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方面稱文祿慶長之役
朝鮮叫壬辰倭亂和丁酉再亂
=============
神宗本紀
萬曆
二十年春正月丙戌,給事中孟養浩以言建儲杖闕下,削籍。三月戊辰,寧夏致仕副總兵哱拜殺巡撫都御史黨馨、副使石繼芳,據城反。辛未,王家屏致仕。壬申,總督軍務兵部尚書魏學曾討寧夏賊。戊寅,賜翁正春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夏四月甲辰,總兵官李如松提督陝西討賊軍務。甲寅,甘肅巡撫都御史葉夢熊帥師會魏學曾討賊。撦力克擒賊,叩關獻俘,復還二年市賞。五月,倭犯朝鮮,陷王京,朝鮮王李昖奔義州求救。六月丁未,諸軍進次寧夏,賊誘河套部入犯,官軍擊
卻之。秋七月癸酉,免陝西逋賦。甲戌,副總兵祖承訓帥師援朝鮮,與倭戰於平壤,敗績。甲申,罷三邊總督魏學曾,以葉夢熊代之,尋逮學曾下獄。八月乙巳,兵部右侍郎宋應昌經略備倭軍務。己酉,詔天下督撫舉將材。九月壬申,寧夏賊平。冬十月壬寅,李如松提督薊、遼、保定、山東軍務,充防海御倭總兵官,救朝鮮。是月,振畿內、浙江、河南被災諸府蠲租有差。十一月戊辰,御午門,受寧夏俘。十二月甲午,以寧夏賊平,告天下。是年,暹羅、土魯番入貢。
二十一年春正月甲戌,李如松攻倭於平壤,克之。辛未,王錫爵還朝。辛巳,詔並封三皇子為王,廷臣力爭,尋報罷。壬午,李如松進攻王京,遇倭於碧蹄館,敗績。二月甲寅,敕勞東征將士。夏四月癸卯,倭棄王京遁。六月丁酉,詔天下每歲夏月錄囚,減釋輕系,如兩京例。癸卯,倭使小西飛請款。秋七月癸丑,召援朝鮮諸邊鎮兵還。乙卯,慧星見,敕修省。八月丙戌,以災異敕戒內外諸臣修舉實政。冬十月丙申,停刑。十二月丙辰,薊遼總督顧養謙兼理朝鮮事,召宋應昌、
李如松還。是年,振江北、湖廣、河南、浙江、山東饑。河南礦賊大起。烏斯藏入貢。
二十二年春正月己亥,詔以各省災傷,山東、河南、徐、淮尤甚,盜賊四起,有司玩愒,朝廷詔令不行。自今以安民弭盜為撫按有司黜陟。二月癸丑,皇長子
常洛出閣講學。甲子,遣使振河南,免田租。三月癸卯,詔修國史。夏四月己酉朔,日有食之。五月辛卯,禮部尚書陳於陛、南京禮部尚書沈一貫並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庚子,王錫爵致仕。六月己酉,雷雨,西華門災。敕修省。秋七月丙申,河套部長失兔犯延綏。是月,延綏總兵官麻貴敗河套部敵於下馬關。冬十月己未,
南京兵部右侍郎邢玠總督川、貴軍務,討播州宣慰使楊應龍。丁卯,詔倭使入朝。是月,炒花犯遼東,總兵官董一元敗之。是年,琉球、烏斯藏入貢。
二十三年春正月癸卯,遣都督僉事李宗城、指揮楊方亨封平秀吉為日本國王。三月乙未,賜硃之蕃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夏五月丁酉,京師地震,敕修省。
秋九月戊寅,青海部長永邵卜犯甘肅,參將達雲敗之。乙酉,詔復建文年號。冬十一月辛未,湖廣災,蠲振有差。十二月辛丑,大學士趙志皋等請發留中章奏,不報。是年,江北大水,淮溢,浸泗州祖陵。
二十四年春二月戊申,麻貴襲河套部,敗之。三月乙亥,乾清、坤寧兩宮災,敕修省。壬辰,下詔自責。是月,火落赤犯洮河,總兵官劉綎破走之。夏四月己亥,李宗城自倭營奔還王京。五月戊辰,河套部敵犯甘肅,總兵官楊浚擊破之。庚午,復議封倭,命都督僉事楊方亨、游擊沈惟敬往。六月,振福建饑。秋七月丁卯,吏部尚書孫丕揚請發推補官員章疏,不報。戊寅,仁聖皇太后崩。乙酉,始遣中官開礦於畿內。未幾,河南、山東、山西、浙江、陝西悉令開採,以中官領之。
群臣屢諫不聽。閏八月乙丑朔,日有食之。丁卯,大學士趙志皋請視朝,發章奏,罷採礦,不報。九月乙未,楊方亨至日本,平秀吉不受封,復侵朝鮮。乙卯,葬孝安莊皇后。是月,河套部犯寧夏。總兵官李如柏擊敗之。是秋,河決黃堌口。冬十月丙子,停刑。乙酉,始命中官榷稅通州。是後,各省皆設稅使。群臣屢諫不聽。
十二月乙亥,陳於陛卒。
二十五年春正月丙辰,朝鮮使來請援。二月丙寅,復議征倭。丙子,前都督同知麻貴為備倭總兵官,統南北諸軍。三月乙巳,山東右參政楊鎬為僉都御史,經略朝鮮軍務。己未,兵部侍郎邢玠為尚書,總督薊、遼、保定軍務,經略御倭。夏六月戊寅,皇極、中極、建極三殿災。癸未,罷修國史。秋七月癸巳,誡諭群臣。
丁酉,詔赦天下。是月,楊應龍叛,掠合江、綦江。八月丁丑,倭破朝鮮閒山,遂薄南原,副總兵楊元棄城走,倭逼王京。甲申,京師地震。九月壬辰,逮前兵部尚書石星下獄,論死。冬十月甲戌,安南黎惟潭篡立,款關請罪,詔授安南都統使。是年,琉球入貢。
二十六年春正月,官軍攻倭於蔚山,不克,楊鎬、麻貴奔王京。三月癸卯,賜趙秉忠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壬子,群臣詣文華門疏請皇長子冠婚,不允。夏四月丁卯,遼東總兵官李如松出塞,遇伏戰死。壬申,京師旱,敕修省。六月丁巳,楊鎬罷。戊午,中官李敬採珠廣東。丙寅,張位罷。丙子,巡撫天津僉都御史萬世德經略朝鮮。秋七月丙戌,中官魯保鬻兩淮余鹽。八月丁丑,京師地震。九月壬辰,免浙江被災田租。冬十月乙卯,總兵官劉綎、麻貴分道擊倭,敗之。董一元攻倭新寨,敗績。十一月戊戌,倭棄蔚山遁,官軍分道進擊。十二月,總兵官陳璘破倭於乙山,朝鮮平。是年,烏斯藏入貢。
=============
《列傳96劉繪子劉黃裳傳》
子黃裳,兵部員外郎。倭陷朝鮮,命贊畫侍郎宋應昌軍務。渡鴨綠江,抵平壤,大敗賊兵。賊遁,黃裳追逐,又連破之。錄功,進郎中。
=============
《列傳109郝杰傳》
旋就進右副都御史。日本陷朝鮮,(蹇)達遣裨將祖承訓以三千人往,皆沒。事聞,杰亦被劾,帝特免之。朝鮮王避難將入遼,杰請擇境外善地處之,且周給其從官、衛士,報可。尋 遷兵部右侍郎,總督薊、遼、保定軍務。召理戎政,進右都御史。日本封貢議起,杰曰:「平秀吉罪不勝誅,顧加以爵命,荒外聞之,謂中朝無人。」議不合,徙南京戶部尚書。移疾歸。 起南京工部尚書。就改兵部,參贊機務。卒官。贈太子少保。
=============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董一元傳》
董一元,宣府前衛人。父暘,嘉靖中為宣府游擊將軍。俺答犯滴水崖,力戰死。贈官錫廕,春秋世祀。兄一奎,都督僉事。歷鎮山西、延綏、寧夏三邊,以勇敢著。一元勇如兄,而智略過之。嘉靖時,歷薊鎮游擊將軍......
朝鮮再用師,詔一元隸總督邢玠麾下,參贊軍事。尋代李如梅為禦倭總兵官。時兵分四路。一元由中路,禦石曼子於泗州,先拔晉州,下望晉,乘勝濟江,連毀永春、昆陽二寨。賊退保泗州老營,攻下之,遊擊盧得功陣歿。前逼新寨。寨三面臨江,一面通陸,引海為濠,海艘泊寨下千計,築金海、固城為左右翼。一元分馬步夾攻。步兵遊擊彭信古用大棓擊寨,碎其數處。眾軍進逼賊濠,毀其柵。忽營中礮裂,煙焰漲天。賊乘勢衝擊,固城援賊亦至。騎兵諸將先奔,一元亦還晉州。事聞,詔斬遊擊馬呈文、郝三聘,落信古等職,充為事官;一元亦奪宮保,貶秩三等。會關白死,倭遁走。石曼子為陳璘所殲,一元得還故秩,賚銀幣。久之卒。一元歷鎮衝邊,並著勞績。與麻貴、張臣、杜桐、達雲為邊將選云。
=============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劉綎傳》
劉綎,字省吾,都督顯子。勇敢有父風,用廕為指揮使......
二十年召授五軍三營參將。會朝鮮用師,綎請率川兵五千赴援,詔以副總兵從征。至則倭已棄王京遁,綎趨尚州烏嶺。嶺亙七十里,峭壁通一線,倭拒險。別將查大受、祖承訓等間道逾槐山,出烏嶺後。倭大驚,遂移駐釜山浦。絲廷及承訓等進屯大邱、忠州,以金羅水兵布釜山海口,朝鮮略定。未幾,倭遣小西飛納款,遂犯鹹安、晉州,逼全羅。提督李如松急遣李平胡、查大受屯南原,祖承訓、李寧屯咸陽,綎屯陝川,扼之。倭果分犯,請將並有斬獲。倭乃從釜山移西生浦,送王子歸朝
鮮。帝命撤如松大軍還,止留綎及游擊吳惟忠合七千六百人,分扼要口。總督顧養謙力主盡撤,綎、惟忠亦先後還。
二十四年......明年五月,朝鮮再用師。詔綎充御倭總兵官,提督漢土兵赴討。又明年二月抵朝鮮,則楊鎬、李如梅已敗。經略邢玠乃分軍為三,中董一元,東麻貴,西則綎,而陳璘專將水兵。綎營水源。倭亦分三路,西行長據順天,壕砦深固。綎欲誘執之,遣使請與期會。使者三反,綎皆單騎俟道中。行長覘知之,乃信,期以八月朔定約。
至期,綎部卒洩其謀,行長大驚,逸去。綎進攻失利。監軍參政王士琦怒,縛其中軍。綎懼,力戰破之,賊退不敢出。諸將三道進,綎挑戰破之,驅賊入大城。已,
賊聞平秀吉死,將遁。綎夜半攻奪栗林、曳橋,斬獲多。石曼子引舟師救,陳璘邀擊之海中。行長遂棄順天,乘小艘遁。班師,進綎都督同知,世廕千戶。
綎於諸將中最驍勇。平緬寇,平羅雄,平朝鮮倭,平播酋,平裸,大小數百戰,威名震海內。綎死,舉朝大悚,邊事日難為矣。綎所用鑌鐵刀百二十斤,馬上輪轉如飛,天下稱「劉大刀」。天啟初,贈少保,世廕指揮僉事,立祠曰「表忠」。(喬)一琦,字伯珪,上海人。
=============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陳璘傳》
陳璘,字朝爵,廣東翁源人......
璘有謀略,善將兵,然所至貪黷,復被劾褫官。廢久之,朝士多惜其才,不敢薦。二十年,朝鮮用兵,以璘熟倭情,命添注神機七營參將,至則改神樞右副
將。無何,擢署都督僉事,充副總兵官,協守薊鎮。明年正月詔以本官統薊、遼、保定、山東軍,御倭防海。會有封貢之議,暫休兵,改璘協守漳、潮。坐賄石星,
為所奏,復罷歸。
二十五年,封事敗,起璘故官,統廣東兵五千援朝鮮。明年二月,擢御倭總兵官,與麻貴、劉綎並將。部卒次山海關鼓噪,璘被責。尋令提督水軍,與貴、綎
及董一元分道進,副將陳蠶、鄧子龍,游擊馬文煥、季金、張良相等皆屬焉,兵萬三千餘人,戰艦數百,分佈忠清、全羅、慶尚諸海口。初,賊泛海出沒,官軍乏
舟,故得志。及見璘舟師,懼不敢往來海中。會平秀吉死,賊將遁,璘急遣子龍偕朝鮮將李舜臣邀之。子龍戰沒,蠶、金等軍至,邀擊之,倭無鬥志,官軍焚其舟。
賊大敗,脫登岸者又為陸兵所殲,焚溺死者萬計。時綎方攻行長,驅入順天大城。璘以舟師夾擊,復焚其舟百餘。石曼子西援行長,璘邀之半洋,擊殺之,殲其徒三百餘。賊退保錦山,官軍挑之不出。已,渡匿乙山。崖深道險,將士不敢進。璘夜潛入,圍其巖洞。比明,砲發,倭大驚,奔後山,憑高以拒。將士殊死攻,賊遁走。璘分道追擊,賊無脫者。論功,璘為首,綎次之,貴又次之。進璘都督同知,世廕指揮僉事。
=============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吳廣傳》
吳廣,廣東人。以武生從軍,累著戰功,歷福建南路參將,坐事罷歸。會岑溪瑤反,總督陳大科檄廣從總兵童元鎮討之。將士少卻,廣手斬一卒以徇,遂大破之。論功,復故官。
萬曆二十五年,以副總兵從劉綎禦倭朝鮮,領水軍與陳璘相犄角,俘斬甚眾。
=============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鄧子龍傳》
鄧子龍,豐城人。貌魁梧,驍捷絕倫。嘉靖中,江西賊起,掠樟樹鎮。子龍應有司募,破平之。累功授廣東把總。
二十六年,朝鮮用師。詔以故官領水軍,從陳璘東征。倭將渡海遁,璘遣子龍偕朝鮮統制使李舜臣督水軍千人,駕三巨艦為前鋒,邀之釜山南海。子龍素慷慨,年逾七十,意氣彌厲,欲得首功,急攜壯士二百人躍上朝鮮舟,直前奮擊,賊死傷無算。他舟誤擲火器入子龍舟,舟中火,賊乘之,子龍戰死。舜臣赴救,亦死。事聞,贈都督僉事,世廕一子,廟祀朝鮮。
=============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楊鎬傳》
楊鎬,商丘人。萬歷八年進士。歷知南昌、蠡二縣。入為御史,坐事調大理評事。再遷山東參議,分守遼海道。嘗偕大帥董一元雪夜度墨山,襲蒙古炒花帳,大獲。進副使。墾荒田百三十餘頃,歲積粟萬八千餘石。進參政。
二十五年春,偕副將李如梅出塞,失部將十人,士卒百六十餘人。會朝鮮再用兵,命免鎬罪,擢右僉都御史,經略朝鮮軍務。鎬未至,先奏陳十事,請令朝鮮官民輸粟得增秩、授官、贖罪,及鄉吏奴丁免役,大氐皆苟且之事。又以朝鮮君臣隱藏儲蓄不餉軍,劾奏其罪。由是朝鮮多怨。
當是時,倭將行長、清正等已入據南原、全州,引兵犯全羅、慶尚,逼王京,銳甚。賴沈惟敬就擒,鄉導乃絕。而朝鮮兵燹之餘,千里蕭條,賊掠無所得,故
但積粟全羅,為久留計,而中國兵亦漸集。九月朔,鎬始抵王京。會副將解生等屢挫賊,朝鮮軍亦數有功,倭乃退屯蔚山。十二月,鎬會總督邢玠、提督麻貴議進兵方略,分四萬人為三協,副將高策將中軍,李如梅將左,李芳春、解生將右,合攻蔚山。先以少兵嘗賊,賊出戰,大敗,悉奔據島山,結三柵城外以自固。鎬官遼東時,與如梅深相得。及是,游擊陳寅連破賊二柵,第三柵垂拔矣,鎬以如梅未至,不欲寅功出其上,遽鳴金收軍。賊乃閉城不出,堅守以待援。官兵四面圍之,地泥淖,且時際窮冬,風雪裂膚,士無固志。賊日夜發砲,用藥煮彈,遇者輒死,官兵攻圍十日不能下。賊知官兵懈,詭乞降以緩之。明年正月二日,行長救兵驟至。鎬大懼,狼狽先奔,諸軍繼之。賊前襲擊,死者無算。副將吳惟忠、游擊茅國器斷後,賊乃還,輜重多喪失。
是役也,謀之經年,傾海內全力,合朝鮮通國之眾,委棄於一旦,舉朝嗟恨。鎬既奔,挈貴奔趨慶州,懼賊乘襲,盡撤兵還王京,與總督玠詭以捷聞。諸營上軍籍,士卒死亡殆二萬,鎬大怒,屏不奏,止稱百餘人。鎬遭父喪,詔奪情視事。御史汪先岸嘗劾其他罪,閣臣庇之,擬旨褒美,旨久不下。贊畫主事丁應泰聞鎬敗,詣鎬咨後計。鎬示以張位、沈一貫手書,並所擬未下旨,揚揚詡功伐。應泰憤,抗疏盡列敗狀,言鎬當罪者二十八、可羞者十,並劾位、一貫扶同作奸。帝震怒,欲行法。首輔趙志皋營救,乃罷鎬,令聽勘,以天津巡撫萬世德代之。已,東征事竣,給事中楊應文敘鎬功,詔許復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