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清季的對外關係向來為國近代史研究的重點之一,但若是從中德關係為研究取向切入的成果則似嫌不足,以研究清末對德外交關係的學者著作成果來看,由於清末的對德關係相對於清末對英、美、法、俄、日的外交關係,學者往往沒有將其注意力集中於此,因此具體表現在研究「數量」上的不盡理想,於是此方面的研究,僅見於零星的單篇論文或是散見於一般的中外關係史論著當中,有系統的研究專著委實有限。因此,本文希望籍由對清末駐德公使李鳳苞的研究,來充實此一課題的成果,並進一步瞭解清季自強運動前期,清廷的對德外交政策,此為學生選定本論題的原始初衷。其次,在初步對本課題進行聊解的過程中,深受李國祁先生所提出對自強運動前期李鴻章的外交策略重要觀點的影響,他認為:「李鴻章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期間,以中法戰爭為分界,在此之前採『聯德制英法』的外交策略,此後採取『聯俄制日』的外交」。此一觀點的提出影響甚為廣大,中法戰爭前,李鴻章採取「聯德制英法」的說法似成定論,廣為學者沿用,但是卻未見相關研究,來充實此一論點。
本文的主軸原先也是依循李先生的觀點出發,想將此一空白加以填補,然而,卻在一開始論述的過程中即遭遇瓶頸,因為幾乎無法找到相關證據說明李鳳苞出使德國期間,肩負「聯德」的任務,故本文的論述主軸逐漸轉向釐清中法戰爭前後,清廷派遣駐德國公使李鳳苞的相關史實,進而對所謂「聯德制英法」的觀點提出不同方向的解釋。再者援引美國外交史學者戴康德(Alexander
Deconde)的說法:「外交是本國政治的反映,而各以其本國的國家利益為基本動機。所以,外交史的研究,實與內政的研究,息息相關,為一體之兩
面。」,本文即盼望藉由對清末駐德公使李鳳苞的探討,對當時的清廷內部的政治概況有另一層的認識,期望能為中德關係研究,略盡棉薄之力。
本文主要以中文的直接史料為探討重心,其中又以《李文忠公全集》為貫串全文的史料運用重點,輔以《同治朝籌辦夷務始末》、《清季外交史料》、《海防檔》、《中法越南交涉檔》、《駐德使館檔案鈔》、《清德宗實錄》、《光緒朝東華錄》、《船政奏議彙編》、《清光緒朝中法交涉史料》、《中國海關密檔─赫德、金登幹函電匯編(1874-1888)》,其次,李鳳苞各個時期不同的身份,也是運用各種中文的直接史料,瞭解他的出身及作為,如:《崇明縣志》,《外交檔案》、《軍機處月摺檔》,以及同時期清廷出使外國相關人員的一手紀錄,如:如李鳳苞的《使德日記》、郭嵩燾《郭嵩燾日記》、劉錫鴻《英軺私記》、張德彝《隨使英俄記》、徐建寅《歐游雜錄》等等,
由於事涉德國,加上筆者不諳德文,因此在德文史料的運用上,將採用施丟克爾在其依據大量德國外交檔案的論著,《十九世紀的德國與中國》
(Deutschland und China im 19. Jahrhundert,
Berlin,1958)一書的中文譯本,該書的副標題為:〈德國資本主義的入侵〉(Das Eindringen des deutschen
Kapitalismus),以及拉騰霍夫(Udo Ratenhof),《德意志帝國一八七一至一九四五年對華政策》(Die
Chinapolitik des Deutschen Reiches 1871 bis 1945 Wirtschaft- Rüstung-
Militär
)兩書作為德方史料的重要來源。然後輔以經過翻譯的法文檔案,如《法國黃皮書》和《法國外交文牘》,期能達到多元檔案互證的研究取向。並藉由中西文等二手論著加以分析參照,整理,歸納,如此應可看出清廷初期對德外交的運作概況。
由於李鳳苞在歐洲的行動似乎頗為低調,加上關於他的中文史料至今尚無人有系統的加以整理,因此,中文的相關檔案亟待整理分析,但李鳳苞出使歐洲卻不單單只有停留在德國一地,英國與法國都是其考察的重點,因此,相關國家的外交文件與史料按理都需要投注心力,惟因學生不諳德文與法文,因此在外文史料的運用上,有其缺陷,這都是本文探討時所面臨的困境。
本文主要按時間先後編定論文架構,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探討李鳳苞的出洋前的經歷。第三章出洋與任駐德國公使。第四章駐德時期的軍購與外交工作。第五章李氏的去職與其德國觀。第六章結論。
第二章為探討李鳳苞的出身背景,本章所表達的重點是;李鳳苞為當時少數具備「洋務」完整資歷的人物,這些洋務背景對其日後受到丁日昌,曾國藩,李鴻章的重用有著重要關連。
第三章則探討李鳳苞出使德國前的歷程,這當中包含探討光緒三年(1877),李鳳苞任華監督與洋監督法人日意格﹙Prosper
Giquel﹚率領首批海軍學生赴英、法兩國學習船政的過程,此乃李鳳苞的首次出洋,以及駐德使館建立的緣起,李鴻章對德外交的態度與其對德人、德製軍火的觀感,最後則討論首任駐德公使劉錫鴻的任命及其短暫的駐德生涯。
清廷最初並不是直接任命李鳳苞為駐德公使,而是要他擔任劉錫鴻的使館參贊,但劉錫鴻性情古怪保守,先前已與在英國的郭嵩燾關係形同水火,相互參劾不斷,因此李鳳苞亦不喜與劉錫鴻共事而婉拒此一任命,學者關注焦點多放在郭嵩燾與劉錫鴻間夾雜的新舊理念的鬥爭,本章節則從李鳳苞的角度切入探討此一過程,期望能從不同角度觀察郭、劉相爭的另一面相。
第四章要討論李鳳苞駐德時期的軍火採購與外交工作。軍火採購不啻是李鳳苞使德的最重要使命,而購置鐵甲艦更為清季諸多軍購的核心之一。在清廷海軍中只有二艘鐵甲艦的編裝,即為「定遠」、「鎮遠」二艦,均是由李鳳苞主事購買並參與該艦的設計,由於鐵甲艦為海軍主力艦,頓位大、造價高,清廷對此一直有正反意見的交鋒。其次將從相關檔案中,找出李鳳苞在德國處理非軍事性的外交工作,他參與外國主辦的萬國博覽會即為其出使德國較少為人所知的部分,最後將探討李鳳苞在中法越南爭執時的地位,其間想要解決的是,李鳳苞何以在即將回國之際,處理極為重要的中法越南交涉,同時也將探討德國在中法爭執時的角色。
第五章專章討論李鳳苞的去職與其《使德日記》對德國的描述與觀感。李鳳苞的去職風波不斷,軍火採購向來牽涉龐大利益,李鳳苞身處龐大利益中間,因此受到朝廷許多既得利益者所參劾,有人指其貪污中飽造艦款項達六十萬兩之巨,
李鳳苞亦在這樣的參劾聲中黯然去職。他是如何遭到連番的參劾,以及何以清人對他的評價如此惡劣,都是探討的重點之一,其次將從李鳳苞《使德日記》中歸納出他對德國的第一手觀察。舉凡他對德國風俗民情的觀察,對德國政經情勢認識,以致對德國學術文化的看法,都將是探討重點之一。
結論: 1.
李鳳苞雖是非經由科考出身的官員,但他憑藉其早年究心於歷算與測繪的專長,逐次受到清季洋務派官員的賞識,李鴻章派他擔任福州船廠首批出洋學生監督,並賦予其考察西洋軍事的任務。為日後購置鐵甲艦預作準備。而能夠肩負購艦重擔的理由即來自於他先前對洋務認識的完整背景,與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官員支持所
致。
2.
使李鳳苞得以在李鴻章與郭嵩燾的推波助瀾下,讓其出使德國的希望逐漸成為可能,李鴻章也將他內心主觀對德國的偏好,藉由李鳳苞的出使,準備伺機加以利用。
但李鴻章在此一期間對德政策上,似乎沒有太多行動,李鳳苞在德國的最重要任務即是受李鴻章之命,到歐洲各國的造艦廠,考察適合中國的鐵甲艦船式以及監督在歐洲留學的出洋學生與武弁,迨李鴻章將購艦經費準備妥當,李鳳苞隨即展開購艦事宜。
3.
購買西式軍火勢必牽涉大量的金錢交易,況且軍火交易的佣金回扣原本就存在類似的交易之中,也因此執行軍購事務的人,其操守與廉潔長久以來受到質疑。李鳳苞自然也逃脫不了這種命運,更何況他是清季最重要的軍火採購人之一,其操守很難不叫人提出質疑。李鳳苞的貪污問題幾乎是不用考慮的,但關於貪污款項有多少的問題,基於資料缺乏之故,相關問題難以確切精算。但粗略概算是可以辦到的,以海關駐英國辦公室主任金登幹所曾經收受軍火佣金的百分之五回扣來推算,即可約略算出李鳳苞「可能」貪污的金額。不過,問題是收受回扣似乎在當時是種普遍的狀態。反過來要探討的是,李鳳苞是否因收受軍購回扣而沒有辦好購買鐵甲艦的事宜。
4.
李鳳苞在海外的作為,與其在國內所受到的負面評價,兩者之間似乎顯出相當的不平衡;意即李鳳苞可能成為清廷朝野對中法戰爭失利原因的替罪對象,甲午海戰的失敗並非出在軍艦原始設計不如人,而是後來人員訓練的鬆懈以及海軍經費被橫遭挪用所致。
5.
對德國錯誤的估計卻普遍存在清廷朝野人士的思考之中,但從中也清楚看到,李鴻章的想法似乎完全為俾斯麥所識破;他想拖德國下水,但這樣的想法完全不見功效,遑論「聯合」德國與中國採取一致的軍事行動,從馬嘉理事件到中法戰爭,經筆者探討之後,似乎完全看不出李鴻章有任何「聯德」成功的範例,這種思考僅存在李鴻章的主觀態度中,它從未實現,也未曾發生。
6.
李鳳苞在署理法使,交涉中法戰爭事務後期時,對德國的見解即相當明確,他認為德國根本對華不安好心,無視於是他的警告,李鴻章仍想做最後的掙扎,這自然不會成功。但李鳳苞以其長期出使海外的見解來分析中法越南爭議,他的觀點非常現實,卻又極為符合清廷當前的實際狀況。事後證明清廷的下場完全按照他先前的預測發展,但他的言論卻傷及了勢力龐大的清議官員及士人的強烈反感,李慈銘竟稱他為「無賴」。
7.
德國在華的勢力雖有俾斯麥不願發展海外殖民地的壓制,但德國對華的野心卻是與日遽增,李鳳苞與李鴻章對德國的批判強度也是再此之前少見的。這似乎透露了些許徵候,從中能夠導引出在中法戰爭後,李鴻章的對德政策的遞擅以及德國對華關係所發生的微妙變化。
8.
德國不願捲入中法戰爭的泥淖中,對德國來說,法國在遠東兵力的消耗同樣意味它在歐洲兵力的減少,德國先是不願讓中國訂造的鐵甲艦回航,後來經李鳳苞的再三交涉,改口可以駛回,但不保證安全。德國大賺清廷的軍火預算,卻刻意不對法國對華的動兵主張提出異議,背後卻又鼓動中國對法作戰。因此,德國才是中法戰爭的幕後得利者。
9.
從清廷派遣駐德公使的角度觀察中德關係走向,似為中德關係研究的重要角度之一,李鳳苞使德後期,也就是交涉中法爭議時的批判言論,實已透露這種山雨欲來的徵候,德國對華野心的展現應可在許景澄使德期間再次觀察與印證,這也是研究清季中德關係的心得與重要取徑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