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如果這四槍打准了

  這一槍,如果真的打准了,中國近代史就要改寫
  
  這一槍,響在中國的領土上,差點被擊中的人是一位有名的中國人,而打槍的人卻是個傻帽一樣的英國人。
  
  1876年6月24日,在英國船長勒莫提·拉普利曼達吉指揮下,一幫英國水手駕駛著一艘英造「阿爾法」(Alpha)級和一艘「伽馬(Gamma)級軍艦,經過近三個月的海上航行,抵達中國天津大沽口海港,等待購買者大清帝國的驗收。
  
  11月27日,雖寒風凜冽,但雲淡天高,是個大晴天。一位清廷大員穿戴整齊,在英國人赫德的陪同下登上「阿爾法」艦驗貨。以赫德為首的一幫「推銷員」,除了在清廷驗收大員面前搖唇鼓舌極盡讚美之能事外,還搞了一個水兵操練展示,想以此博得驗收大員的歡心。
  
  寒風中,清廷驗收大員端坐在甲板上,面色沉靜,聚精會神地觀看英國水兵操練。突然,「砰」地一聲槍響,一顆子彈擦著他的官帽呼嘯而過。驗收大員驚得冒出一身冷汗。隨從們聞聲拔刀在手,屏護在其身前,大叫:「有刺客!」
  
  事後調查得知,原來,在英國水兵操練隊伍中有個新兵蛋子,因為過於緊張,致使手中的來復槍意外走火。
  
  晚清歷史最後的幾十年,有一大半是屬於這個驗收大員的,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晚清重臣李鴻章。設若這一槍真的爆掉了他的頭,那麼,中國近代史上諸如組建北洋艦隊這樣的一些重大事件也許根本不存在,李鴻章也不會因為簽訂喪權辱國的系列條約而背負那些本不該由他背負的歷史罵名。
  
  這一槍,如果真的打准了,世界發明史就要改寫
  
  這一槍,從驚險程度來講,比上述那一槍更勝一籌。
  
  1863年,有個年輕人在美國大幹線鐵路斯特拉福特樞紐站,擔任夜間電信報務員。他夜間上班,白天經常到舊書店裡淘揀自己喜愛的科技書。
  
  有一天,年輕人運氣很好,花很少的錢買到了幾十本舊書。像揀到珠寶一樣,他高興極了,小心翼翼地把這幾十本書捆紮好,塞進隨身攜帶的大提包裡。搞定一切,已經到了夜班時間,年輕人顧不上吃晚飯,扛著鼓囊囊的大提包,氣喘吁吁地趕到上班地點,險些遲到。
  
  第二天清晨,天剛濛濛亮,大街上還冷冷清清。上完通宵夜班的年輕人扛著那個裝滿書籍的大提包,急匆匆地走在光線昏暗的大街上。他實在太累了,想早點回到住所睡上一覺。
  
  走著走著,突然,年輕人感到腦後生風,不知甚麼東西擦著自己的左耳飛速而過。那時,年輕人已經耳聾,那是1860年一名列車員拉扯他的耳朵時留下的永遠殘疾。年輕人雖然聽不見聲音,但是,見有異物擦耳而過,還是本能地臥倒在地。這時,一名巡警衝過來,將他死死按在地上,給他戴上手銬,然後,把他帶到了 警察局。遭此突變,年輕人感到一頭霧水。
  
  在警察局裡,經過盤查,年輕人才弄清真相。原來,在光線昏暗的大街上,他扛著鼓囊囊的大包,行色匆匆,致使巡警誤以為是盜賊,便大喊:「站住,接受檢查!」一連喊了好幾聲,但是他聽不見,仍舊自顧自地匆匆急行。巡警又誤以為他要逃跑,急忙掏出手槍,朝著他摳動了扳機,由於槍法不准,打得稍微偏左了一點,子彈貼著年輕人的左耳廓呼嘯而過。
  
  知道了只是一場誤會後,巡警向年輕人道歉,並拍著他的肩膀說:「上帝保佑著你!如果我是個神槍手,你的命就完了!」
  
  的確,這一槍真夠懸的,如果打得靠右一點,這個年輕人肯定腦袋開花,那麼,鎢絲電燈、留聲機、改良電話機等這些偉大的發明,就不知道何時才能夠誕生,人類科技發明史一定會因為缺少無比重要的一章而黯淡無光,要知道,迄今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任務一個人能夠打破這個年輕人創造的發明專利數的世界紀錄。沒錯,這個年輕人就大發明家愛迪生。
  
  這一槍,如果真的打響了,美國政治史就要改寫
  
  這一槍,打還是不打,完全取決於一個狙擊手的瞬間決斷。
  
  1777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日耳曼城附近的格曼頓戰役打響。一支英軍特別部隊從美軍包圍圈中成功突圍。負責殿後的英軍頭號狙擊手弗格森(Ferguson Patrick),把槍口對準了一名騎馬的美軍軍官。他調整著呼呼,快速地心算著射擊參數。目標相距114米,在有效射程之內,他完全有把握一槍爆頭。但是,弗格森最終沒有讓子彈飛。 原來,他看見那個軍官突然一撥馬頭,轉身離去,面對那軍官的後腦勺,他實在不忍扣動扳機。
  
  弗格森槍下留生的這個軍官不是別人,他就是喬治.華盛頓。後來,喬治·華盛頓帶領美國人民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偉大勝利。1787年,他主持召開費城制憲 會議,制定了聯邦憲法。1789年,他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組織了機構精幹的聯邦政府,頒布了司法條例,成立了聯邦最高法院。他支持漢密爾頓關於成立國家銀行的計劃,確立了國家信用;批准了傑斐遜所支持的公共土地法案,奠定了西部自由土地制度的基礎。1793年,他再度當選總統。1796年9月17日, 他發表告別詞,表示不再出任總統,從而開創美國歷史上摒棄終身總統和平轉移權力的範例。
  
  可想而知,如果弗格森打響了這一槍,隨著一代偉人的倒下,美國政治史會是另外一個甚麼樣子,恐怕只有天知道。這未打響的一槍,不僅挽救了美國,也挽救了一種民主的政治生態。
  
  這一槍,如果真的打響了,世界現代史就要改寫
  
  這一槍,沒有打響,對於整個人類來說,絕對是一個災難。
  
  1918年9月28日,法國小鎮馬爾寬渡口爭奪戰異常激烈。27歲的英國二等兵亨利.坦迪(Henry Tandey)所在的步兵團表現無比英勇,經過一番血腥廝殺,德軍屍橫遍地,被迫撤出陣地。
  
  雙方槍聲零落下來,突然,坦迪看見德軍陣地上搖搖晃晃站起一個人,是個傷兵。坦迪端起槍,瞄準他。德軍傷兵一瘸一拐走出陣地,也看到了不遠處坦迪的槍口,然而,他已經精疲力竭,只是木然地望著坦迪,絕望地等待坦迪的子彈洞穿胸膛。
  
  可是,坦迪最終沒有摳動扳機,他壓低槍口,讓德軍傷兵踉踉蹌蹌地消失在視線中。後來,坦迪回憶說:「我當時的確瞄準了,但我從來不射殺傷兵。」
  
  被坦迪放生的這個德軍傷兵,就是阿道夫.希特拉。1921年,他成為納粹黨黨魁,1933年成為德國總理,1934年成為德國元首,後來,他悍然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全球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捲入戰爭,致使9000多萬人傷亡,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