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任慶海、李權興:滿清晚期的開平武備學堂

在中國近代史上人們都知道唐山是近代工業的搖籃,從滿清開建開灤煤礦開始到中國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火車機車、第一代桶裝水泥等蜚聲國內外。但唐山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輝煌歷史就是滿清晚期的開平武備學堂,這是滿清軍事教育變革的發祥地。過去人們只了解保定講武堂、雲南講武堂、黃浦軍校等,對於開平講武堂等了解甚少,而保定講武堂是從開平講武堂走來的。



一、八國聯軍的入侵促使滿清軍事教育訓練的變革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外國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日益頻繁和加劇,面對列強各國的船堅砲利,中國軍事上的一再失利,政治上的一再受辱,促使中國開始了從「世兵制」向「募兵制」轉變,國家安全意識由「防禦型」向「進攻型」轉變,這兩大轉變標誌著中國的軍事教育和訓練體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

軍事教育是取決於兵制的,必然也要進行相應的改革。在中國近代軍事教育體制的改革過程中,經歷了體用關係如何擺佈的長久困惑:從林則徐到左宗棠的「不能脫體,難以致用」;從曾國藩到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到李鴻章的效法先進「脫體致用,全面改革」。說明李鴻章是中國的軍事教育和訓練體制發生根本變革的關鍵性人物。


臨危受命創立淮軍掌握兵權

1860年9月,英、法聯軍攻占天津,直逼北京,咸豐皇帝奕詝逃往熱河,途中,命令曾國藩速派湘軍悍將鮑超帶兵北援。曾國藩本想留下鮑超所部對抗太平軍,事關「勤王」,不可推諉,遂召集文武參佐討論對策,多數主張派兵入衛,只有李鴻章認為:「夷氛已迫,入衛實屬空言,三國連衡,不過金帛議和,斷無他變」,而「楚軍關天下安危,舉措得失,切宜慎重」,力主「按兵請旨,且無稍動。」(徐宗亮:《歸廬談往錄》,卷1,第20頁。)。

1861年3、4月間,曾國藩寫信請李鴻章出任南昌城守,以抗拒南路西征太平軍,李鴻章未應。6月25日,曾國藩又寫信,懇切地請李鴻章回營相助。9月,湘軍攻陷安慶,曾國藩加封太子少保。11月,載淳生母慈禧皇太后和恭親王奕訢發動宮廷政變,殺害和罷黜贊襄政務王大臣,為同治皇帝載淳舉行登極大典,任命恭親王奕訢為議政王,主持軍機處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隨即宣布垂簾聽政。為鎮壓太平軍的「合取湖北」的計劃,12月曾國藩派李鴻章李鴻章招募淮勇,組建援滬之師。這一變化,讓李鴻章開始創立淮軍,掌握兵權。

1862年2月,李鴻章招募淮勇,由於採取兼收並蓄方針,招募淮勇和徵召廬州舊有團練相結合,兩月之間就成軍數營,所募淮勇陸續抵達安慶,有劉銘傳的銘字營、張樹聲的樹字營、潘鼎新的鼎字營、吳長慶的慶字營。但李鴻章還深知淮勇實力單薄:「敝部除張遇春一營外,均係新勇,戰守難恃,遠征異地,若無精兵宿將,立有覆敗之虞」(李鴻章:《覆曾沅甫方伯》,《李文忠公全書》,朋僚函稿,卷1,第3頁。),於是請曾國藩調撥數營湘勇,以加強戰鬥力。曾國藩也擔心新招淮勇不堪一擊,陸續調撥湘勇八營歸其節制,先後補充了曾國藩親兵兩營、開字兩營、林字兩營、熊宇營、垣字營等共計13營,6500人。這就是淮軍初創時的隊伍。



率淮軍抵上海盡改武器裝備

1862年4月,李鴻章率淮軍抵達上海,看到洋槍洋砲「槍砲並發,所當輒靡,其落地開花炸彈真神技也」。遂產生改進軍隊裝備的想法,親自主持淮軍裝備的改良。1862年7月,韓正國所統親兵二營改為洋槍隊,在8月的七寶街、北新涇之戰中獲勝,更堅定了更新裝​​備的決心。9月,李鴻章著手開始營製的改編,將各營鳥槍隊改為洋槍隊,每哨添劈山炮2隊,改編後的淮軍裝備為:每營計有洋槍28隊,洋槍每人一桿,每隊除夥勇外,11人持有洋槍,加上各哨哨官護勇計20人,合計全營共有洋槍328桿,洋槍兵佔全營戰兵總數的71.6 %。此外,每哨編2隊劈山砲隊,全營共有劈山砲隊10隊,每隊有炮4尊,全營共有劈山炮40尊,砲兵佔全營戰兵總數的26.2%。這一改革使淮軍戰鬥力大為增強,「臨陣時一營可抵兩營之用」。隨著淮軍裝備的更換,它成為了當時中國裝備最為精良的部隊,擔負了保衛京畿的重要任務。

1863年初,淮軍開始設立砲隊,3月,李鴻章向曾國藩報告「西洋炸炮,重者數萬數千斤,輕者數百數十斤,戰守工具,天下無敵。鴻章現僱洋人數名,分給各營教習,又募外國匠人由香港購辦造炮器具,丁雨生即來監工。又託法、英提督各代購大砲數尊自本國寄來,大約年底漸集事。」6月,淮軍劉銘傳部、程學啟部都設立了專門的炸砲隊。淮軍對軍隊改革產生很大影響,1864年3月,清廷即派八旗京營火器40人赴上海,「交李鴻章差委,專令學習炸炮、炸彈及各種軍火機器」。



多次呼籲清廷改革兵制

第一次鴉片戰爭慘遭失敗,李鴻章基於對國內外軍事制度認識,為維護封建統治,19世紀60年代呼籲改革兵制。1864年李鴻章多次向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提出建議:「惟鴻章所深慮者,外國利器強兵百倍中國,內則狎處輦轂之下,外則佈滿江海之間,實能持我短長,無以扼其氣焰。目於衡當時兵將,靖內患或有餘,禦外侮則不足,若不及早自強,變易兵制,講求軍實,仍循數百年綠營相沿舊規,厝火積薪,可危實甚……兵制關立國之根基,馭夷之樞紐,今昔情勢不同,豈可狃於祖宗之成法。必須盡裁疲弱,厚給糧餉,廢棄弓箭,專精火器,革去分汛,化散為整,選用能將,勤操苦練,然後綠營可恃。海口各項艇船師船概行屏逐,仿立外國船廠,購求西人機器,先制夾板火輪,次及巨砲兵船,然後水路可恃。」當時的清廷正全力恢復舊制,對此建議未予接受。

19世紀70年代,歐洲列強和日本侵略中國加劇,中國邊疆出現危機,改革軍制時不我待。 1870年天津教案發生後,李鴻章乘機再次建議改革軍制:「平日不求武備,臨事能無張皇,中國旗綠營兵及向用軍器不足以制髮捻,自為外人所輕。」1872年,李鴻章堅決反對裁撤福州船政局,建議逐漸發展近代水師。1874年李鴻章主張在建立近代化海軍,同時整頓陸軍。 「敵從海道內犯,自須亟練水師,惟各國皆係島國,以水為家,船炮精練已久,非中國水師所能驟及,中土陸多於水,仍以陸軍為立國根基」。「誰有優勢的海軍,就能控制國際局勢」。李鴻章呼籲改革兵制,所提出的改革主張始有限度的。

  

住機遇締造北洋海軍

1867年12月31日,時任湖廣總督的李鴻章在附呈江蘇布政使丁日昌《創建輪船水師條款》中,正式提出「創建輪船水師,分為三閫」。主張設北洋、中洋、南洋三師,未被清廷重視,1874年日本以「鐵甲船」兵據台灣,清政府才重議此事,決定創建海軍。12月10日,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上《籌議海防折》。清政府委李鴻章籌辦北洋海防,籌建北洋水師。李鴻章立即向英、法購買砲船、快船、鐵甲艦等,設立各級海軍學校培養人才,聘請洋員教練官兵,籌建海軍基地。為了加快中國海軍建設,李鴻章建議清政府成立海軍部,以統籌海軍建設。中法戰爭以後,清政府建立總理海軍事務衙門,李鴻章充當會辦大臣。北洋海軍終於在1888年建成,有戰船、守船、練船、運船隊,共計軍艦25艘,清政府有了第一支近代化的海軍。

  

積極創辦近代軍事工業

為解決新式裝備的來源,李鴻章主張購買與自製相結合。在軍事工業還未建立起來、技術落後條件下,應該利用國際軍火市場,加快更新速度。1868年,李鴻章派出軍火洽購團,到歐洲國家參觀考察軍火工業,準備購買先進的武器裝備。李鴻章向德國的克虜伯公司訂購了356門克虜伯大砲,成為這家公司一次訂貨最大的一筆訂單。由於外國軍人幫助購買武器裝備,以次充好,價格昂貴,一枚12磅炸彈要30兩白銀,決定自造槍砲。「官弁匠役相互學習,久而愈精」、「師其所能,奪其所恃」。為此先後創辦了金陵製造局、江南製造局等近代軍事工業。這些軍事工業生產出來的輪船、槍砲、彈藥,不僅為淮軍提供了近代化物質條件,而且為清朝編練了近代海軍和新式陸軍提供了裝備。



道貫中西創辦軍事學校

李鴻章深知清朝軍事制設和教育遠遠落後於西方,要開展近代化的軍事改革,必須從人才的培養入手:一是選送可塑之人出國學習。二是建立新式軍校。李鴻章認為新型軍事人才的最理想標準是「道貫中西」,既懂中國禮法,又掌握西方軍事技術、操法和戰法。然而傳統的八股取士無法招納此種人才。

1880年,李鴻章「參酌西國成規」,創辦天津水師學堂,培養砲船、快船和鐵甲艦所需的技術人才。建立海軍學校當時在世界上是新事物,美國海軍學院成立​​於1884年,晚於中國的天津水師學堂。1882年,分設管輪學堂,專門培養輪機人員。1889年,添設威海水師學堂。

1884年,淮系將領周盛波、周盛傳兄弟曾經向李鴻章提出辦軍事學堂的建議。1885年,李鴻章上奏成立天津武備學堂的《協設武備學堂折》,慈禧皇太后在李鴻章奏摺上寫下了如下的批示:「兵法以致死為先,故技藝可學而膽氣難學,夫膽氣者致死之謂也。武備學堂之設,不過練習技藝而已,至於兩軍相見肉搏血戰,中國自有敢死之士,非洋人所能教習也,該督務當挑選將才,毋得專用西法。」

中法戰爭以後,李鴻章為提高淮軍素質,1885年創辦天津武備學堂,由淮軍及北洋各軍中選調百餘名及文員願意習武者,入堂學習「西洋行軍新法」,聘請德國軍官充當教習,肄業一年期滿,「於西洋後膛各種槍砲、土本營壘及行軍布陣,分合攻守各法,必能通曉」。李鴻章計劃建立「武備書院」,培養將才,「可備國家干城禦侮之用」。由於經費不足,武備書院未能建立。

天津武備學堂新校舍建成前,暫借天津水師公所上課。北洋武備學堂建在天津白河下游東岸,大直沽以北,唐家口子以南。對河西岸附近為海大道及英國租界紫竹林碼頭,輪舶往來,帆檣如林,碼頭百貨堆積如山,地位非常重要。學堂計有房舍500餘間,其中有辦公室、教室、圖書館、實驗室、模型室、標本室、繪圖室、印刷室、宿舍、飯廳、醫院等,該校規模宏大,設備齊全。

道員楊宗濂為首任總辦,軍事教習多聘用德國退役軍官,首期百餘學員都是從淮軍中選拔的「精健聰穎」弁兵。學堂初設步、馬、炮、工程四科,1890年後增設鐵路科。課程設置分學、術兩科,學科教授中國經史、天文、輿地、格致、測繪、算學、化學、戰法、兵器等;術科教授馬、步、砲隊操演陣式,槍砲技藝和營壘工程等。意在通過新式教育培養新型軍事人才。學制一年。學堂取德國教學法,注重實際演練和考核。每日教習以德語授課,學生靠翻譯聽講。隔三五日到軍營一次,演練築壘、操炮技術和步、馬、炮、工各隊攻守戰法,檢驗所學軍事知識。精神教育內容陳舊,每日摘「古訓」於黑板,令學生背誦,以激發「忠義」之心。考試制度嚴格,每逢月考、季考,李鴻章或派司道大員前往監考,或親往檢驗甄拔。畢業考試成績合格者派回本營,量才任用,不合格者留堂補學。1889年曾派段祺瑞、吳鼎元、商德全、滕毓藻及孔慶塘5名學生赴德國留學。畢業學生多數成為各省新軍骨幹。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曹錕、吳佩孚等,後來成為北洋軍閥首領。該學堂的學規章程,奠定了晚清陸軍學堂內部制度的基礎,後為湖南、安徽、陝西、河南、山西等省創辦武備學堂所參用。

1900年,當歷史剛剛跨進20世紀的門檻時,震驚中外的義和團運動爆發了。這一年的六月中旬,由各主要帝國主義國家組成的八國聯軍攻陷北方重鎮天津的門戶--大沽口,隨即佔領天津。這幫侵略者在殘酷鎮壓義和團的同時,放火燒毀了武備學堂的校舍,學堂只得關門。天津北洋武備學堂從苦心創立到被迫停辦,只經過了15年的時間。15年在歷史的長河中雖然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北洋武備學堂卻開創了中國近代軍事教育的先河。




二、李鴻章創辦開平武備學堂

據2000年地方志出版社出版的《唐山市志》一書所載:唐山開平北門外五里處的北山山坡上,確實有過一座鮮為人知的近代軍校,在這裡最早設立的應該是「天津武備學堂開平班」,《唐山市志》上記述的只是開平武備學堂的一個辦學階段。「開平武備學堂創辦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直隸提督聶士成,為把他的『武毅軍』訓練成為新式軍隊,在開平鎮北創辦開平武備學堂,總辦為清道台李競成。第一期招收學員200名,由武毅軍得步兵、砲兵中考選,學制三年。1898年第一屆學員畢業,有12名優秀學員留校任教,其餘均編入蘆臺新軍各營任教習,候補哨長等職。同時,又考選第二批學員入學。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聶士成在天津八里台抗敵殉職,開平武備學堂停辦。」(《唐山市志》第2810頁,方志出版社出版2000年版)

《晚清兵志》第五卷《軍事教育志》(羅爾綱補充完成於1994年7月),對開平武備學堂根本沒有提及。可見有關資料蒐集的困難,因此,一直以來對開平軍校歷史沿革難以詳加論述,對其間名稱和班次的各種變動,沒有過完整的敘述。習慣上,總是統稱之為「開平武備學堂」。加之一些有關書籍,大多是採用如上述《唐山市志》的敘說,認定只是聶士成所辦的為訓練「武毅軍」的學堂,往往誤解為開平武備學堂只是曇花一現,並沒有後續的發展。

其實,後來是袁世凱將開平武備學堂遷到了保定,改為「北洋武備學堂」,並規定開平武備學堂的教官和畢業生一律到北洋武備學堂當教官或隊長;開平武備學堂的學員凡是沒有畢業的,可以直接去軍隊,也可以隨著去保定北洋武備學堂學習,但要從頭學起。就是說,開平武備學堂是保定北洋武備學堂的名副其實的前身。而且天津武備學堂開平班,要從光緒十三年(1887年)說起,並非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才有學堂的建立。

「光緒十三年(1887年),天津武備學堂第一班畢業,又在開平設立一班,亦數十人,王士珍即其中之一。」(吳景南:《北洋軍事學堂簡憶》)

「甲午中日戰爭時(1894年),有天津三班、開平一班、山海關兩班的畢業生,多隨葉志超、聶士成等部赴朝鮮從軍。」(吳景南:《北洋軍事學堂簡憶》)

為甚麽天津武備學堂會到唐山的開平來辦分校呢?這與當時開展的洋務運動整體安排分不開,更與周馥於李鴻章的關係分不開。周馥(1837-1921年)字玉山,安徽東至人。屢試不第,後投入李鴻章的淮軍當幕僚始得到器重。從1870年至1900年間,周馥在天津協助李鴻章辦洋務長達三十年,在他的參與下先後創辦了鐵路、郵政、電報、航運、新式學堂、機器製造工業,其中,重要的官督商辦民用企業有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天津電報局等,正是這些為中國北方的近代工商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1890年,在李鴻章的授意下,在天津武備學堂開設了鐵路工程課程,聘請德國克虜伯公司鐵路工程師包爾.格奧爾格擔任學堂鐵路工程總教習,同時聘請瞿思圖任鐵路教習。包爾.格奧爾格1889鐵路教習兼克虜卜兵工廠駐華代表,1893年去職;瞿思圖1890鐵路教習,1893年去職。 (參見林慶元輯《洋務運動中來華洋匠名錄》,《近代史資料》總95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第284-294頁)

1897年,天津武備學堂正式開設鐵路工程科。招收學員40名,還聘請了中國教習沈琪、俞人鳳、陳蔭東等。1896年11月20日,北洋鐵路總局在上海《申報》上刊登《鐵路學堂告白》,開始招生。所以,天津武備學堂的鐵路工程科移至山海關與之合併就是必然而合理的選擇,開平武備學堂優秀畢業生也有的在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擔任了教習。1900年3月,有39名學生經過三年多的學習被准予畢業,其中的張鴻浩、徐士遠、柴俊疇、蘇以昭、耿瑞芝,為建成京張鐵路做出了貢獻。 (《西南交通大學(唐山交通大學)校史》)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山海關淪陷。山海關鐵路學堂為俄軍強佔,學堂教學被迫中輟,師生離散。1902年8月,八國聯軍從山海關撤軍,1903年督辦關內外鐵路大臣和關內外鐵路總局總辦曾經積極籌劃,力圖恢復山海關鐵路學堂,因經費支絀未能實現。1905年10月,在唐山購地192.85畝,建校工作開始在唐山啟動,命名以唐山鐵路學堂。1906年3月,學堂名稱定為「唐山路礦學堂」。這就是唐山路礦學堂與天津及開平武備學堂的一段歷史淵源。 (參看(《唐山市志》第2810頁,方志出版社出版2000年版)

1895年10月,天津小站,袁世凱在原「定武軍」的基礎上組建了「新建陸軍」,以德式標准進行訓練,分為立步、馬、炮、工、輜等兵種,並成立了培養基層軍官的新建陸軍行營武備學堂。北洋武備學堂(含開平、山海關分校)的畢業生成為「新建陸軍」的中高層軍官,多擔任隊官(連長)、領官(營副)、管帶(營長)、統帶(團長)等職。

「光緒十五年(1889年),將開平武備學堂移至山海關,王士珍充當學堂學長,如盧永祥、田中玉、鮑貴卿等,均係山海關武備學堂畢業。」(吳景南:《北洋軍事學堂簡憶》 )

1889年,吳佩孚被聶士成保送到開平武備學堂深造,這段情節是這樣的:「吳佩孚再三要求,其兄吳遠孚才答應向中軍請求安插。當時聶士成的中軍為王懷慶,王懷慶聽說秀才願意當兵,甚為高興,並對其投筆從戎的志氣大事誇獎,不久就把他介紹到唐山開平武備學堂(李鴻章開辦的天津北洋武備學堂分校)。」(馬永祥:〈蓬萊秀才曹錕心腹--吳佩孚之崛起〉,《保定晚報》2009年5月30日)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學業被迫終止,吳佩孚回到聶士成的武衛前軍參加​​抵禦聯軍的戰鬥。



開平隨營武備學堂(1895-1900年)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直隸提督聶士成在開平創辦隨營武備學堂,由道台李競成為總辦,孫寶琦為會辦,吳春祿、裴其勳為監學。第一批招收學生200名,學制三年,學軍事技術為主。

「學員分編內堂、外堂,學習內容各有側重。內堂有學員60名,年齡較小,以德國人沙爾為教官,專門學習德文。外堂有學員140名課程也分內、外兩場。外場為軍事訓練,德國人庫恩為教官,訓練步兵、砲​​兵的步法、操法和戰法。內場是課堂教學,多名中國老師,分別講授國文、外語、繪圖測量、操法、戰法、築壘學、軍器學等。」(《唐山文化的歷史脈絡》第450頁,唐山市政協文史資料第廿四輯)

1898年,第一期學員畢業。除12名留校任教外,均分配到蘆臺新軍任教官。同年,又招收了第二批學員。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聶士成為抗擊八國聯軍英勇犧牲,學堂辦學中斷。學生中目前有資料可以查找到的,有吳恆贊、田獻章、崔承熾、董鴻逵、宋玉珍、趙春芳等。

例如:趙春芳著《珠爾乾河總卡倫邊務報告書及呈文(1911年)》一書,在出版的說明中有:「本書作者趙春芳是當時這段邊境的總卡官,其生平不詳,只知舊年肄業於開平武備學堂。」(黑龍江省檔案館:黑龍江行省公署檔案第三目錄第356卷)據此,可以斷定趙春芳肄業於開平武備學堂,然後進一步查找相關資料,這樣的資料蒐集工作僅僅是個開始。可見,要真正完成一部翔實的《開平武備學堂記實》,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開平將弁學堂(1902-1903年)

清廷自甲午後創辦新軍,為培養軍事幹部,一是派遣學生到日本士官學校留學,從此日本士官學校每期都有中國留學生,畢業歸國後都當了中、上級軍官(起碼是少校)。日本士官學校(本來是下級​​軍校)幾乎是代替清朝政府培養中、上級軍官的學校;二是自辦陸軍學堂,名稱很多,如隨營學堂、將弁學堂、武備學堂、幹部學堂、講武堂、速成學堂​​等,都是臨時性的或是地方性的,隨時開辦隨時停止或隨時更改。如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陸軍部軍諮處創辦各級軍事學校,有將弁學堂、武備學堂、速成學堂​​等。軍諮處招考一批年輕體壯的秀才、生等,並選派一些滿族子弟,在直隸省灤縣開平鎮開辦將棄學堂,此將弁學堂學制為一年。學堂只辦了一期。由開平武備(永平府)改為保定速成,保定速成又改為保定協和。上述這些學校不但時間短暫而且規模不大,沒有全國統一的計劃和制度。自從有了全國建立新軍三十六鎮的計劃之後,陸軍軍官教育亦隨之有全國統一的計劃和制度。這個計劃、制度是當時陸軍大臣蔭昌仿照外國製定的,其順序是陸軍小學、陸軍中學、入伍生隊、軍官學校、陸軍大學。 (參見黃紹弘:《清末民初陸軍軍官教育制度演變》)

開平陸軍速成學堂(1903-1905年)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陸軍速成學堂,學制一年半。據有關資料記載稱:「辦了兩期」。



三、開平武備學堂的辦學英才

孫寶琦 (1867-1931年2月)字慕韓。浙江杭縣人。曾任清直隸道員。創設育才學堂及開平武備學堂。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隨光緒帝至西安,翌年任駐德、澳、法等國使館隨員。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七月,升任出使法國大臣。三十一年回國,署順天府尹。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任出使德國大臣。翌年回國,充幫辦津浦鐵路大臣。宣統三年(1911年)初任山東巡撫。辛亥革命時,因與慶親王奕劻聯姻成為清王朝的紅人,時值山東革命黨人紛紛集會,要求山東獨立,並推舉孫寶琦為交涉長,但他竭力阻撓和反對。之後,在山東獨立實現、並被推為總統(大都督)後,他又大肆破壞獨立,鎮壓群眾,在短短的10天內山東獨立即取消。1913年9月,任北京政府外交總長。1914年2月,兼代國務總理。1915年1月,任審計院長。1916年4月,任財務總長;6月兼漢冶萍公司董事長及稅務督辦。1920年春,任經濟調查局總裁。1922年1月,任揚子江水道討論委員會會長;同年4月,任外交部太平洋會議善後委員會副會長。1924年1月,再任北京政府國務總理,兼任外交委員會委員長。1925年2月,任淞滬商埠督辦;同年8月,被任為駐蘇聯大使,未就。 1926年任中法大學董事長。1931年2月在上海去世。


李競成,鎮江市丹徒人。宣統三年(1911年)10月,在武昌起義影響下,林述慶、李競成等組織新軍起義,11月8日(農曆九月十八)鎮江光復,成立鎮江軍政府,公舉林述慶為都督;內設軍政部、民政部等部門。不久,江蘇都督府成立於南京,鎮江軍政府改稱鎮江軍政分府。李競成光復鎮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李競成故居目前保留一進,平房。(關於此人的資料有待進一步核實)


裴其勳(1863-1933年)字堯田。光山人。 1895年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著《留日考察軍政報告書》,被清政府作為改革軍制蘭本,緣此任守備官。又歷充開平武備學堂都督、山東營務處提調、江西督練處參議、江北巡記營統領,升參將。「日俄戰爭」 束升副將、協統,專職鎮吉林。1916年授陸軍中將。1920年任將軍府將軍。1933年病卒。



四、開平武備學堂畢業、肄業的學員

王士珍(1861-1930)字聘卿,號冠儒,河北省正定縣人。15歲為正定鎮台葉志超當勤務兵。1885年入天津武備學堂砲兵科學習3年,畢業後,到山海關任砲隊教習。1894年朝鮮東學黨起義,葉志超奉命赴朝助戰,王士珍帶領砲隊官兵學員駐守在牙山。豐島海戰,清軍損失慘重。甲午戰爭以後,1986年經廕昌介紹投奔袁世凱,任講武堂總教習。1897年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榮祿奉詔到小站檢閱新建陸軍,王士珍將水雷、旱雷、踩雷等一一演習,榮祿大加讚賞。由此得到袁世凱的賞識與重用,與段祺瑞、馮國璋合稱為「北洋三傑」,推為三傑之「龍」。1905年,清政府在直隸河間府舉行秋操,王士珍為總參議兼操練處軍政司正使,操練井井有條,調度才能獲讚賞。1907年任命為江北提督。袁世凱臨時大總統後,任命王士珍為陸海軍大元帥統帥辦事處六大辦事之一。袁世凱死後,黎元洪任大總統,段祺瑞任國務總理,王士珍任陸軍總長兼參謀總長。1917年王士珍隨同張勳等把溥儀抬出來宣布清帝復辟,遭全國反對。贊成馮國璋的「和平統一」政策,被任命為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組閣後,遭段祺瑞攻擊,王士珍被迫於1918年2月「引疾告歸」,退出軍政界。


鮑貴卿(1867-1934)字廷九(霆九),遼寧省海城縣人。幼年家貧,19歲投身行伍,在淮軍總兵葉志超麾下,畢業於開平武備學堂,在新建陸軍、武衛右軍供職,調任直隸常備左軍後營管帶,武衛右翼工程營隊官。其後部隊改編,任北洋陸軍第二鎮步隊第四協統領官。1912年1月29日,曾參與段祺瑞兩次聯合通電,敦請清廷變更政權與逼使清帝退位。民國成立後任直隸第二師第四旅長、陸軍少將銜,翌年補中將銜。任安徽蕪湖大通司令官,後任鞠湖鎮守使兼第三混成旅旅長。1915年,出任北京陸軍講武堂堂長。1917年6月,北京政府任命為黑龍江督軍,暫時兼署省長加陸軍上將銜,成為奉系軍閥中重要一員。1918年9月任吉林督軍。因引起張作霖不滿,辭職蟄居天津。1920年3月令下屬接管沙俄外阿穆爾軍區司令部、護路軍參謀部、憲兵總部及警察局等機構,並派兵進駐中東鐵路沿線,解除俄軍警武裝。1921年3月,調任將軍府霆威將軍,離吉進京。1924年12月充任梁士怡內閣陸軍總長,次年4月辭職。1925年1月,再次被任命中東鐵路(東青鐵路公司)督辦、中東鐵路董事等職。1927年6月,張作霖就任陸海軍大元帥,組織軍政府,擔任軍事顧問、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委員,審計院長。後退隱津門。1934年3月1日病逝於北京。


吳佩孚(1898-1902)1899年,投靠到淮軍聶士成的帳下。由於吳佩孚文武兼備,被保送到開平隨營武備學堂深造。1900年6月,八國聯軍由天津向北京進攻,迫使開平武備學堂停辦,吳佩孚回到武衛前軍駐防北塘。此後不久,參加抵禦聯軍入侵的戰役。吳佩孚所發三砲,均能命中,擊斃聯軍甚多。1901年11月李鴻章死,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收編武衛前軍,吳佩孚憑著文韜武略很快連升官階。1902年9月吳佩孚被保送保定武備師範學堂,次年轉入保定測繪學堂學習測繪,1904年初,吳佩孚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2月,吳佩孚以測繪科優等生被選中深入東三省刺探俄軍情報。執行任務時被俄軍逮捕,寧死不洩密,後伺機脫逃。吳佩孚以不俗的表現受到嘉獎。1906年任北洋陸軍曹錕部管帶,頗得器重,升任旅長。護國討袁運動興起,隨營入川鎮壓蔡鍔領導的雲南護國軍。1917年7月,任討逆軍西路先鋒,參加討伐張勳復辟。同年孫中山組成護法軍政府。1919年12月馮國璋病死,曹錕、吳佩孚繼承了直系軍閥首領的地位。1939年吳佩孚患牙病高燒不退。12月4日,日本牙醫受命於土肥原謀殺吳佩孚,吳在牙醫刀下當場身亡。時年65歲。國民黨政府追認為陸軍一級上將。


盧永祥(1867-1933)原名盧振河,字子嘉。山東省濟陽縣人。幼時家貧,1887年外出投軍,入天津武備學堂。1891年畢業留校任助教。1895年被派往山海關武備學堂,後被袁世凱聘為新軍軍官,在天津小站練兵,與段祺瑞、王士珍等成為密友,成為皖系軍閥的骨幹。1900年春隨袁世凱到山東,清政府賞陸軍協都統;辛亥革命爆發,張紹曾聯合盧永祥、藍天蔚、伍祥禎、潘矩楹等提出十二條政綱;1912年1月16日,盧永祥列名47名將領逼迫清廷退位通電;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任臨時大總統,任命為陸軍第二十鎮統制,授陸軍中將。7月參加鎮壓「二次革命」。1915年袁世凱稱帝,封其為一等男爵。1916年段祺瑞任國務總理把持軍政,任淞滬護軍使兼陸軍第十師師長,加陸軍上將銜。1919年5月4日愛國學生運動爆發,令上海各學校提前放假。1920年,通電提議廢除督軍制;直皖戰起,助段未能如願。第一次直奉戰表示中立,1924年被迫逃亡日本,1925年在南京組織宣撫軍,兼江蘇軍務督辦。受奉系軍閥排擠,辭職隱居天津。1933年年病死,年67歲。


田中玉(1869-1935)字蘊山, 直隸臨榆人。家境貧苦。北洋武備學堂在山海關招考學生,田中玉應試合格入該校炮科。畢業後,任北洋軍第一鎮砲隊第一標統帶。1907年隨徐世昌去東北任東三省督練公所總參議。中華民國成立後,代理山東民政長。從1913年起歷任曹州鎮總兵、山東兗州鎮守使,陸軍第五師師長等職。在此期間,曾奉命去日本購買新式火砲。 1915年,任陸軍部次長,支持袁世凱復辟帝制。1916年,任察哈爾都統,屬直皖系軍閥。 1919年12月26日,任山東省督軍兼省長,1920年6月24日免去省長兼職, 同年10月20日再兼省長。1922年4月5日免去省長兼職。在1920年直皖戰爭中,他坐觀皖系失敗。1923年,中國各系軍閥為了各自利益交戰,局勢混亂,許多強盜也趁火打劫,占山為王,其中山東匪首孫美瑤佔據山東臨城一帶當上了土皇帝。這一年的端午節,他手下截住津浦線上的一列客車,將幾百名乘客當做人質,想藉機敲詐巨額錢財,這就是中國現代史上有名的「臨城劫車案」。由於乘客中有不少洋人(記者和遊客),軍閥政府怕惹來外交麻煩,忙派田中玉去談判。田中玉經過艱苦斡旋,先與劫持者達成了允許被劫持人質與家屬通信聯絡的協議,並在山東棗莊與抱犢崮之間,設立了臨時通訊機關,後又達成了有條件釋放人質的協議。由於這個震驚中外的事件發生在山東境內,1923年10月18日在各國公使的強大外交壓力下,田中玉被迫引咎辭職。隨後他先後到天津、大連兩地寓所閒居,直至病逝。


崔戟榮,天津市漢沽區人。幼年學習私塾,先考入開平武備學堂,光緒廿六年(1900年)棄武學工,改讀海關鐵路建築專業。先後任瀋陽、吉林開阜局、林西礦務局工程師。宣統六年(1909年)參加浦北鐵路修建。民國三年(1914年)任交通部技術科長,承擔重建北京重陽門前樓設計任務,貢獻突出。崔戟榮一生偏愛詩詞、書法,有《喜雨》、《蚊子》、《河岸鹽坨》、《鹽灘》等流傳於世。


李際春(1877-?)又名李鶴翔,河北滄州人,後遷居唐山豐潤。16歲當了兵,後考入開平武備學堂騎兵科。隨一哥薩克人學騎馬。北洋武備在天堂畢業後,1913年8月授中將銜,奉天都督府參謀官。1925年,李際春在軍閥張宗昌手下任第九軍軍長。1928年國民黨北伐軍打敗張宗昌,李際春躲入天津日租界。在日本人的保護下,隨溥儀等一起逃亡東北。1936年,李際春在東北瀋陽成立瀋陽銀行,自任總裁。解放後在天津以叛國罪被處決。


田獻章字楷廷,河北省唐山市灤縣稻地人。生於清光緒初年,自幼讀書練武,光緒二十一年(1895)考入開平武備學堂,光緒二十四年(1898)畢業,因學業優異留校任教。後調入京城,一度任貴冑學堂教習,後被委任為禁衛軍第四標統帶。宣統初年,升任為禁衛軍軍諮官。第二步兵團副團長,段祺瑞保薦,授中校。曾經八次跟隨宣統皇帝的七叔載濤出使德、日、法等國。中華民國成立後,任國民軍陸軍少將。年邁解甲還鄉。 1935年,參加《灤縣志》的編纂工作。新中國成立後,故於北京。


吳恆贊,光緒二十一年(1895)考入開平武備學堂,光緒二十四年(1898)畢業,1920年6月11日,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授予吳恆贊陸軍少將加中將銜。1922年任江蘇第四混成旅旅長。


崔承熾,武清縣人。光緒二十一年(1895)考入開平武備學堂,光緒二十四年(1898)畢業。其後,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9月畢業於「軍諮府軍官學堂」(陸軍行營軍官學堂)第一期。1922年8月27日,北洋政府授銜將軍。與民初坤伶劉喜奎同鄉。劉喜奎演出於三慶園,每出場皆滿。後劉喜奎嫁時任參謀部司長的崔承熾。這樁婚姻經過登報聲明,天下盡知,才躲開大軍閥曹錕和張勳的百般糾纏。崔承熾後任中華民國財政造幣局局長,婚後夫婦回鄉安居,約二、三年,傳說崔承熾被劉喜奎原來的另一追求者北洋政府陸軍部次長陸綿所害。


趙春芳(1876年-?),字香圃,直隸灤縣人,北洋開平武備學堂肄業。後調到奉天臨江縣當測繪員、輯安縣差遣員。1907年清廷接受呼倫貝爾副都統宋小濂建議設立卡倫。趙春芳毅然辭職務報名,任書記兼任呼倫貝爾調查測會員,測距繪圖為設立卡倫確立依據。1909年任珠爾乾河總卡官,統轄十數卡,延卡700餘里。趙春芳還規定了《卡兵規則十二條》,每日操練時讓士兵歌唱。1911年12月19日,吉拉林屬境庫馬爾河發生兵變,趙春芳於22日孤身冒險平息了這場叛亂。1913年兼任漠河總卡倫總卡官。1917年1月25日,漠河設治局改為二等縣治,趙春芳被委任代理漠河縣知事,守邊10年。1919年,趙春芳還應聘兼任黑龍江通志局名譽纂修。1920年4月調往臚濱縣任知事。


董鴻逵,籍貫不詳,1927年1月15日北洋政府授將軍銜。時任直魯聯軍第22師師長。


宋玉珍,1912年任北洋政府陸軍部軍馬司副官,1918年被授予陸軍少將。1926年「三一八」發生時,正任段祺瑞衛隊旅旅長,中將銜。 《三一八慘案資料彙編》中有:附(一):衛隊旅旅長宋玉珍報告一、二。宋玉珍約在1954年於北京病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