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張愷新:以身殉清的邵春卿

在興城籍歷史名人中,有一位叫邵春卿的清代進士,他曾以文人的儒弱之軀抵抗起義軍利刃,最終為朝廷殉難。他的死節,在興城籍科舉人物中頗為特別。
   
邵春卿,字蕙堂,是寧遠州(今興城)城內人,生於清道光初年。邵春卿從小飽讀詩書,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鄉試中舉,次年又考取了進士。學業有成的邵春卿,不久被選到廣西任職。當時的廣西,局勢比較動盪,很多官員不敢前去任職,紛紛找藉口推託或迴避。1851年開始爆發太平軍起義,並很快波及到附近州縣。但志氣十足的邵春卿卻沒有計較這些,他認為得廣西雖亂,但恰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好機遇,一個真正有抱負的官吏,是能夠掌控亂世中的危局的。
   
邵春卿不顧路途遙遠,從關外到達廣西任職。當時,由於廣西缺乏較高學識的官員,邵春卿在仕途上春風得意,先後擔任過幾個州縣的主官。由於歷史年代久遠,加上戰亂導致的檔案損失,我們僅能查找到邵春卿在任廣西賓州(今賓陽縣)知州時為朝廷效命的一點事蹟。
   
咸豐五年(1855)末,邵春卿轉任廣西賓州知州。當時,由於朝政腐敗,加上自然災害等原因,當地民不聊生。繼太平軍起義後,賓州的壯族農民覃觀成、韋四、屈四等也組織起農民義軍,不到半年時間裡就聚集了2000多人的隊伍。當時雖沒有衝擊州城,但發展的勢頭愈演愈烈。邵春卿就任後,深感若不扼制起義軍,一旦形成燎原之勢,必將危及官府。
   
邵春卿雖然是一個東北人,但主政廣西多個州縣的經歷,感到必須依靠當地上層勢力才能站穩腳跟。於是,邵春卿與當地的一些社會人物商議抗禦辦法。咸豐六年(1856)三月,邵春卿派古辣鎮團練練長陳秉忠及練丁14人打入起義軍中當內應,殺死了起義軍首領覃觀成,群龍無首的義軍隊伍很快便土崩瓦解了。
   
在剿滅覃觀成這支起義軍後,邵春卿不久擢任柳州知府。當時的柳州是兩廣比較富庶的地方,在全國也是很有名氣。邵春卿主政柳州後不久,就遇到了一件很棘手的事情:自號「大成國」的陳開農民起義軍開始危及州城。

陳開原是廣西鶴山縣的一個船工,太平軍起義後,不甘忍受壓迫的陳開也揭竿而起,在廣東組織起義軍。他聯合李文茂、梁培友等率領的起義軍從廣東發展到廣西,1855年在潯州(今桂平縣)建立大成國,陳開自稱鎮南王。1856年11月,陳開命令麾下的「平靖王」李文茂率水陸兩軍由象州北上,圍攻東、西、南三面臨水的柳州城。
   
此時的柳州城中,只有游擊韓鳳率領的2000千餘清兵,以及右江道孫蒙、參將湯遇珍所率的少數兵丁,只好固守待援。邵春卿身為文官,卻毫無所懼,沉著地應對時局。經過一個冬天的時戰時停,柳州城內最後彈盡糧絕,被圍困四個多月的柳州城終於在1857年3月被起義軍攻破。韓鳳率二百餘親兵企圖突圍,剛出城門,就被起義軍擊散,韓鳳僅率少數人逃往桂林。孫蒙、湯遇珍等在城破撕殺中戰死,知府邵春卿也在城破後被起義軍誅殺。
   
邵春卿遇難後,廣西巡撫勞崇光很是傷感,這位清朝老臣上書皇帝,請予對邵春卿家屬撫卹。就這樣,在邵春卿死後,其子邵作霖承襲了「雲騎尉」的封爵,享受六品​​官的俸祿。
   
邵春卿身為進士,卻沒有留下甚麼傳世之作;身為文官,卻斃命於一群武士的青鋒刃下。他的人生結局不正是清末亂世效命朝廷的地方官員的一個縮影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