館,與其女愛徒甘麗君懸壺濟世。

國際白鶴派拳會已遍布南北半球,都已交由徒弟打理。不要看陳師傅年逾八旬,他仍然壯志不已,準備在澳門及外國的分館辦一些跌打中醫的訓練課程,一來可令各分館多點收入,減輕館方的財政負擔;二來可以推廣我國獨特的跌打醫術。他在外國所見,一些骨傷科的病患者,求諸於西醫,服西藥,往往沒有胃口,大便不暢,這都是西藥的副作用,而中醫跌打多採用外敷,對患者身心比西方醫術都較為優勝。

簡單養生之道可長壽

記者見陳師傅精神奕奕,莫非有養生秘訣?他謂:「主要多食蔬菜生果,多飲水,食物不過甜或過鹹,每日飲適量奶類,做適當運動,年輕人可以做些體力較大的運動,但上了年紀的朋友切莫做劇烈運動,以免傷及筋骨。」看來陳師傅的養生之道,並沒有特別的秘訣,所謂「大道至簡」,不用追求甚麼健康食品,不用花費大量金錢,簡簡單單就已可以健康長壽。
 

後記

何賢是擂台以外的高手

任何比賽都有勝負,不勝不負就是和,可是,何賢卻判這場比武是「不勝、不和、不負」,擂台是打了,但竟然無事發生,當年曾引起激烈的爭論。不過四十八年後的今天再回頭看,「不勝、不和、不負」雖然夠妙,更妙的是將一切都轉化進慈善之中,才真正做到面面俱圓。

首先是兩位主角,本來希望得出一個勝負的結果,由於何賢不忍看到有人躺下,經過數分鐘的較量,竟然連和也不是,但當見到為慈善籌得可觀的數字,實際 上給兩位師傅很好的下台階,兩師傅都欣然接受。記者問陳克夫,若果比武繼續下去,誰人會佔優勢?陳說:「時間太短,很難看出高下,但能為慈善出力,亦一樂也!」受到慈善比武的感染,此後的數十年,他經常在外國為華人社會出力,被冠以「慈善拳王」美譽。

其次是觀眾,大概都是想看到自己支持一方的對手血流披面躺於台上,追求那一刻的快感,對「無事發生」的判決,總會覺得這場比武欺場,不喊「回水」才怪,但與「慈善」掛上勾後,入場券的收入是用來做善事,人們並無怨言,都開開心心地離場。

催生金庸及梁羽生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吳陳之戰亦為香港小說界帶出了兩顆新星:金庸和梁羽生。

梁羽生和查良鏞當年分別在《大公報》和《新晚報》任職,自從吳陳比武之後,社會上談論不休,《新晚報》看到市民對比武竟如此痴迷,身為《新晚報》負責人的羅孚計上心來:何不趁此機會在報上搞個武俠小說連載呢?梁羽生醞釀了一天,第三天《龍虎鬥京華》便見報連載。查良鏞一時興起,隨即又以筆名「金庸」 執筆,將小時候在家鄉聽來的歷史傳說,鋪排成繁花茂葉,寫成洋洋灑灑、飄逸自如的《書劍恩仇錄》。兩人開了武俠小說的風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