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

為何說「北洋水師是當時世界第八、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

北洋水師這個亞洲第一,世界第八的稱呼,只是從噸位上講,能排到這個位子,綜合的看,只能排日本之後。 【吐個槽,當時亞洲有像樣海軍的國家就倆,中國和日本,亞洲排名基本沒啥意義。 】

讓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當時北洋水師的主力戰艦和存在的各種問題,​​對這些排名就能心中有數了。

當時北洋水師共有大型艦艇13艘,為鐵甲艦定遠,鎮遠;穹甲巡洋艦濟遠,致遠,靖遠;裝甲巡洋艦經遠,來遠;撞擊巡洋艦超勇,揚威;近海防禦鐵甲艦平遠;無防護巡洋艦廣甲;魚雷巡洋艦廣乙,廣丙;總計34750噸。

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大型艦艇共計12艘,噸位29874噸(如果我沒算錯的話,原諒我數學不好)。在噸位上聯合艦隊的確不如北洋水師,特別是定遠鎮遠兩艘,排水量7220噸(八卦下,中國直到現代級服役,才總算有一型水面戰鬥艦艇的排水量超過定遠級),裝備四門305mm主砲,重點部位有裝甲防護。這兩艘船在富士級尚未加入日本海軍的情況下,在亞洲絕對是第一大艦。

雖然噸位佔優,而且定鎮兩艦坐鎮,但是北洋水師仍然面臨諸多問題。

1:艦齡老化,比如超勇和揚威二艦建成時為1880年,黃海海戰時已服役14年之久,而當時正是世界海軍大發展的時期,海軍技術日新月異,超勇揚威二艦在當時看來,已經和當時最新銳的戰艦相差了一個時代,地位上已經是屬於可有可無的了。

2:火力不足。雖然北洋水師在主砲口徑上佔優,但是數量不足,特別是速射砲數量嚴重不足,以致遠號為例,致遠號裝備3門210mm克虜伯後膛砲,2門6英寸阿姆斯特朗後膛炮,8門57mm哈奇開斯機關炮,而日本海軍吉野號裝備有4門150mm炮,8門120mm炮和22門47mm機關炮,雖然口徑上無法和致遠號相比,但是完全可以用極高的射速來彌補火力上的不足,而且火砲數量也多於致遠,實戰中也的確證明,射速和火砲數量​​的差距,的確是北洋水師在黃海海戰失利的一個重要原因。

3:艦船設計缺陷(其實日本海軍也面臨這個問題,比如著名的三景艦)。這個問題上,濟遠號問題就比較嚴重,濟遠號是德國建造的第一艘穹甲巡洋艦,在這之前德國從來沒有建造過穹甲巡洋艦,整艘船透出一股濃濃的蚊子船的味道,無非是噸位變大了,完全是德國造船工業一個不成熟的試驗品,特別是防護性能,完全不如英國的穹甲巡洋艦。 《與重黎論購鎮遠,濟遠兩兵艦利病書》中所載:「其穹甲低水四尺,浮力無幾,隔堵水久,欹側難免,斯時炮勢成上重,駕駛為難,危險特甚」。「其失如機艙逼窄,絕無空隙,隻身側行,尚慮誤觸,暑月炎燠,臨戰倉皇」。(但是這也不能怪德國人,當時德國完全不懂如何建造穹甲巡洋艦,完全是摸索著來,能建成已屬不易。)另外比較突出的是經遠和來遠二艦,作為世界上第一型裝甲巡洋艦,從未有國家建造過,所以德國從未有過設計和建造裝甲巡洋艦的經驗,德國人當時拋出這樣一個方案,又是想做試驗沒跑了。根據陳悅先生所著北洋海軍艦船誌中所寫,經遠級的鐵甲堡設計位置過低,很難保護水線以上的艦體,滿載時則更難,而且鐵甲堡由三段裝甲拼接而成,一旦接縫處中彈,後果不堪設想。因此經遠級所用的窄而厚的鐵甲堡存在諸多問題。還有致遠級,本來側面耳台要再增設兩座,但是最後因為噸位和資金的限製而放棄,如果當時增設這兩座耳台和副砲,致遠級的戰鬥力又可以上一個檔次。

4:水兵訓練水平和戰術水平。其實原來的北洋水師水兵訓練水平並不低,但是自從瑯威理被趕走之後,就大不如從前了。而且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乃陸軍出身,完全不懂海戰,由此產生的問題可想而知。


日本海軍

只說說參加了黃海海戰的12艘船。聯合艦隊本隊的松島,橋立,嚴島,也就是著名的三景艦,其實也帶有一種濃濃的蚊子船的既視感,裝備一門320mm主砲,12門120mm速射砲。其實320mm炮的存在感很低,主要的傷害輸出是靠12門120mm速射砲,但是對面的北洋水師速射砲數量上,像三景艦這種一艘船裝備12門的更是沒有,在當時的情況下,松島,橋立,嚴島三艦完全可以靠其火砲數量和射速來彌補口徑上的不足,雖然120mm速射砲的威力難以對定遠鎮遠兩艦造船很大的傷害,但是對於北洋水師的其他艦船卻是致命的。

本隊的千代田號,裝備10門120mm速射砲,雖然並無大口徑艦炮,但是同樣可以用射速和數量來彌補火力的不足,防護偏弱,一旦被北洋水師的大口徑艦砲擊中,非死即殘。

本隊的比叡號巡洋艦,老式的鐵皮木質船,存在感低。
本隊扶桑號,裝備4門240mm炮,4門120mm速射砲,47mm機關炮14門,火力較強,但是航速非常慢,最大隻有13節,屬於呢種追,追不上,跑,跑不了的呢種。

第一遊擊艦隊所屬四艘巡洋艦,一水的新型高速穹甲巡洋艦,不論是火力還是噸位都強於北洋水師同類型艦,航速快,北洋水師中只有致遠級能與其相比。

別動隊兩艘赤城和西京丸,勉強算個戰力,實在是沒船用了,只好帶上了。

日本海軍總體的噸位不如北洋水師,大口徑艦炮數量不如北洋水師,但是速射砲數量完全多於北洋水師,特別是側舷火力強大。這是由於日本海軍側重縱隊戰術,都是側舷迎敵,而北洋水師則是側重橫隊戰術,都是船頭迎敵,這代表了當時世界海軍的兩種發展思路,而黃海海戰之後,橫隊戰術和船頭迎敵被一起扔進了垃圾桶。

由此可見,北洋水師雖然在噸位和火砲口徑上可稱為亞洲第一,實際上單艦性能並不比日本海軍強,發展速度也慢於日本海軍,其戰術思想雖不能說落後,但是在當時已經不是最先進的戰術了(船頭迎敵的橫隊戰術在當時已經受到挑戰,致遠級建造時本來主砲前面裝了兩門47mm炮,但是後來被拆除。其實這兩門我覺得就是設計師來告訴北洋水師,橫隊戰術已經受到挑戰,未來是縱隊戰術的天下),綜合來看,北洋水師只能排於日本海軍之後,這還是富士級尚未加入日本海軍的情況下,如果甲午戰爭再拖幾年爆發,等到日本海軍大量新艦艇服役,北洋水師在黃海一戰就可能全軍覆滅。至於在世界上的排名,第九吧,畢竟當時的海軍強國不多,擁有兩艘鐵甲艦的北洋水師,排名自然不會很靠後,由於本人對近代世界其他國家的海軍了解不多,所以也沒有個詳細的數據,還望大家補充,給北洋水師一個靠譜的排名。


PS:最後闢個謠,所謂用定遠級主砲晾衣服來體現所謂北洋水師軍紀鬆弛完全是胡扯! ! ! !徹底的胡扯! ! ! ! !近代海軍艦上沒有烘乾機,洗了的衣服都是晾在甲板上,當時各國海軍都這麼做,甲板的面積狹小,自然是不放過任何一個能晾衣服的地方,特別是對於主砲副砲這種長長的東西,用來晾衣服再好不過了。而且,從技術上講,定遠級不具備用主砲來晾衣服的條件,自己看一下定遠號的圖就知道了,要想晾衣服得冒著掉進海裡的危險。定遠級主砲晾衣這個說法最早產生於《聖將東鄉全傳》,雖然是傳記,但是跟三國演義差不多,七分演義三分事實。而將這個謠言傳播開來的是《晚晴七十年》這本書,書中稱東鄉平八郎為東京灣防衛司令,但是查遍相關文獻史料,皆找不到日本曾經有過這麼個職務,同時,書中還說劉步蟾和東鄉為留學英國時期的同學,這個查一查兩人的經歷便可知是假的,如此行文可見其可信度了。


關於北洋艦隊世界第八,亞洲第一的說法,確實是按照排水量來劃分,據我所能查到的資料而言,以1890年前後為界
1、英國:裝甲艦和非裝甲艦共254艘計89.23萬噸;
2、法國:53.5萬噸,其中裝甲艦61艘35.53萬噸,非裝甲艦102艘16.9萬噸;
3、俄國:1880年時為22.3萬噸,到1900年達19l艘合39.7萬噸;
4、德國:有72艘艦船約19萬噸,沒有萬噸以上的戰艦,而多為兩三千噸級的二等巡洋艦;
5、美國:總排水量為12.2萬噸(其中含3艘輕巡洋艦,8艘裝甲巡洋艦、3艘非裝甲巡洋艦、6艘鋼製砲艇、3艘重裝甲巡洋艦和幾艘低舷鐵甲艦,一艘通報艦);
其他可能排在大清國前的國家包括意大利和奧匈帝國,但具體資料未查到。

1、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基本就是在1890年後建成的。
2、到了黃海海戰時,雙方戰鬥艦隻的噸位上日本對北洋水師有壓倒性優勢。北洋水師除了兩艘7000噸級的鐵甲艦以為就沒有超過3000噸的艦。而日本除了打醬油督戰的別動隊一水3000噸以上的巡洋艦。所以黃海海戰輸了其實很正常,本來艦隊規模就已經輸了。

關於黃海海戰再聊幾句。

黃海海戰是世界上第一次鐵甲艦之間的海戰,不光是日清雙方,就連幾個海軍大國其實也不知道該怎麼打。所以北洋水師的一字陣本身從教義上來說並沒有問題。事實上,甲午海戰是第一次鐵甲艦的艦隊對戰。北洋艦隊的fleet in being戰略也是當時比較流行的海洋方略。

大東溝一役,鎮遠定遠一直是日本艦隊的噩夢,怎麼打也不沉。如果當時再來一次類似大東溝海戰的艦隊決戰,日本艦隊第一不​​見得敢打,打了也不見得能全須全尾的回去。對整個甲午戰爭而言,就是另一種情景了。可惜的是,北洋艦隊能犯的錯全犯了,而且被對手妥善利用。而日本艦隊一樣犯了大量的錯誤,不過從未被對手抓住過機會。

PS:定遠鎮遠的直接後遺症就是大和、武藏和信濃。結果太平洋戰爭期間,這三艘艦等於沒有被運用於實戰過,對比50多年前的甲午海戰,也真是諷刺之極。

而日本的遊擊隊戰術應該說是比較有針對性的。因為北洋水師強的就是定鎮二艦,其他不足為慮。所以發揮幾艘高速巡洋艦的優勢,一個個把周圍的小艦給先點名了,最後集中火力圍毆定鎮。

那定鎮二艦到底有多強呢? 305mm主砲聽上去是虎虎生威,可是實戰中其實作用並不大。相關可以參考這個答案從甲午海戰可以得出結論,當時速射砲和高航速輕甲優越於重砲和低航速輕甲嗎?所以定鎮二艦在當時看來也就是兩個不沉的大鐵盒,揍人還差點意思。

還看到有人說晚幾年打說不定就贏了。那我就提一句,2艘12000噸級的富士級戰列艦就是在1894年開建的,1897年就服役了。再等個兩年,連定鎮二艦也都成了小艦。一支固步自封的海軍是不可能和一支由國民勒緊褲腰帶拼命發展的海軍來對抗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